•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實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事跡 >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事跡通用10篇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事跡通用10篇

    時間: 夢熒0 分享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通用范文10篇

    現代軍隊通常組建若干軍種,設有領導指揮機關、戰斗部隊、后勤和裝備保障系統、院校和科研系統等,由軍官、士兵和文職人員組成。以下是小編準備的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事跡范文,歡迎借鑒學習。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事跡篇1

    小時候,我看著電視中的那些軍人叔叔們,總感到有一股威風,所以,我立下了一個理想――做一名軍人!

    長大后,我明白了軍人是隨時要做好犧牲的準備的。但是雖然這樣,我仍然沒有動搖,反而更加堅定了。因為我知道中國雖然天下太平,但萬一有一天戰爭的硝煙飄到祖國上空,那么我們中國男兒不去保家衛國,那讓誰去守衛?且我從小到大一直認為一個真真的中國人的歸宿就應該是在保家衛國的戰場!一個中國男兒如果不報效祖國那他的存在便沒有仍何意義!

    我不求當一個擁有豐功偉績的將軍,我只求當一個統一、和平的中國的一名士兵!為了祖國,我愿意付出我的一切,哪怕是生命,因為我熟知無國和來家這個道理!

    我深知:祖國是一個中華男兒的一切,身為一個中國男兒,應該隨時為祖國付出自己的一切!“身為中國人,死為中國魂”這個道理應該銘刻于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中!

    我現在應該努力學習,不斷進取,只有這樣我才能真正地為祖國獻出一份力量,只有這樣我才能實現我的理想,同時也要鍛煉我的體魄,擁有一個當代革命軍人應有的素質,不讓我的理想成為一張永遠無法擁有的空頭支票!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事跡篇2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每個人的理想也都不一樣。沒有目標而生活,恰如沒有羅盤而航行。就是這樣,我的理想則是成為一名軍人。

    軍人,顧名思義,就是行軍打仗的人;并且軍人是神圣的,他們為國家而戰;為人民的利益而戰;為人民的光明前途而戰。

    軍人的宗旨是保家衛國,而且每一個軍人必須要有健康的身體,良好的體質,與不畏犧牲的精神。因為在戰場上,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所以軍人在戰前要做好死亡的準備,要做好為國捐軀的準備。并且每一位軍人都應該誓死保衛我們的國家,絕不屈服。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就是中國古時候一位文學家司馬遷的說的。軍人是為人民的利益而死,所以他們的死就是比泰山還重,就是死得其所。

    不過,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職業軍人的話,必須要從小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能一貫的依靠父母與長輩,要知道依靠別人還不如依靠自己。并且還要加強鍛煉,這樣才配當一名軍人。

    有了這個理想,就有了一個奮斗的目標,我的生活變得美好了。我會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前進,我相信,總有一天,我的理想會變成現實的。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事跡篇3

    作為基層黨代表,余海龍始終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建連育人,關注官兵思想的動態,人盡其才。

    余海龍首先不斷武裝自己的頭腦,寫下20余本學習筆記、30余篇體會文章,10余次參加空軍宣講團到基層一線宣講。繼而余海龍開始當起了理論的“翻譯員”,用戰士的語言、鮮活的事例,講活大道理、講實小道理。今年春節之后,受到《中國詩詞大會》的啟發,余海龍查資料、找案例、制作多媒體課件,精心準備了一堂《從詩詞大會感受文化自信》連隊黨課,以介紹軍旅詩詞為切入點談如何建立軍人的文化自信。這讓習慣于聽大課、記筆記的官兵普遍感覺耳目一新,六連戰士楊鵬鑫說:“形式有趣,大家都愿意聽!學習的興趣也濃了。”

