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節假日的延時加班工資怎么算
依據勞動法規定,除了休息日、法定節假日加班算加班外,延長工作時間的也算加班,那加班的工資怎么算呢?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法定節假日的延時加班工資怎么算相關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法定節假日延時加班工資計算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因此,對于實行標準工時制的勞動者,如果在“五一”等法定節假日加班,加班費應當以不低于日工資基數的3倍支付加班工資,而在5月2日、3日加班應當以公休日加班的標準給予雙倍支付工資。
日工資基數的計算方法為:月工資除以一個月計薪的天數,今年中國節假日調整后的月計薪天數為21.75天。
以一個約定月薪為1500元的職工為例,他的日加班基數就是1500元除以21.75天即69元;如果企業安排他在5月1日加班,則應支付其不低于69元的3倍即207元的加班工資。
5月2日加班,單位首先應安排補休,否則須支付兩倍的日工資基數。
此外,對于經過勞動保障部門批準,可以在明確工作量的前提下自主安排工作、休息時間的“不定時工作制”崗位,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加班工資。
法定節假日的放假辦法
中國法定節假日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1949年12月23日政務院發布 根據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第一次修訂 根據2007年12月14日《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第二次修訂):
第一條
為統一全國年節及紀念日的假期,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即法定節假日):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節,放假1天(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條
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
(一)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15-34歲的人為青年)
(三)兒童節(6月1日),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
(四)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第四條
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由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該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
第五條
二七紀念日、五卅紀念日、七七抗戰紀念日、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九一八紀念日、教師節、護士節、記者節、植樹節等其他節日、紀念日,均不放假。
第六條
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則不補假。
第七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法定節假日放假的影響
法定節假日對旅游經濟是一種促進
法定節假日調整后,對旅游者的消費需求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小長假的增加勢必使長線游、短線游的比例發生新的變化,人們將更加傾向于選擇短線就近出游。在新的節假日方案中,中秋節、清明節這些傳統節日使人們旅行出游時將更傾向于選擇與這些傳統節日相關聯的線路。由于“五一”黃金周的取消,長線旅游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調整后的法定節假日,對旅游產品也將產生較大的影響。中國有許多地區還保持著一些長達百年以上的重大節日民俗文化傳統,如清明假日,不少地方就結合清明掃墓踏青的風俗,推出了有特色的系列民俗活動,如放風箏、蕩秋千、尋根祭祖等。隨著高速公路網的建設、健全以及家用汽車數量的快速增長,大大提高了人們短程、短期旅行的便利程度,周末(小黃金周)出游、城郊游等短途旅行將更為便捷、更為頻繁。對旅行社而言,最明顯的就是其長短線產品結構的調整,大城市1000公里以內的郊區游、農家游、周邊游等國內游將大規模上升。
國家法定假日傳統文化
傳統節日能夠鑄造民族的靈魂,不是通過說教,而是讓人在參與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中感受、體悟、養成。對青少年來說,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成人乃至老年人是兒時的記憶,歷久不衰,成為個人乃至民族的“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保護傳統節日是利于建設和諧社會的。但是,傳統文化的保護不能僅靠節假日制度,因為放假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建議和呼吁開展一些傳統節日的民俗活動。尤其是要保存傳統節日文化中儀式文化的那部分,他們承載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
猜你喜歡:
法定節假日的延時加班工資怎么算





上一篇:法定節假日的三倍工資怎么算
下一篇:法定節假日的規定意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