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學術道德_學術作弊的處理
學術道德是指在從事科研工作和進行學術活動時所應遵守的道德規范。那么你對學術道德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什么是學術道德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什么是學術道德
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反映和調整人們現實生活中的利益關系,用善惡標準評價,依靠人們內心信念、傳統習慣和社會輿論維系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作為道德組成部分之一的職業道德是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
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專業化程度的增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整個社會對從業人員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在“為人師表、行為世范”的教師行業,職業道德如何更是影響到“國家的未來”。
因此,大力倡導品德高尚的教師職業道德便顯得尤為重要。當前,學術活動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高校是開展學術活動的有生力量,作為高校學術活動主力軍的高校教師,其職業道德組成部分之一的學術道德是指其在從事學術研究活動的整個過程及結果中,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時,所應遵循的行為準則和規范的總和。
學術道德是治學的起碼要求,是學者的學術良心,其實施和維系主要依靠學者的良心及學術共同體內的道德輿論。它具有自律和示范的特性,學術道德的缺失無疑意味著學術失范現象的產生和蔓延。
學術道德建設
學術道德建設應包含三個層次的工作:一是理順學術行為主體的各種社會關系,建設合理的學術體制;二是道德體系本身的構建,包括能被整個社會和學術共同體所認可的道德理念的重塑和道德原則的構建,以及切實可行的規范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三是培養可執行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的學術行為主體。研究生的學術道德建設與整個學術界的道德建設互為前提和條件,其的目的在于培養具有強烈的道德自覺性、充分了解相關學術規范并具有道德行為能力的學術新生力量,并帶動整個學術界的道德建設改革,從而為推動一個良性循環、可持性發展的學術生態圈的建立提供充足的道德氧氣。
學術作弊的處理
學位評定委員會是各學位授予單位負責處理學位授予工作中舞弊作偽行為的評決機構。學位授予單位在處理舞弊作偽行為時,要遵循客觀、公正、合法的原則,根據舞弊作偽行為的性質和情節輕重,依據法律、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對相關人員做如下處理。
(一)對于學位申請者或學位獲得者,可分別做出暫緩學位授予、不授予學位或撤銷學位授予的處理;
(二)對于指導教師,可做出暫停招生、取消導師資格的處理;嚴重敗壞學術道德的,由學位授予單位依據國家有關學術不端行為處理辦法進行處理;
(三)對于參與舞弊作偽行為的相關人員,由學位授予單位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處理結果應報省級學位委員會(軍隊系統報軍隊學位委員會)備案,并在一定范圍內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看過“學術作弊的處理”的人還看了:
5.高等教育戰略論文
什么是學術道德_學術作弊的處理





上一篇:乳液和面霜之間的區別
下一篇:人造革跟真皮有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