    如今在六連,“黃繼光班”副班長叫程強,2008年汶川地震時,黃繼光英雄連的空降兵在其家鄉什邡英勇救災的情景,給年幼的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部隊回撤時,12歲的程強高舉“長大我當空降兵”的牌子為官兵送行。6年后,年滿18歲的程強參軍入伍,來到了黃繼光六連,如愿當上空降兵,實現了“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古田全軍政工會后,余海龍在空降兵部隊第一個開通“英雄連的故事”官兵親屬微信群,在做好脫密處理的前提下,他定期分享官兵的成長故事,宣傳連隊傳統,和官兵親屬探討成長問題,讓他們參與到連隊思想政治工作中,構建起部隊、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大政工格局。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事跡篇4

    “指導員筆桿子過硬,槍桿子也過硬。”在六連,官兵們對余海龍思想政治和軍事指揮“兩個行家里手”的能力素質有口皆碑。

    走進六連采訪,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一種備戰氛圍:官兵宿舍,連長指導員的書柜里擺滿了研究打仗的書籍,戰士們比得最多的是重大任務誰參加得多、完成得好,戰備庫室,武器裝備、戰備傘具和空投小件擺放有序,夜間就寢,睡上鋪的戰士鞋尖統一朝里、下鋪戰士鞋尖統一朝外,衣物按照帽子、腰帶、上衣、褲子的順序,依次向上疊放,戰士聞令便能迅速著衣……

    這就是六連——一個常年擔負空降兵部隊戰備值班任務,隨時保持拉得出、降得下、打得贏備戰狀態的刀尖子連隊。日常訓練,余海龍不厭其煩地練動作、摳細節,把作戰技能練精;體能考核,和小自己10多歲的戰士比速度、拼耐力;裝備訓練,要求戰士做到的自己必須先精通。2015年,在當時全師的“四會”教練員評比中,余海龍與200余名營連主官和訓練尖子同臺競技,以優異成績斬獲第一名。

    起床滿鼻灰、出門滿嘴沙、訓練滿身土……去年4月,六連赴高原進行實戰化訓練,不少戰士產生了輕度高原反應,少數人高原反應嚴重,訓練質量一度在低層次徘徊。為了增強全連訓練的信心和膽氣,余海龍帶著支部“一班人”,組成試訓“第一班”,率先完成高原武裝5公里越野、20公斤負重往返跑等課目試訓,最終完成了大負荷體能試訓,為全連官兵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在隨后的訓練中,全連官兵先后完成4種海拔高度人體機能、連屬武器效能驗證任務,采集數據3類500余組。尤其是在整建制高原跳傘試訓中,面對缺氧、大風等不利因素,余海龍和連長劉堃帶頭跳出機艙,全連官兵緊隨其后,全部安全著陸,摸索出一套高原跳傘組訓實跳方法,為大部隊普及高原跳傘蹚出了一條新路。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事跡篇5

    余海龍在六連的第一堂光榮傳統課,就走了麥城。那一堂課,余海龍作了精心準備,奇怪的是官兵們聽得很認真,反應卻平淡。事后,一名老兵悄悄告訴他:“指導員,認真聽講是六連官兵的基本素養,但你講的內容我們都聽過了,而且你說黃繼光是右大腿被打斷,應該是左腿。”

    “如果連基本的史實都沒有核實清楚,講傳統又怎能深入人心呢?”余海龍打起背包,搬進了“黃繼光班”,沉下心來學習了解連隊的英雄事跡。他漸漸懂得,正是黃繼光“舍身堵槍眼”的英雄壯舉為連隊注入的那股血性,才是官兵時刻保持沖鋒姿態的精神之源。

    找準了源頭、理清了脈絡,余海龍開始搭建“有形”的“精神之階”。“新官上任”的他沒有急著燒“三把火”,而是扎扎實實續好六連的基因血脈:每當新干部報到、新兵下連,都要上好尋根塑魂“第一課”,組織參觀連隊榮譽室、與黃繼光銅像合影、在連譜上簽名、學唱黃繼光之歌、觀看電影《上甘嶺》、點名呼點“黃繼光”集體答“到”,讓官兵一進門就打下英雄烙印。

