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中秋主題作文怎么寫
中秋的意義,并不是在于吃喝玩樂,而是為了使家人團聚,是一種親情的關懷的溫暖,下面是小編整合的小學生中秋主題作文怎么寫,一起來看看吧,肯定對你有所幫助的。
小學生中秋主題作文怎么寫1
又是月圓時,又是中秋節。賞月,吃月餅,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亙古不變的節目,更是對古老中華魂的一種傳承與祭奠。然而面對時下各種洋節的蔚然成風,人們似乎忘了本土節日的精神、靈魂之所在,亦是忘記了傳承中華文化的責任和使命。
有人說過節無非吃吃喝喝,有人嫌棄中秋節回家團圓的老套,有人認為扭捏作態拍幾張照片就是過中秋節,諸如此類的誤解、曲解不一而足,是對身為中華兒女的我們怎樣的一種嘲諷?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在繼承中發展,自發展中傳承。尊重先輩,敬仰傳統,這是歷經幾世浮塵砥礪打磨后的悠悠中華魂。祖輩、圣賢的古訓理應此時相追隨,終生莫相忘。可看看如今的國人,又有多少人在崇洋媚外、奴顏婢膝,甚至數典忘祖,忘了本,也忘了根?
君已知韓國、日本紛紛搶占中國的傳統佳節所帶來的市場,更有甚者,將中國的傳統習俗申請成為本國的文化遺產。面對這種文化侵略,作為泱泱華夏的骨肉血親,為何竟這般麻木不仁不為所動?
不只是對待本國節日,乃至中華五千年多少優良傳統,我們已經忘卻它們所真正代表著的,不只是一種形式,更是中華民族長期以來形成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自強不息,勤勞勇敢,團結協作,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是推動中華民族再次走向繁榮富強的錚錚鐵骨和磐磐基石。
正因為中華傳統節日于華夏子孫炎黃兒女舉足輕重意義重大,國家才要設立條款予以保護。身在祖國未去過國外的人,對于中華傳統節日于我們的意義或價值,也許并無深切具體的感觸,當你一旦踏出國門,走進異國的領土,能給你力量的,或許就是這中華魂。
傳承,不止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繼承,更是對中國歷代所有優秀文化的承續。因為它們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載的歷史見證、精神載體。
傳承中華民族魂,是對古老訓條至理箴言矢志不渝的堅守;傳承中華民族魂,是對民族信仰的頂禮恪守、不悔的虔誠;傳承中華民族魂,是對華夏文明不變的崇敬永遠的守護。
風華是一指流沙,蒼老是一段年華。傳承中華魂,如滄海巫山。歲月如流,沉積萬千后成不為浮華所動的傲岸。中華民族不倒,中華魂還在,將中華民族的旗幟樹立于民族之林,在風雨中堅挺,于磨難中生長,成一棵巍然聳立永遠不倒的柏松。
小學生中秋主題作文怎么寫2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天際之間,圓月清輝漫下,灑落人間。四周繁星點點,恰似一家歡顏。美好的祝福,圓滿的家庭,一代代傳承著中秋的傳統。而現在的你呢?
中秋之季,人月兩圓,卻也出現著不同的聲音,或埋怨月餅的油膩,或埋怨回家的苦惱,更有人為節日的形式抱怨……可當你抱怨的同時可曾想過為何要過節,月圓為哪般?
月圓為哪般?千里之外,一種相思兩處愁,是否想到了父母盼兒歸的殷切的眼神?是否想到了父母知兒歸時喜悅的笑顏。兒行千里母擔憂,只一次,一次的相聚便可告慰濃重的憂思。月兒圓圓心兒暖暖,你說月圓為哪般?只為人月兩相圓,只為將千里之遙的兩顆心拉近,只為拂去父母念兒時的淚痕,只為看到父母見兒時的一抹微笑。
月圓為哪般?有人說是為獨享一日悠閑,有人說是為大吃大喝,有人說是為公園玩個痛快……當你怡然自樂大快朵頤時,你可知父母對你的思念?時近中秋,有人卻埋怨:“有什么過頭?月餅膩死人。”當高檔奢華的月餅在手時,你可知它滿載了至親對你無私的愛戀和祈愿。佳節代相傳,真愛在心間。簡單中秋,小小月餅,它不僅承載著無盡的愛,更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契機,一個敬愛長輩關心幼小安享天倫之樂的機會。所以,當月兒圓時請君千萬不要忘了,為何“圓”!
中秋之節起源于嫦娥奔月的美麗神話,它寄寓了古人樸素美好祝愿,而月餅則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寓示豐收與親愛,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而作為炎黃子孫的21世紀的我們,為什么要過中秋節呢?它是一種責任,是承傳中華文化的使命賦予我們過中秋的責任。所以不要埋怨,不要曲解,挺直脊梁,伸出臂膀,承擔起這份祖先交托給后人的責任。月兒圓為哪般?為紀念先人,為傳承智慧,為美好的心愿。
中秋夜,月兒圓,清風徐來,觀庭院落葉飛舞。長者閑臥搖椅,手捧香茗細品,笑視兒孫繞膝分食月餅,好不熱鬧的中秋月圓圖。清輝漫下,人長久,共歡笑,千里共嬋娟。思念寄明月,愿君同暢飲,思愁傾無余,四海一家親。
月兒圓,為哪般?只為人心圓家國圓!
