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協議接收函范文
三方協議接收函范文
對于大學畢業生來說,只有接收函才能辦就業報到證,你知道三方協議接收函是怎樣的嗎?下面就讓學習啦小編帶大家看看一系列三方協議接收函范文。望大家采納。
簽過三方協議后的接收函格式
學校:
根據國家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政策,經面試考核,決定錄用貴校200 屆畢業生 同學到我單位就業。請貴校協助辦理派遣相關手續。
單位地址:
聯 系 人:
聯系電話:
單位名稱(蓋章):
年 月 日
三方協議書、接收函以及報到證的說明
根據許多同學在簽訂三方協議中常遇到的問題,做出以下說明。請同學結合學校《就業手冊》,仔細閱讀,以便順利完成就業手續。
人文與法學學院
1、什么是三方協議、接收函和報到證? 三者有何關系?
“三方協議”是《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的簡稱,現行三方協議分用人單位、學校、學院、畢業生四聯(見圖1),能解決應屆畢業生戶籍、檔案等一系列相關問題。協議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終止。
圖1.三方協議
畢業生簽訂三方協議書時,除了單位或單位人事部門蓋章(圖2-A 處),也應當由地方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或省直單位上級主管部門)蓋章(圖2-B 處),或出具帶有印章的信函方可列入就業計劃。圖2-B處蓋章或“帶有印章的信函”即可理解為“接收函”。
圖2-A.單位人事部門 圖2-B. 就業主管部門
學校根據具備接收函的三方協議書制定派遣方案,上報省就業指導中心,取得報到證。 “報到證”由原來“派遣證”轉化而來,是應屆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到就業單位報到的憑證,也是畢業生參加工作時間的初始記載和憑證。學校依據畢業生報到證為畢業生辦理檔案投遞、組織關系轉移等手續,公安部門憑報到證為畢業生辦理落戶手續,就業單位憑報到證為畢業生辦理相關工作手續。已辦理暫緩就業、國內升學(碩士、博士)以及申請出國出境不參與就業派遣的畢業生沒有報到證。延遲畢業的學生,必須在取得畢業證3個月內向學校就業部門提出派遣申請,取得報到證。3個月后不能再申請。攻讀研究生的同學如中途退學,可以申請以低一級學位參與派遣。
報到證一式兩聯,白色一聯放入檔案袋,畢業生手持一聯(本科為藍色,研究生為粉紅色,)在規定時間至抬頭部門報到。圖3-A為白色聯正面,圖3-B為白色聯背面。
圖3-A.白色聯正面 圖3-B.白色聯背面
其中,抬頭單位為三方協議中接收函的出具單位,名稱必須與圖2-B處蓋章或信函印章一致。報到聯內有關信息應與畢業生信息一致。備注一欄,應與圖2-A 處蓋章一致。如果未簽署三方協議或三方協議無接收函,報到證抬頭單位為畢業生生源地人事主管部門,備注一欄為空白。
畢業生持報到證報到后,經過一年的見習期,可以簽《畢業生見習期考核鑒定表》, 填寫《國家統一分配大中專院校畢業生 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認定表》(初級職稱評定表),取得國家干部身份。原則上,見習期需要在同一單位完成,即三方協議、報到證以及見習期考核鑒定表應為同一單位的章。
2、三方協議與勞動合同有什么區別?一定要簽署三方協議嗎?
三方協議由教育部統一印制,是三方合同,涉及學校、用人單位、學生等三方面,主要明確三方的基本情況及要求,有效期為自簽約日起至畢業生到用人單
位報到止的這一段時間。勞動合同一經簽訂,就業協議的效力應當喪失。勞動合同受《勞動法》和《合同法》的限定和保護,簽訂勞動合同應當是勞動者身份。有些用人單位如外企在確定錄用時就同時要求和畢業生簽訂一份類似勞動合同的協議;而更多用人單位則要求先簽“就業意向書”,報到后再簽訂勞動合同。
凡涉及到畢業生戶籍與人事檔案需要遷移或派遣到非生源地的情況,必須簽署三方協議。如畢業生戶籍與人事檔案,選擇派遣或遷移回生源地,學院不做硬性要求。國企、事業機關單位、大中型企業通常要求簽署三方協議。公務員單位可直接出具接收函。部分企業不解決畢業生戶籍與人事檔案,對三方協議無要求。
3、簽署三方協議書,一定要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簽章(接收函)嗎?
簽署三方協議時,可根據表1.快速判斷指引判斷是否需就業主管部門簽章。 表1.快速判斷指引
4、 具備三方協議“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簽章效力的單位有哪些?
能在協議書(圖2-B 處)簽章的單位即是具備獨立人事審批權、接檔權的主管部門,一般指:1、地市機關的上級主管部門(即該機關的省級部門),如某市國稅局上級主管為省國稅局;2、事業單位及部分國有企業,如華南農業大學、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3、各市人事局或教育局,如廣州市人事局。
5、簽約單位能否在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處蓋章?如已蓋章,如何確認印章是否有效呢?