    四川籍戰士程強,那個在汶川地震后部隊回撤時高舉“長大我當空降兵”的男孩,18歲時入伍來到六連。如愿當上空降兵、進入“黃繼光班”、參加預提士官集訓……軍旅途中的順利讓程強飄飄然,逐漸放松了要求,訓練成績一度下滑。

    余海龍得知后,把程強拉到連隊榮譽室黃繼光銅像前。“老班長直到犧牲都保持著沖鋒的姿態,六連人不管在何時何地,都不能丟掉這個光榮的傳統。”一番話說得程強低下了頭。

    從那以后,程強嚴格要求自己,刻苦學習訓練,憑借過硬素質當上了“黃繼光班”副班長,兌現了“長大后就成了你”的諾言。  一段時間,網上出現抹黑英雄黃繼光、邱少云等論調,對六連官兵觸動很大。“精神的高地我們不去占領,敵人就會去占領,必須打好輿論主動仗,守住網絡‘上甘嶺’!”余海龍結合“我們和英雄在一起”網絡名人進軍營、《三八線》劇組走進英雄連、參與拍攝《真正男子漢》等活動,打響“保衛英雄”的主動仗。

    余海龍還在連隊成立創客團隊,以“弘揚英雄精神、爭當英雄傳人”為創作主題,制作推送微電影、宣傳片和動漫作品。他們創作的《渴望光榮》《模范的連隊,英雄的傳人》等原創MV一推出,網絡點擊率就達數百萬次,原創歌曲《寫封信給黃繼光》獲全軍第九屆戰士文藝獎一等獎,讓官兵找到了實實在在的榮譽感,也讓社會大眾更多地了解英雄連隊、英雄傳人。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事跡篇6

    在六連,官兵們最佩服余海龍的,不是他體貼關心戰士,不是他把思想教育講得深入淺出,而是他過硬的軍事素質。

    作為一線帶兵人,余海龍努力學軍事、學指揮、學科技,率先在全空降兵部隊成為“兩個行家里手”。日常訓練,他不厭其煩地練動作、摳細節;體能考核,他和小自己10來歲的戰士比速度、拼耐力……還是在空降兵某師改革前,在全師200多名營連職干部和優秀班長參加的“四會”教練員比武中,余海龍一舉奪魁。

    2016年4月,六連赴西北高原進行實戰化訓練,不少戰士出現高原反應,訓練質量徘徊不前。余海龍帶著支部“一班人”,組成試訓“第一班”,率先完成高原5公里武裝越野、20公斤負重往返跑等課目試訓。在整建制高原跳傘試訓中,余海龍和連長劉堃帶隊跳出機艙,摸索出一套在缺氧、大風等不利條件下高原跳傘組訓實跳方法,為兄弟部隊普及高原跳傘蹚出一條新路。

    在余海龍的影響帶動下,“當兵就當能打勝仗的兵”成為全連官兵的價值取向。戰士汪文博新兵跳傘時小腿骨折,打著石膏分到六連,一直擔心拖連隊的后腿。余海龍到衛生隊看望他,“進了六連門就是六連人,連隊不會放棄任何一個戰士。”

    汪文博傷好后,余海龍為他量身定制訓練計劃,汪文博的訓練成績突飛猛進,先后在師(旅)組織的兵王爭霸賽、“三手”評選中,榮獲“兵王”“戰術標兵”“神槍手”等多種稱號,成為一名全能型特戰尖兵。

    3年來,六連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優秀官兵,“黃繼光班”兩任班長鄭瑞宇、李鵬超雙雙作為優秀士兵保送入學,戰士劉毅帶傷比武榮獲特設的“戰斗精神獎”,先后有3人榮立二等功、10人榮立三等功、1人獲得全軍優秀士官人才二等獎。

    余海龍,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傳承著英雄部隊的紅色基因。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事跡篇7

