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黨性守紀律講規矩心得體會
學黨章強黨性、講規矩守紀律主題活動就是為了深入開展黨員黨性教育。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精心搜集的強黨性守紀律講規矩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強黨性守紀律講規矩體會篇一
我們黨所講的規矩與古人所講的規矩有本質的不同。然而,有一個不爭的事實:規矩意識深深植根于中華文化,講規矩守規矩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寶貴品格,是中華民族整體意識和文化心理的體現。這種意識滲透在歷朝歷代浩如煙海的典章制度和歷代先賢的經典論述中,也表現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里。從經典論述看,關于規矩的地位及作用,韓非子說:“萬物莫不有規矩”“規矩既設,三隅乃列”;孟子云:“圣人既竭目力焉,繼之以規矩準繩,以為方圓平直,不可勝用也”;《史記》載:“錯規矩,方圓斗”,等等。
這些論述表達了中華民族對于規矩的普遍性、重要性以及有效維護社會秩序重要作用的認識。總之,規矩具有規類矩形的社會整合功能,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規矩意識貫穿在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方方面面,是一種客觀存在的普遍的文化心態。
中國人始終把規矩視作客觀的標準,不可逾越或違背,把守規矩或不失規矩,作為對自己品行的要求。《通典》說:“規矩權衡不可枉。”表達的就是這種剛性要求。我國古代先賢以“平生不失規矩”要求自己。現實生活中,人們常說的“規規矩矩做人,規規矩矩做事”“家有家規,國有國法”等,都是傳統規矩意識的具體體現。
基于中華民族普遍的樸素的規矩意識,提出政治規矩,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黨的以來,在許多重要場合提出要實現中華傳統美德、中華文化、中華文明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同時基于傳統意義上的規矩,基于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的規矩意識,創造性地提出“政治規矩”,旗幟鮮明地把“政治規矩”從傳統的大眾文化心理的規矩意識中分離出來,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中華文化的規矩意識。以此為標志,中華文化除傳統的一般意義的規矩之外,增加了“政治規矩”這一鮮明內涵。由此可以看出,提出政治規矩不僅拓展了中華民族規矩意識的內涵,而且啟迪人們從更高的要求、更深的層次審視和珍視中華民族的規矩意識,使之更好地服務當 今時代。
講規矩是對黨員、干部黨性的重要考驗,是對黨員、干部對黨忠誠度的重要檢驗。黨內規矩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和規則。總的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黨章、黨的紀律、國家法律、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同志特別解釋了為什么黨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也是十分重要的黨內規矩。他說:這是因為,對我們這么一個大黨來講,不僅要靠黨章和紀律,還得靠黨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這些規矩看著沒有白紙黑字的規定,但都是一種傳統、一種范式、一種要求,是經過實踐檢驗,約定俗成、行之有效,反映了我們黨對一些問題的深刻思考和科學總結,需要全黨長期堅持并自覺遵循。他強調:規矩是自我約束的紀律。對沒有明文規定的黨內規矩,作為黨的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應該懂的。不懂的話,那就不具備當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的覺悟和水平。沒有明文規定的能不能遵守,關鍵看黨的觀念強不強、黨性強不強。
黨的紀律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在所有黨的紀律和規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守紀律首要的是遵守政治紀律,守規矩首要的是遵守政治規矩。
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重要基礎。政治紀律是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為方面必須遵守的規矩,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根本保證。在黨的紀律中,政治紀律是打頭、管總的。實際上你違反哪方面的紀律,最終都會侵蝕黨的執政基礎,說到底都是破壞黨的政治紀律。因此,講政治、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永遠排在首要位置。要抓住這個綱,把嚴肅其他紀律帶起來。
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更加自覺向黨中央看齊,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加強紀律建設,堅定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強黨性守紀律講規矩體會篇二
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黨的以來,站在黨和國家全局高度,圍繞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了嚴明紀律的重要意義,闡明了黨的紀律和規矩的重大原則問題,提出了紀律建設的明確要求。近期,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論述,我進一步增強了對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極端重要性的認識。作為一名黨的基層紀檢監察工作人員,更應當牢記“欲正人者先正己”的古訓,時刻嚴字當頭,時刻慎獨慎微,在律己上爭作表率,在責任上強化擔當。
