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上崗考試綜合知識
教師上崗考試綜合知識
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的發展,人們對教師所必需具備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那么你對教師上崗考試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教師上崗考試綜合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教師上崗考試綜合知識
1、小學教育的性質:小學教育既是基礎教育,又是普及教育還是義務教育。
2、義務教育的性質:我國義務教育的免費性、普及性、強制性。
3、人力資本理論的提出者:20世紀60年代,以美國舒爾茨為代表的一些西方經濟學家提出了人力資本理論。
4、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內發論、外鑠論、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5、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遺傳、環境、學校教育以及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6、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性以及個別差異性。
7、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神學的教育目的論、個人本位論、社會本位論、無目的論、辯證統一論。
8、現階段我國的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實質: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9、學生的權利:人身權、受教育權。
10、教師勞動的特點:復雜性、示范性、創造性、專業性、隱含性、廣延性和連續性。
11、教師職業素養:思想道德素養、知識素養、能力素養、心理素養、身體素養。
12、三種典型的師生關系模式:放任型、民主型、專制型。
13、廣義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
14、德育的原則:導向性原則、疏導原則、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知行統一原則、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原則、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原則、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
15、我國中小學常用的德育方法:說服法、榜樣法、鍛煉法、陶冶法、品德評價法、指導修養法。
16、班主任工作內容:了解和研究學生,組織和培養班集體,做好個別教育工作,組織好班會活動,協調好各方面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計劃和總結,操行評定。
17、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群眾性活動,小組活動和個別活動。
18、少先隊的性質與任務:少先隊是中國少年先鋒隊簡稱,是共產黨創立和領導的中國少年兒童的群眾組織;是少年兒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預備隊;黨委托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直接領導少先隊。
19、共青團的性質: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
20、《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分別是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和終身學習。
21、《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基本理念:育人為本,實踐取向,終身學習。
22、中小學職前教師教育課程目標:教育信念與責任,教育知識與能力,教育實踐與體驗。
23、中小學職前教師教育課程設置:兒童發展與學習,小學教育基礎,小學學科教育與活動指導,心理健康與道德教育,職業道德與專業發展。
24、教師的一般心理素質歸納為認知品質、個性品質和適應能力三個維度。
25、教師的職業意識系統主要包括職業需要、職業價值觀、職業道德和職業氣質等成分。
26、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對成敗的體驗與認知歸因,替代性和想象性經驗,評價與勸說,生理與情緒狀態。
27、教師心理問題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心理成長問題,心理障礙問題,心理變態問題。
28、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解決教師心理問題的根本途徑。
29、教師心理健康的維護:完善自身人格、保持平和心態、提高整體素質和體驗職業樂趣為基本途徑。
30、教師的威信按內隱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儀表威信、知識威信和人格威信。
31、教師認知問題主要表現在認知的結構性問題和社會認知兩個方面。
32、艾利斯的合理情緒療法。
33、教師常見的情緒問題主要有:自卑、嫉妒、焦慮、抑郁、消沉等。
34、教師常見的人格問題主要分為人格缺陷和人格障礙。
35、常見的人格缺陷包括自卑、焦慮、抑郁和孤僻,常見的人格障礙有強迫型、偏執型、攻擊型和依賴型人格障礙。個人微信號:13380065646
36、完善個體的人格認知是塑造教師健全人格的出發點。
37、教師的行為問題主要包括教學行為問題、交往行為問題和生活行為問題。
38、《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基本理念:學生為本、能力為重、終身學習、師德為先。
39、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教學工作以上課為中心環節。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備課、上課、作業檢查與批改、課外輔導、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40、綜合課的基本組成部分有:組織教學,檢查復習,講授新教材,鞏固新教材,布置課外作業等。
41、一堂好課的基本要求是: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內容正確、方法得當、表達清晰、組織嚴密、課堂氣氛熱烈。
42、教學組織形式有個別教學制、班級授課制、分組教學制、設計教學法和道爾頓制。
43、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直觀性原則,啟發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因材施教原則,鞏固性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原則,量力性原則,思想性和科學性相結合原則。
44、中小學常用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練習法、討論法。
45、布盧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系統: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動作技能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