    “面對敵人瘋狂掃射的槍口,老班長黃繼光挺起胸膛,用年輕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勝利前進的道路……”站在黃繼光銅像前,軍隊人大代表、空降兵某旅“模范空降兵連”指導員余海龍,向剛下連的新兵講述特級戰斗英雄黃繼光在上甘嶺戰役中用胸膛堵槍眼的故事。

    用講連隊榮譽和傳統的方式,為每一名新到連隊的官兵“接風”,是連隊的傳統。

    余海龍說:“回到連隊的那一晚,我失眠了,獨自一人來到榮譽室黃繼光老班長的銅像前,思索如何落實好主席的要求。”他和黨支部“一班人”帶領官兵重溫了連史。余海龍告訴記者,學習英雄事跡和重溫連隊戰史,就是要讓一代代官兵永遠銘記英烈前輩用鮮血和生命澆注的根和魂,把紅色基因融入血脈。

    余海龍認為,要回答好新時代如何傳承好紅色基因這個時代課題,就是要時刻牢記領袖囑托,守好主陣地,打好主動仗,同時也要與時俱進,讓英雄精神接續傳承發揚下去。

    針對戰士的行為習慣和興趣點,余海龍牽頭成立創客團隊,以“弘揚英雄精神、爭當英雄傳人”為主題,制作推送微電影、宣傳片以及H5,《渴望光榮》《模范的連隊,英雄的傳人》等原創MV,一經推出網絡點擊率就達數百萬次,原創歌曲《寫封信給黃繼光》獲全軍第九屆戰士文藝獎一等獎。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事跡篇8

    楊友剛,男,漢族,1985年9月出生,2003年12月入伍,2005年11月入黨,現任武警西藏總隊第二支隊四大隊特勤中隊狙擊班班長,四級警士長。先后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2014年5月,被評為“全軍優秀士官人才獎”一等獎;2015年11月,被武警部隊評為“優秀四會教練員”;2016年7月,被武警部隊評為“優秀共產黨員”,被評為總隊第三屆“十大感動警營人物”;2016年8月,被武警部隊評為第三屆“十大標兵士官”;2017年7月被評為第二十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

    來自貴州大山溝的楊友剛,從一出生就流淌著軍人的血液。爺爺是老一輩的軍人,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還立過戰功,父親也是一名準軍人,只是種種原因而沒能走進部隊。

    濃厚的家庭氛圍熏陶著楊友剛,從小聽著爺爺講部隊故事長大的他,有一種很強的軍人情結!當兵,不僅成了楊友剛從小到大的一個夢想,也是全家人對他的期待。

    2003年12月,剛滿18歲的楊友剛懷著自己的夢想和家人的希望參軍入伍,從山溝到高原,在輾轉了3300公里后來到了西藏,開始了他傳奇的軍旅生涯。

    來到部隊后,楊友剛突然發現理想中軍人英雄形象與現實的差距是那么大。新訓生活開始還不到一周,他心中的英雄夢想就被枯燥的直線加方塊所代替,每天隊列、擒敵、內務的訓練節奏完全顛覆了楊友剛對部隊的認識,他感到沮喪,才入軍營,夢想與現實就發生了強烈的沖撞,以后的路該怎么走下去?當好兵還是混日子,楊友剛開始了軍旅路上的第一次抉擇。

    有人說:“強者和弱者的區別在于,面對困難和挫折,采用什么樣的心態來對待。強者從來不害怕困難,他們唯獨害怕沒有困難的磨練而失去一顆強者的心。”第一次的抉擇,楊友剛毅然選擇了自強……

    他及時調整了心態,面對周而復始、簡單枯燥的新訓,他不再是消極的被訓練,而是開始主動的求訓練,并且不斷給自己增加額外訓練,別人練軍姿一小時,他頂著軍帽站兩小時;別人徒手跑五公里,他沙袋綁腿不離身的練沖刺……