小學生中秋主題作文怎么寫3
時間過得真快,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今年,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奶奶家過中秋。
吃完晚飯,我們一起坐在院子里,一邊聊天,一邊耐心等待著那輪圓月的出現。
“出來了,出來了。”我興奮地叫了起來。只見那輪明月從房屋背后露出了半張臉,才一會兒功夫就已經升到了半空中,只見那一輪白玉盤似的圓月鑲嵌在漆黑而寧靜的夜空中,顯得格外皎潔。柔和的月光從天空瀉下來,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潔白的霜,給河面上灑了一層碎銀,閃閃爍爍,迷人極了。
突然,一片云飄來,月亮一下子躲進了云層里,像個害羞的小姑娘不肯露面;可過了一會兒,她又從云中鉆了出來,臉上露出狡猾的笑容,就像一個頑皮的孩童。看著看著,我仿佛看見了善良的嫦娥,她正深情地凝視著大地,思念著她的后羿。
看著看著,我不禁想起了去世的太奶奶。太奶奶最喜歡我了,在我小時候,她總是抱著我去看橋上那一尊尊石獅子,給我講它們的故事。那時的我心里是多么得開心、快樂,而她總是笑呵呵地看著我。如果太奶奶在的話,此刻也一定和我們在一起賞月、聊天,那該有多好啊!
想著想著,我不由自主地吟起了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們來吟詩吧!”突然,我的腦子里冒出來這樣一個念頭,沒想到馬上得到了大家的響應,“好啊!”“我先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媽媽接道。奶奶思考了一下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爺爺接著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搶道:“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老爸,不要發呆了,輪到你了”“那么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媽媽答不出來了。“淘汰”“奶奶到你了”“嗯,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又是我,嗯……有了,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爸爸蒙住了,眼看時間到了,爸爸急中生智,吟出了這樣的詩句:“轉缺霜輪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這下卻把我給難住了,就在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的時候,忽然靈光一閃,“有了!”“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爸爸聽了啞口無言,只好認輸了。最終,我贏得了這次比賽,心里甜滋滋的。
我們欣賞著圓圓的月亮,感受著濃濃的親情,快樂地度過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
小學生中秋主題作文怎么寫4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節終于到了。
剛吹過一場臺風,又下了一場暴雨,烏云還沒有散盡,仰望天際,只看見一片朦朧的月色,天上隱隱約約的有一個碩大的圓月。有了烏云的映襯,更凸顯出這種朦朧的美。
今晚的夜,濃濃的,剛到七點,天空就鋪上了一塊烏黑的大布。月亮就像一位羞答答的少女,被云層遮住了潔白的臉龐,散發出皎潔的光芒。啊!出來了!就在八點多時,月亮從云層中緩緩地移動著,終于,露出了它那美麗而又神圣的臉。月光是玉玉的,銀銀的,燈光也沒有這般兒亮的。因為今天多云,無數顆繁星全都躲在云層里,一輪圓月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掛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樹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層銀色的、薄薄的輕紗中,皎潔的月光如傾泄的清流,注滿大地。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獲的積蓄,又是收獲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于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心即將收獲的欣喜。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嘗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獲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
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干什么的,但最主要的還是那個黃澄澄的蛋黃。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輕人情有獨鐘。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獲。我愿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也是團圓節,是親人們團聚的日子。中秋節,一輪圓月使人情不自禁的想起了這句詩,愿天下所有的親人在這一天都得以團聚。
中秋節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朋友們愈加幸福快樂、偉大的祖國愈加繁榮安定。
小學生中秋主題作文怎么寫5
一年中不知有好多好多的節日。有那熱鬧的春節,有那肅穆的清明節,有那歡快的兒童節,也有那歡慶鼓舞的國慶節而我最愛那象征全家團圓的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日我國傳統的中秋節。因處于秋天的中間,故此名。在這一天天上的有一輪皎潔的明月,形如玉盤一樣非常圓,所以就有"中秋月正圓"之美稱。我國民間把圓當作團圓的象征,把中秋節作為家人團聚的日子,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
農歷八月,天高氣爽,許多的莊稼都已經收獲了,中秋節也是人們慶賀豐收的節日。每當中秋之夜,人們一邊欣賞玉盤般皎潔的明月,一邊吃月餅、水果,家家戶戶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據說這月餅還有一段非凡的來歷了:
月餅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制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唐代,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在中秋節不僅有吃月餅的習慣,還有賞月背詩的習俗。當人們吃過晚飯,大家都集聚在庭院活陽臺上,熱熱鬧鬧的享受天倫,欣賞著皎潔的明月,隨后背誦帶月的詩歌,一派人間圣景。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杜甫的"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更是千古絕倫……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節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小學生中秋主題作文怎么寫相關文章:
小學生中秋主題作文怎么寫





上一篇:2021年中秋主題作文范文5篇
下一篇:小學生中秋節話題作文怎么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