方式1:判斷就業單位的性質。
企業中私營、民營企業、臺港澳企業、外商企業均不具備審批戶口資格,如果企業同意為畢業生落戶和掛靠檔案,必須由所在市人事局開接收函。
廣東省直屬或中央直屬國有企業如能在學校就業系統找到單位名稱,則單位直接在協議書上蓋企業印章即可(企業人事部門印章不屬于就業主管部門印章)。如果為市屬國有企業,則統一出具市人事局接收函。已改制的原國有單位由地市人事局統一出具接收函。
事業機關單位如為省屬、中央直屬機關,在學校就業系統查找單位名稱。找到單位名稱則直接在協議書上蓋機關人事印章即可。如未能找到單位名稱,則必須由它的主管部門出接收函(如廣東科學中心必須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出接收函)。 地市機關由該市人事局出接收函,如陽江市交通局由陽江市人事局出接收函。教育單位,如XX 市中學,由當地市教育局出接收函。高校事業單位,如果為單位編制,由所在學校或學校人事處出接收函即可。如果為租賃制人員,則由所掛靠人才市場出具接收函。
三方協議、就業推薦表、報到證、接收函等的一些填寫說明
通知:
2014年5月份上旬需要寄回的文件:
1、找到工作單位的同學需要寄回《河北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中的粉色頁和綠色頁; 2、有《接收函》的,連接收函一并寄回;
3、每個人都需要寄回一份《靈活就業登記表》,不按時上交會影響正常畢業。
流程簡介:
1、有《三方協議》的:
2、無《三方協議》的,畢業后你的人事關系會打回戶口所在市的人事局。(省外不一定打回所在市人事局,因地而異) 3、5體要求
6月份再公布。
(一)《河北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
填制說明: 1、定義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又稱三方協議,它是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
書面表現形式,能解決應屆畢業生戶籍、檔案、保險、公積金等一系列相關問題。協議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終止。
2、作用
在畢業生從實習找工作到正式畢業期間,代替部分《勞動合同》的作用,將用人單位和校方拉入社會保障制度,以保障初入社會的畢業生的合法權益。最終在取得畢業證或者正式進入用人單位后簽訂正式就業合同。(有編制的事業單位、行政單位可能不需要簽訂勞動合同,其他的單位必須簽。)
3、注意事項
(1)要規范填寫。填寫的用人單位名稱時,要與單位的有效印鑒名稱一致,否則協議無效;填寫自己的專業名稱時,要與學校教務處的專業名稱一致,不能簡寫。
(2)不少單位為了留住學生,以高額違約金約束學生。學生在協商中要力爭將違約金降到最低,通常違約金不得超過5000元。但是,大家還是爭取取消違約金這一項規定,原因你懂得。
(3)現行的畢業生就業協議屬“格式合同”,但“備注”部分允許三方另行約定各自的權利義務。為了防止用人單位承諾一套、做一套,畢業生可將簽約前達成的休假、住房、保險等福利待遇在備注欄中說明,如發生糾紛,可以此維護自己合法權利。(比如說,考上研究生之后你可以離開用人單位去進修這件事,就可以并且有必要備注一下。) (4so
4、是否一定要簽?
不一定。找到工作的同學有必要簽。考研的、考公務員神馬的,沒有找到工作的同學不需要簽。
5、如何判斷協議有效
1、是否規范填寫。
2、是否有公章,公章是否有效(能否代表該單位)。
6、《報到證》
由原來的“派遣證”演變而來。學校依據你的三方協議統一打印《報到證》。
學校相關部門依據《報到證》為畢業生辦理檔案投遞、組織關系轉移和戶籍遷移等手續,就業單位所在地公安部門憑《報到證》為畢業生辦理落戶手續,就業單位憑《報到證》為畢業生辦理相關工作手續。
沒有簽訂三方協議的,檔案打回原籍。
7、《接收函》
人事關系轉移的一種,計劃經濟制度時期極其重要的個人人事轉移手續。計劃經濟時期,單位分有人事接收權單位和無人事接收權單位,只有有人事接收權的單位才能發接收函,無人事接收權單位不被允許發接收函,需要上級主管單位或者委托人事代理部門才能發函。接收函即為將擬調出人的全部人事關系(檔案、戶口、黨組織關系、團關系等)從無隸屬關系的一個單位調至另一個有人事接收權單位的函件。
簡單的說就是,在一些特殊單位中,沒有《接收函》就解決不了你的戶口等關系。 需要接收函的單位:
(1)中央直屬、省直屬的企業,如果接受你的檔案,要提供接收函。 (2)北京、天津地區的企業也要提供接收函。(北京:北京市人社局
天津: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