    一份付出一份收獲,很快自己的訓練成績在新兵中脫穎而出,在新訓考核時,以總評第一的佳績,獲得了軍營的第一次”嘉獎“,同時被選為特勤中隊后備狙擊手。

    選擇軍營,就是選擇了奉獻。14年的軍旅生活,楊友剛切身體會到軍人的不易——子女之孝難盡,顧家之責難負。雖然心中萬分愧疚,但作為一名軍人,若以小利計,何必披征衣。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事跡篇9

    2015年1月,周飛虎作為解放軍總醫院醫療隊隊長,參加解放軍第二批赴利比里亞醫療隊執行為期兩個月的援利抗埃任務。

    由于埃博拉病毒的流行,當地醫護人員感染后死亡超過一半,正常醫療救護已處于癱瘓狀態。在當地40℃高溫炎熱天氣下,周飛虎穿著三重厚厚的隔離服,積極救治病人。每次查完房出來后,他全身濕透,汗水順著衣服直往下流。

    中國埃博拉治療病區收治的第一例病人Mulubah(穆魯巴),是當地一名小學老師,家里已有兩名親屬因埃博拉疾病死亡。Mulubah剛轉到治療區時,除感染埃博拉病毒外,她還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血糖高達22mmol/L。

    當時,治療埃博拉的疫苗還沒有問世,面對兇險的埃博拉病毒,周飛虎和戰友們沒有退縮。為了給Mulubah治療,他們多次進入病區,進行會診,并制定詳細的治療方案,一邊控制她的基礎病,一邊從重癥醫學的角度出發,改善她受損的臟器功能,慢慢度過這段病毒感染期。記得Mulubah出院時,高興地豎起拇指為中國軍醫點贊,感謝中國軍醫的精湛醫術與救治。

    每一名患者都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沒有膚色、種族和國界之分。他都堅持用心治療、用心護理、用心服務。

    2016年6月,周飛虎赴西非馬里救治受到恐怖襲擊而受傷的維和戰士。飛抵馬里后,周飛虎發現任務比預想的艱巨。他回憶說:“爆炸導致多發傷,身上炸骨折了,臉上炸爛了,但這些肉眼可見的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見的爆震傷,把內臟都震壞了。”

    馬里醫療條件有限,傷員被迅速送往塞內加爾一家醫院的重癥監護病房,待生命體征穩定后再回國接受進一步治療。其他醫療隊員按期回國后,根據傷員救治需要,作為醫療組中唯一一位從事重癥醫學的專家,周飛虎臨危受命,克服巨大壓力,獨自一人留在塞內加爾救治重癥傷員。

    意想不到的困難也接踵而至:由于醫院設備不足,重病患者多的時候,不能做到每一名傷員都有監護儀等設備使用。沒有監護儀的時候,周飛虎豐富的臨床經驗發揮了關鍵作用。20多天時間里,幾位傷員陸續度過危險期,從重癥監護轉入普通病房,病情最終穩定下來。

    回國的飛機上,周飛虎擔心傷員突發血栓和呼吸問題,僅憑一個聽診器一遍又一遍聽診、觀察,幫助傷員活動……最后,傷員們平安地回到了祖國懷抱。

    “對于重癥患者而言,哪怕只有0.1%的希望,我們也會盡100%的努力。那一條條被救活的生命,就是對我們最高的褒獎!人民軍醫,醫的是疾病,擔的是使命!”這是周飛虎的人生格言。

    18年從醫路,周飛虎不辭辛勞先后參加多項國內外重大救援任務,不畏生死、向險而行,他用實際行動書寫著聯勤軍醫守信踐諾、服務人民的生動篇章!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事跡篇10

    一句承諾有多重?一名醫生的承諾,關乎生與死,更體現責任與擔當。

    每年5月12日,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重癥醫學科主任周飛虎都會收到四川女孩唐鈺嵐發來的信息。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周飛虎將身受重傷的唐鈺嵐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恢復意識后,聽到可能要截肢的消息,當時才24歲的唐鈺嵐感到“天都快要塌了”。

