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為什么在晚上發光
夏天我們經常能看到螢火蟲漫天飛舞的景象,特別是它們發光的尾部更是給炎熱的夏夜增添了一抹鮮亮。那么,螢火蟲為什么會發光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螢火蟲為什么在晚上發光,以供大家參考!
螢火蟲為什么在晚上發光
螢火蟲會發光是因為它們特殊的生理結構,螢火蟲身體的腹部末端內充滿許多含磷的發光質及發光酵素。因此,這些含磷的發光質及發光酵素會在螢火蟲腹部發出一閃一閃的微弱亮光,讓螢火蟲看起來像一只小燈泡。
螢火蟲發出的亮光,不單只是為了照明,主要是為了發信號,而且每種用途發出的信號都是不同的。可以說這是螢火蟲的語言,就像人類的sos代碼一樣。比如求偶、警戒、誘捕以及和同類之間的溝通,都是通過這種方式進行交流的。
螢火蟲成蟲依種類不同,活動的時間也有差異,白天和夜晚各有日行性和夜行性的種類,夜間活動的種類出現的時間,由18點至清晨3點、4點都有。一般說來,多數種類是在日落后開始活動,而且大多在晚上20點、21點停止活動。螢火蟲幼蟲在夜晚出現的時間大抵和成蟲相仿,但它們卻可以整夜活動。
螢火蟲是如何形成的
螢火蟲是是螢光素在催化下,發生的一連串復雜的生化反應。螢火蟲的發光器是由發光細胞、反射層細胞、神經與表皮等所組成。如果將發光器的構造比喻成汽車的車燈,發光細胞就如車燈的燈泡,而反射層細胞就如車燈的燈罩,會將發光細胞所發出的光集中反射出去。
螢火蟲發光的效率非常高,幾乎能將化學能全部轉化為可見光,為現代電光源效率的幾倍到幾十倍。由于光源來自體內的化學物質,因此,螢火蟲發出來的光雖亮但沒有熱量,人們稱這種光為“冷光”。
螢火蟲的特點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外形
身子長而扁平,頭部小,兩眼的上方長有一對觸角,觸角呈鋸齒狀。營火蟲通常是雄性有翅,雌性無翅。腹部有發光器,所發光為黃綠色。
二,棲息環境
喜歡生活在水邊或濕潤的環境。
三,食物
以蝸牛、蛞蝓等軟體動物和蚯蚓等環節動物為食。
四,生長習性
營火蟲通常在四月出來活動,五月化蛹,經過半個月的時間變成成蟲,成蟲則在六月產卵。熒火蟲在卵、幼蟲,成蟲和蛹各階段都會發光。成熟的營火蟲不進食,進入繁殖期,主要任務就是交配產下后代。
五,分布區域
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廣布于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
描寫螢火蟲的優美短句
1、普通天文望遠鏡只能最多拍到月球了,看其他星星就像看螢火蟲…
2、螢火蟲的光點雖然微弱,但亮著便是向黑暗挑戰。
3、紅蜻蜓乘著蒲公英的翅膀觸碰了我的夢想,未來的道路已經被螢火蟲照亮。
4、在夜間,螢火蟲趴在在樹上,像掛著的一個個小燈籠。
5、螢火蟲在夜色中游動,像在尋找白天遺失的夢。
6、夏天來啦!夜幕降臨,螢火蟲你該現身啦!將漆黑的夜照亮吧,用你熾熱的光!
7、螢火蟲在漆黑的夜里一閃一閃的,仿佛天幕里閃耀的星星。
8、宿舍深夜驚現一只螢火蟲好亮好亮的光好漂亮呀。
9、在跑完壓腿時間里也能看到閃閃的螢火蟲之景的季節。
10、院子里抓到的螢火蟲。在陽臺放生,它閃著漂亮的熒光向遠處飛去。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