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歷史知識
紅軍長征是一部雄偉的歷史畫卷,也是一座永不枯竭的精神富礦。那么你對紅軍長征歷史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紅軍長征歷史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長征歷史事件之一:湘江之戰
這是紅軍長征路上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戰。
蔣介石憑借湘江天險設下第四道封鎖線,總數25個師超過30萬人的國民黨軍隊,在桂北越城嶺和都龐嶺之間的湘江兩岸布下絕殺之陣,等待著一個多月中連續突破三道封鎖線的中央紅軍。
1934年11月27日,紅軍先頭部隊突破湘江界首防線,拉開了湘江血戰的序幕。
至12月1日,中央紅軍苦戰5晝夜,終于渡過湘江,粉碎了蔣介石圍殲中央紅軍于湘江以東的企圖。然而,掩護主力的紅5軍團34師、紅3軍團18團被敵人阻斷,官兵大部分陣亡……是役后,中央紅軍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至3萬余人。
長征歷史事件之二:遵義會議
湘江血戰后,在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等的努力下,中央紅軍最終放棄了到湘西與紅2、6軍團會合的計劃,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義原黔軍師長柏輝章公館的二層小樓里,中共中央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等4項決定。會后又成立了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統一指揮紅軍的軍事行動,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的核心地位。
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4年來,首次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
長征歷史事件之三:四渡赤水
3萬∶40萬。紅軍與國民黨軍隊在赤水流域的兵力對比,達到了長征以來之最。
重重困難中,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上演了我軍軍史上的精彩一幕:一渡赤水,作勢北渡長江卻回師黔北;二渡赤水,紅軍回師向東,利用敵人判斷紅軍將要北渡長江的錯覺,5天之內,取桐梓、奪婁山關、重占遵義城;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待蔣介石向川南調集重兵之時,紅軍已從敵軍間隙穿過;四渡赤水,南渡烏江,兵鋒直指貴陽,趁坐鎮貴陽的蔣介石急調滇軍入黔之際,紅軍又入云南……
在100多天的四渡赤水作戰中,毛澤東軍事指揮藝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1960年,當來訪的二戰名將蒙哥馬利贊譽毛澤東指揮的解放戰爭三大戰役時,毛澤東說,四渡赤水才是他自己的得意之筆。
長征歷史事件之四:巧渡金沙江
1935年4月6日,中央紅軍直逼貴陽,坐鎮貴陽督戰的蔣介石急調滇軍入黔。而正當云南孫渡縱隊急忙入黔救駕時,紅軍卻反向穿插,乘虛進軍云南。
昆明告急,蔣介石從金沙江防線回撤3個團。滇西北金沙江沿線成了幾乎不設防的地帶。4月29日,紅軍虛晃一槍繞過昆明,兵分三路,直撲金沙江。
5月3日,紅軍奪取皎平渡,靠著找到的7條小木船和當地36名各族船工順利渡江,跳出了數十萬敵軍圍追堵截的包圍圈。
長征歷史事件之五: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
1935年5月25日至29日,中央紅軍兩次上演長征路上最為精彩的經典之戰:強渡大渡河和飛奪瀘定橋。
5月24日夜,紅軍先頭部隊1團突然出現在大渡河安順場渡口,并奪取1條木船。翌日9時,營長孫繼先率領17勇士奇跡般強渡成功。
然而,水急船少,紅軍無法迅速渡過。
安順場北320里外的瀘定橋成了唯一通道。
紅2師4團于5月29日6時趕到瀘定橋。
此刻,瀘定橋上只剩下13根鐵索。16時整,由連長廖大珠等22人組成的突擊隊,踩著搖晃的索鏈向對岸沖去,一個隊員倒下了,后面的仍奮勇向前……至19時,紅4團擊潰川軍,一舉占領瀘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