提升遵紀認識,增強守紀自覺。嚴守的前提是認同和接受,只有當黨的紀律和規矩入心入腦了,才會真正被執行,才會主動去恪守。為此,我們講嚴守紀律和規矩,首先就應在心里面認清紀律和規矩的重要意義,在腦海中培育時時處處講規矩的自覺意識。有一則寓言故事,名為《河水和河岸》,河水認為河岸限制了自由,一氣之下沖出了河岸,涌上原野,吞沒了房舍與莊稼,于是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它自己也由于蒸發和大地吸收而干涸了。這就告誡我們那種無拘無束的、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從這個角度來說,紀律和規矩不僅不是桎梏,不是“緊箍咒”,恰恰相反,它正是我們的“護身符”,是確保黨員避免走上偏路的“導航儀”,也是整個組織永葆生機活力的命脈。我們只有從思想上認識到黨的紀律和規矩如此重要的意義,才會真正把它重視起來,才能切實將之入心入腦,從主觀上有效避免上班講紀律、下班就不講紀律,人前講紀律、背后又違反紀律的現象,為嚴守黨的紀律和規矩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謹言慎行正身,守住為政底線。嚴守黨的紀律和規矩,最根本的就是要做到身有所正不歪斜、言有所規不妄講、行有所止不越界,一切行動聽指揮。作為共產黨員,無論是立言、立行,還是立德、立身,都應謹言慎行。作為黨員干部,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必須以政治紀律為準繩,真正做到在黨為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必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細節決定成敗,禍患積于忽微。要防微杜漸,慎獨慎微。管住“小事”,守住“小節”,堅持從一點一滴嚴起、從一事一情抓起,使嚴守紀律和規矩成為一種日常修養;即便是在個人獨處、無人監督時,也要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規矩,做到臺上臺下一個樣、人前人后一個樣,表里如一,不搞守紀“兩面派”。要想做到這樣,我們就要有如履薄冰自覺,不打違紀的“擦邊球”,堅持用“顯微鏡”查問題,用“放大鏡”看危害,用“多棱鏡”找根源,始終以戰戰兢兢的態度直面細微問題,不邁犯紀的“第一步”,不松致命的 “一口氣”,始終如一地嚴守黨的紀律和規矩,在小事小節上筑牢“防護堤”。“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高度的紀律自覺性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形成的,而是長期點滴養成的結果。唯有如此,黨的紀律和規矩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挺紀立規在前,抓好正風肅紀。說:“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關鍵是要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中國歷經苦難到輝煌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中國的每一步都是在嚴明的紀律和規矩中邁進的。只有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保證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統一步調、令行禁止,才能將我們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治國治黨如此,管好一個單位也是如此。近年來,我委從立規執紀入手,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嚴紀律轉作風。修訂完善了機關管理制度,出臺了《涉農項目資金監督管理辦法》,建立了農業重點工作督查制度。全面深入推進農技推廣“三點”工作法,組織全縣農業系統198名農技人員進村入戶指點、建點、蹲點,全面推行責任農技服務。通過定規矩,讓干部職工明白什么該為、什么不該為、該怎么為。同時,堅持紀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紀律沒有特權、執行紀律沒有例外,敢抓敢管,違紀必究。對少數農技人員服務群眾不夠周到,工作不在狀態、敷衍應付、不敢擔當等進行批評和約談,有效解決了“亂作為、慢作為、不作為”等問題。同時,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2015年3個項目未實施的單位,將資金調回財政,計300萬元;查處違紀案件1件。使黨員干部行為有規矩方圓、耳邊有警鐘長鳴,真正敬畏法紀、敬畏組織、敬畏群眾。在凈化政治生態中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有力地促進了響水農業經濟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增效,為新常態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連續三年獲得省市農委和縣委縣政府綜合表彰。
做到履職盡責,強化責任擔當。作為一個從事紀檢監察工作的黨員,自己心中有紀律、言行都能守紀律,固然是一件好事,可是“一花獨放不是春”。只有所有黨員攜手并肩,共同維護黨的政治紀律,使嚴守紀律成為一種風氣,黨組織的戰斗堡壘才會更有凝聚力,更有戰斗力。指出,“黨要管黨,首先是黨委要管、黨委書記要管。”“營造良好從政環境,要從人抓起,從人做起,也就是要從各級領導干部首先是高級干部做起。”首先,黨委要切實履行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主體責任。要加強黨員干部教育、管理和監督。抓早抓小,對黨員干部苗頭性問題采取露頭就打,及時開展黨性教育,重點抓“四個全面”戰略、“三嚴三實”的學習教育,提高黨員干部黨性觀念、紀律觀念和規矩觀念,規范其行為。其次,要嚴格落實“一崗雙責”。權力意味著責任,責任意味著擔當,只有勇于擔當,才能把主體責任具體化。因此,要強化黨建工作考評,強化各支部管黨治黨責任,把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納入考核重點。第三,要切實做到以上率下當好表率,為遵守紀律和規矩當好“標桿”,以同志提出的“三嚴三實”嚴格要求,政治上始終與黨中央和縣委保持高度一致,不發表與黨員干部身份不相符的言論。嚴格執行“三重一大”和民主集中制原則,執行一把手“六個不直接分管”制度。把黨的紀律和規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力求通過自身硬,示范帶動全系統干部職工。唯有這樣,才能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才能不辱使命,團結和帶領全體人員奮力拼搏,為推進響水現代農業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強黨性守紀律講規矩心得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