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飼養員的管理制度
豬場飼養員的管理制度
要想讓豬場獲得更大的收益,就需要有豬場飼養員的管理制度。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豬場飼養員的管理制度,一起來看看。
豬場飼養員的管理制度
一、場長:
1、負責豬場的技術指導及日常工作安排;
2、職工請假的批準,飼料、獸藥、易耗品的采購計劃制定;
3、每月整理好豬場月報,在每月5日前上報公司;遲報每次罰款10元;
4、場長請假要以請假條的形式向公司董事長或經理批準;未經批準離場的,每次罰20元。
二、副場長:
1、協助場長工作,在場長離場情況下代理行使場職權;
2、負責產房的技術工作;
3、管理制度按豬場職工執行。
三、員工:
1、豬場員工要服從公司、豬場領導的工作安排及指揮。除做好本崗位工作外,豬場遇到臨時工作安排,要服從調配。對不服從公司豬場領導安排、指揮,每次罰款10元。
2、職工請假,須經場長批準安排人頂班后方能離場,并以請假條為準。如未經批準,擅自離崗的,除扣發離崗天數工資外,每次還罰款50元。
3、未經批準,豬場不得留宿外來人員,須留宿的要經場長批準,違者罰款20元。
4、飼養員請假需要安排人員頂班,頂班人員補貼費從請假飼養員工資中扣出(即該季度結算出的平均每天所得工資,按請假天數扣)。
養豬場飼養管理的制度
豬場隔離制度
商品豬實行全進全出或實行分單元全進全出飼養管理,每批豬出欄后,圈舍應空置2周以上,并進行徹底清洗、消毒,殺滅病原,防止連續感染和交叉感染。
謝絕無關人員進入生產區。本場工作人員,確因工作需要必須進入的人員、車輛,應進行嚴格的消毒。
飼養人員不得隨意竄舍,不得相互使用其他圈舍的用具及設備。
生產區內禁養其他動物。嚴禁攜帶與養豬有關的動物,動物產品進入生產區,嚴禁從生豬有關的疫區購買種豬和草料。
堅持自繁自養,引進時應從非疫區,取得《動物防疫合格證》的種豬場或繁育場引進經檢疫合格的種豬。種豬引進后應在隔離舍隔離觀察2周以上,健康者方可進入健康舍飼養。
患病豬應及時送隔離舍,進行隔離診治或處理。
嚴禁場內獸醫人員在場外兼職,嚴禁場外獸醫進入生產區診治疾病,確因需要必須從場外請進的獸醫,進入生產區產應更換服裝鞋帽,進行嚴格消毒后,方可進入生產區。
豬場消毒制度
根據生產實際,制定消毒計劃和程序,確定消毒用的藥物及其使用濃度、方法,明確消毒工作的管理者和執行人,落實消毒工作責任。
做好日常消毒。定期對圈舍、道路、環境進行消毒;定期向消毒池內投放消毒劑,保持有效濃度,做好臨產前產房、產欄及臨產豬的消毒,同時要嚴格診療器械的消毒工作。
加強所在圈舍的強化消毒,包括對發病或死亡豬的消毒,在出現個別豬發生一般性疫病或突然死亡時,應立即對此處理。
加強終末消毒。全進全出制生產方式,在豬出欄后,應對全場或空舍的單元、飼養用具等進行全方位的徹底清洗和消毒。或在周圍地區發生國家規定的
二類疫病流行初期,或在本場發生國家規定的
二類疫病流行平息后,解除封鎖前均應對全場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
嚴格消毒程序。一般應按下列程序進行:清掃、高壓水沖洗、噴灑消毒劑、清洗、熏蒸消毒或干燥(或火焰)消毒、噴灑消毒劑,轉入豬。
加強環境衛生整潔,消滅老鼠、除雜草,填水坑,防蚊、防蠅,消滅疫病傳播媒介。
豬場免疫及藥物預防制度
應根據當地動物疫病流行病學情況對生產的危害,可用疫苗的性能及來源等情況,制定切合農戶實際的免疫程序,并嚴格按程序實施免疫預防,建立免疫檔案。免疫程序應包括預防接種疫苗的種類,預防接種的次數,劑量、間隔的時間等。
對規定的強制免疫的病種,應在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監督指導下,按規定的免疫程序進行免疫。
體弱、有病、沒到免疫年齡的豬,補欄后及時進行免疫補針建立檔案。牲畜W病免疫,孕豬2個月不宜免疫,但應在孕畜產后7天,仔豬滿45日齡后及時進行免疫補針,建立免疫檔案,佩帶免疫耳標,W病疫苗注射后個別牲畜有嚴重過敏反應,應備有腎上腺素等緊急脫敏藥物。
嚴格免疫操作規程凍干苗應在低溫冷凍條件下保存,嚴禁反復冷凍使用,油劑或水劑嚴防凍結,應在4℃-8℃條件保存。凍干苗按要求的方法進行稀釋,稀釋后的疫苗應按規定的方法保存和規定時間內使用;保證疫苗注射劑量;注射器械和注射部位嚴格消毒,保證一畜一個針頭,防止交*感染。
根據當地寄生蟲病、細菌性疾病的發生和危害情況,選擇最佳驅蟲藥物,定期對生豬群進行驅蟲。使用抗菌藥物在生豬可能發病的年齡、疫病可能流行的季節,或在發病的初期對相關豬群進行群體投藥預防,防止發病。
使用的藥物應為有國家批準文號,在有效期內的產品,疫苗還應是在冷凍或冷藏的條件下保存的產品。
豬場檢疫與疫病監測處置制度
嚴格執行調入、調出檢疫制度。調入豬必須經過調出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檢疫合格,調入后應嚴格執行隔離制度,調出豬應及時向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檢,檢疫合格者方可調出。嚴禁隨意調入,調入未經檢疫的生豬及其產品。
獸醫人員應定期對生豬群進行系統檢查,觀察生豬群健康狀況,做好檢查記錄。如有疫病發生,進一步調查原因,作出初步判斷,提出相應預防措施,防止疫病擴散蔓延,并按規定將疫情情況報告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嚴禁遲報、瞞報動物疫情。
定期對豬群主要傳染性疾病進行抗體水平監測,評價免疫質量,指導免疫程序制定,及時發現豬群中隱性感染者,自覺接受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依法開展的監測工作。
當發現疑似傳染病時,應及時隔離病豬,并立即向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告。
確診為一般動物疫病時,應在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指導下,采取隔離、治療、免疫預防、消毒、無害化處理等綜合防治措施,及時控制和撲滅疫情。
確診為重大動物疫病的,應配合當地政府按國家有關規定,采取強制措施,迅速控制,撲滅疫情。
豬場飼養員的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1.豬場員工守則
2.豬場管理員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