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流動比率流動比率的定義
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用來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以前,可以變為現金用于償還負債的能力。那么你對流動比率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什么是流動比率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流動比率的定義
流動比率 ,指流動資產總額和流動負債總額之比。用來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以前,可以變為現金用于償還負債的能力。
流動資產,是指企業可以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運用的資產,主要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和存貨等。
流動負債,也叫短期負債,是指將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股利、應交稅金、其他暫收應付款項、預提費用和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等。
流動比率越高,企業資產的流動性越大,但是,比率太大表明流動資產占用較多,會影響經營資金周轉效率和獲利能力。一般認為合理的最低流動比率為2。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流動負債合計*100%
流動比率數據的弱點
1.無法評估未來資金流量。
流動性代表企業運用足夠的現金流入以平衡所需現金流出的能力。而流動比率各項要素都來自資產負債表的時點指標,只能表示企業在某一特定時刻一切可用資源及需償還債務的狀態或存量,與未來資金流量并無因果關系。因此,流動比率無法用以評估企業未來資金的流動性。
2.未反映企業資金融通狀況。
在一個注重財務管理的企業中,持有現金的目的在于防范現金短缺現象。然而,現金屬于非獲利性或獲利性極低的資產,一般企業均盡量減少現金數額。事實上,通常有許多企業在現金短缺時轉向金融機構借款,此項資金融通的數額,未能在流動比率的公式中得到反映。
3.應收賬款的偏差性。
應收賬款額度的大小往往受銷貨條件及信用政策等因素的影響,企業的應收賬款一般具有循環性質,除非企業清算,否則,應收賬款經常保持相對穩定的數額,因而不能將應收賬款作為未來現金凈流入的可靠指標。在分析流動比率時,如把應收賬款的多寡視為未來現金流入量的可靠指標,而未考慮企業的銷貨條件、信用政策及其他有關因素,則難免會發生偏差。
4.存貨價值確定的不穩定性。
經由存貨而產生的未來短期現金流入量,常取決于銷售毛利的大小。一般企業均以成本表示存貨的價值,并據以計算流動比率。事實上,經由存貨而發生的未來短期內現金流入量,除了銷售成本外,還有銷售毛利,然而流動比率未考慮毛利因素。
5.粉飾效應。
企業管理者為了顯示出良好的財務指標,會通過一些方法粉飾流動比率。例如:對以賒購方式購買的貨物,故意把接近年終要進的貨推遲到下年初再購買;或年終加速進貨,將計劃下年初購進的貨物提前至年內購進等等,都會人為地影響流動比率。
看過“流動比率的定義”的人還看了:
1.流動比率的意思
2.什么是流動性比率
3.如何分析財務數據
6.什么是企業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