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道德價值作用
對我國茶文化的探討,就不僅限于單一的品茶,而是將之置于廣闊的文化道德和社會環境中加以研究。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道德價值作用,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的道德價值作用
1. 茶文化對道德精神文明的積極作用。茶是歷史悠久的“國飲”,也將是21世紀的主導飲料。弘揚茶文化,有利于提高中國茶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地位,有利于刺激茶商品的市場活力,有利于振興中國茶業;普及茶文化,有助于提高人民大眾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政府的廉政建設,有助于凈化精神環境和建設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在經濟上創造了奇跡,并因此引起過人們對其文化背景探討的興趣。人們發現,茶道是日本文化的代表、日本人生活的規范和日本精神文明的主軸,日本人對外文化宣傳離不開茶道。日本作為一個經濟大國、一個早期茶和茶文化的;輸入國尚且如此重視茶文化對精神文明的推動作用,作為茶和茶文化發祥地的中國,在強調雙文明建設的今天是沒有理由不重視茶文化的。
2.茶文化的道德精神文明內涵中華茶文化淵源于先秦的儒家的思想,是倫理精神與藝術精神的完美結合。它以道德修養為核心,以茶的高雅優美物性為基礎,以傳統的多種藝術為表現形式,融茶、道德、文化與一體因而具有真善美的品性。它能于潛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性格情操,使人的思想境界和人格得到提升,從而也會給社會帶來詳和與安定。正因為如此,以茶文化為具體內容的精神文明受到古往今來者的倡揚。茶自身的品性是沖和、高雅,可引導人們趨于清明爽遠,培養人們超然、淡泊名利的雅趣,實際上品茶與人品、藝品相得益彰。唐朝的柳宗元、白居易,宋朝的朱熹等儒士們常賦詩談論茶與文化的精神文明內涵。茶圣陸羽在《茶經》第一章中就曾這樣說過:“茶之為用,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顯然,陸羽是倡導“精行儉德”和以茶代酒的。儉德和以茶代酒就是業神文明。 曹雪芹在其不朽的著作《紅樓夢》里曾273處寫到茶,其中也有無酒有茶和以茶代酒的情節。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茶文化在當時上層社會的普及程度以及于奢華之中尚具有的精神文明的一面;同時也表明作者所具有的茶文化功底以及對倡揚精神文明所持的態度。美國營養學家赫爾曼也曾對中美飲食習慣作過一個評論,他認為中國人愛茶是一種優點,而把吸煙當作一種“時髦”是一個的缺點。的確,嗜煙好酒不僅傷身,而且對社會風氣也有不良影響。無怪乎前蘇聯政府曾幾度限制過飲酒,并提倡以茶代酒。 “粗茶淡飯”是中國人民的一種傳統生活。在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有所提高的今天,量入而決定消費也是無可非議的。但在吃喝之風禁而不止的情況下,仍應繼續倡揚“精行儉德”之風尚。倘若各種名目的吃喝之口都能堵住,并能做到“清茶一杯”談國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會為之大振的。另外還值得特別一提的是:“以茶代罌”這一行動,中緬兩國在查禁種植、制造、販賣毒品的同時,90年代初由中國幫助在緬甸一側實施“以茶代罌”綠色工程,用發展茶業經濟來替代罌粟種植業。歷時三年項目已取得了實際性成果。如果該項目能進一步得到推廣,并從源頭上將罌粟種植嚴格控制在準許的范圍,這將是人類的一大福音,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
茶文化對現代社會的作用
一是茶文化以德為中心,重視人的群體價值,倡導無私奉獻,反對見利忘義和唯利是圖。主張義重于利,注重協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提倡對人尊敬,重視修生養德,有利于人的心態平衡,解決現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質;
二是茶文化是應付人生挑戰的益友。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市場競爭下,緊張的工作、應酬、復雜的人際關系,以及各類依附在人們身上的壓力不輕。參與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應付人生的挑戰,香港茶樓的這個作用十分顯著;
三是有利于社區文明建設 。經濟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會風氣不能污濁,道德不能淪喪 和丑惡。改革開放后茶文化的傳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變社會不正當 消費活動、創建精神文明、促進社會進步的作用;
四是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豐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顯。茶文化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康樂性,品嘗名茶、茶具、茶點,觀看茶俗茶藝 ,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五是促進開放,推進國際文化交流。上海市閘北區連續四屆舉辦 國際茶文化節,擴大了閘北區對內對外的知名度,閘北區四套班子一 致決定茶文化節要一直辦下去,并投資在閘北公園興建茶文化景點, 以期建成茶文化大觀園。
茶文化的道德價值作用相關文章:
1.茶文化的價值
4.茶文化對社會經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