    盡管希望渺茫,周飛虎還是決定保守治療,盡最大努力保住患者的傷腿。知道唐鈺嵐喜歡吃榴蓮,周飛虎經常開導:“你要對自己有信心,等痊愈了我給你買榴蓮吃。”周飛虎和戰友們克服重重困難,悉心救治,終于保住了唐鈺嵐的雙腿。

    2020年5月12日,唐鈺嵐給周飛虎和重癥醫學科的護士寄來兩箱家鄉水果表達感謝之情,并報告喜訊:當年對面病床的黃梅花已完成碩士學業,成為一名心理醫生。

    “這個小姑娘當時雙腿不得不截肢,我們誰也不忍心告訴她。”周飛虎回憶,每次換藥時,他們都小心翼翼地用床單遮擋,幻肢感讓黃梅花以為自己雙腿還在。周飛虎還和戰友們一起幫黃梅花重拾生活信心,逐漸變得開朗起來的她對周飛虎說:“長大后我也要成為像你們這樣的人。”

    一個不經意的約定,多年后成為現實,讓周飛虎無比欣慰。“生命相托,永不言棄。”周飛虎總是給患者帶去信心和勇氣,并為這個諾言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在他的帶領下,團隊救治危重癥患者萬余例。

    “盡全力救治你”,是周飛虎對生命的承諾,而“堅決完成任務”,是他作為一名人民軍醫,對祖國和人民的承諾。

    2016年,中國赴馬里維和部隊遇襲,戰士申亮亮不幸犧牲,多人受傷。上級命令,由周飛虎擔任醫療組組長,赴海外救治受傷戰士。

    馬里醫療條件有限,傷員被送往塞內加爾一家醫院的重癥監護病房,待生命體征穩定后再回國接受進一步治療。醫院設備數量不足,沒有監護儀,周飛虎豐富的臨床經驗發揮了關鍵作用。20多天時間里,幾位傷員陸續度過危險期,病情穩定下來。回國的飛機上,周飛虎擔心傷員突發血栓和呼吸問題,一遍又一遍地聽診、觀察……最終,4名傷員全部平安回到祖國懷抱。

    作為重癥醫學專家,周飛虎多次參與軍內外重大搶救任務。他還多次赴朱日和等地培訓指導基層軍醫、駐訓官兵和即將執行援外任務的官兵。作為國防科技創新某重點項目主要成員,他兩赴西藏阿里,參加野戰醫院監護病房建設,為高原官兵提供醫療衛勤保障。

    哪里有危險、哪里有危重癥患者,哪里就是周飛虎沖鋒的“戰場”。走進周飛虎的辦公室,記者看到迷彩戰備包放在顯眼位置,簡樸的書柜里擺放著各種榮譽證書——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獲得全國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個人、最美援外醫生、中國好醫生等榮譽。這是他一次次拯救生命、踐行承諾的見證。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事跡

    相關文章:

    軍人先進事跡材料范文

    15443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裸体a级毛片|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网址你懂的在线观看| 性感的瑜伽教练| 免费无码又爽又高潮视频 | 日本人成18在线播放| 国产女人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青娱乐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性一交一乱一伧老太| 亚洲毛片无码专区亚洲乱| 欧美亚洲国产第一页草草| 无码熟熟妇丰满人妻啪啪软件|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手机看片福利永久国产日韩| 日本漫画囗工番库本全彩| 免费观看男男污污ww网站| 69日本xxxxxxxxx19| 日本男人操女人|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巨胸喷奶水视频www网快速|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催眠体验馆最新章节| jlzzjlzz亚洲jzjzjz|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人人鲁免费播放视频人人香蕉| 色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频道 | 欧美精品va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视频凹凸分类| www.亚洲日本| 最近中文字幕2019国语7|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18岁大陆女rapper欢迎你| 挺进邻居丰满少妇的身体|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陈雅伦三级dvd在线观看| 大学生初次破苞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