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中華傳統節日作文范文
描寫中華傳統節日作文范文5篇
要寫中華傳統節日,我們就要對感興趣的節日進行深入的了解,寫完之后你一定有很多收獲。那如何寫中華傳統節日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描寫中華傳統節日作文范文,僅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大家喜歡!
描寫中華傳統節日作文篇一
中國里傳統的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然而這些節日早已成為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今的時代是一個相對開放的國際環境,因各種地域文化交匯融合,致使在中國里過著外國的節假日越來越多,這使得中國的傳統節日不得不高度的重視起來,而保護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應有的使命。
中華傳統節日有很多,有除夕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等,每一個節假日都富有很濃的中國歷史文化的背景,也包含了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名人圣人,如果說每一種節日都能突出我國的歷史傳統文化的風俗內涵,但更多的是通過一種節日來紀念我國歷史偉大上的先人,對于先人一種敬佩精神,利用節日習俗的寄托來告誡后人要學習先人的榜樣,進而發揮中華傳統節日的輝煌,一代傳一代,進而導致沒落的現象。
而最具有代表性的中華傳統節日莫過于春節了,這也是我國民間最為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同時春節更能夠代表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節日特色,而春節也有許多豐富多彩的文化習俗如剪紙,貼對聯,放炮竹,吃年夜飯等等,更多的體現出中華傳統節日豐富多彩與濃濃的中國民族文化風,而一個民族的傳統節日,要顯示出它的歷史文化價值就必須經過千百年里長期的積累之后又經后人總結和實踐而成的,故在中華傳統節日里每一種不僅僅代表著文化上習俗,更寄托每一位先人的精神。
所以我們需要加強對傳統節日的宣傳與弘揚,從自身做起,保護中國的傳統文化。
描寫中華傳統節日作文篇二
大家從小時候認識字開始,都知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根深蒂固。中華文化是歷史民族努力創造出的成果,如今,有其中一種文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傳承到今天依然沒有改變,那就是中華傳統節日,中華傳統節日的來源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先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國的傳統節日包含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中元節、重陽節、除夕等重大節日,其中春節是最大也是最受歡迎的節日之一。
臨近五月,五月的到來說明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即將來臨,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還有其他名稱,又稱為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等。說起端午節,大家的第一反應一定想到的便是紀念古代詩人屈原,人們最熟悉的傳統習俗莫過于吃粽子,賽龍舟,但其實還要掛艾草、點雄黃酒,吃五毒等習俗。
小時候,聽到端午節來臨便按耐不動,因為對于一年吃一次的粽子最為期待,每到端午節來的時候,媽媽和奶奶都會準備好做粽子的材料,粽子有甜的、咸的、豆沙餡的、沒有任何調味的,作為南方人來說,粽子當然要吃咸的啦,南方人對于咸粽子沒有任何抵抗力,糯嘰嘰的糯米中間包裹著花生,咸蛋黃、豬肉等各種調料,想想都忍受不了,這個時候我相信對于北方人來說,一定會反駁粽子當然要吃甜的,對于是吃咸粽子還是甜粽子這個世紀大難題,南北方人雙方都無法理解對方,其實每個地方的習俗和口味都不一樣,但一樣的是,我們都在過同一個節日,都尊重傳統節日,或許我們無法理解雙方的口味,但我相信大家都在尊重對方。
描寫中華傳統節日作文篇三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孩子們期盼已久的春節又到了,年味也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濃郁起來。
走在路上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馬路邊的大樹都被裝飾上中國結和火紅的大燈籠,它們迎著春風,在暖春中喜笑顏開,花枝招展,仿佛是一個盛裝打扮的小姑娘,用自己最美的姿態去迎接春節的到來。臨近春節,我們也可以在大街小巷中看到行色匆匆的返鄉人,他們拉著行李箱,邁著喜悅的步伐,回到久違的故鄉,趕著回家與家人團聚,農村的大街小巷也因為返鄉人的回歸變得熱鬧起來。
在年味的催促下,我也回到了闊別一年的老家。年夜飯也叫團年飯,它是大年三十晚上的重頭戲,為了準備年夜飯,我們一家人從早上就開始忙活了。大年三十一整天,家里都充滿著美食的香氣,奶奶是我們家的得力廚神,炸響鈴、炸排骨、包蛋卷……都是奶奶的拿手好菜。爺爺也不甘示弱,拿出前幾個月就釀制好的葡萄酒來給我們品嘗。菜香酒濃,我們全家人都對此贊不絕口。既然年夜飯已經由爺爺奶奶包辦了,我就去幫爸爸媽媽貼春聯、掛燈籠。裝扮完的家煥然一新、年味十足。
天色漸暗,年夜飯也已經張羅好了。在開飯前還有一個重要的儀式,我們會先祭拜祖先,祈求祖先保佑我們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之后,我們全家人圍在小圓桌吃團圓飯,吃飯的時候互相夾菜,有說有笑,一家人其樂融融的,讓我的心一下子變的暖暖的。吃完飯,爺爺奶奶還會給我一個大紅包,紅包里面的錢雖然不多,但里面裝載的卻是爺爺奶奶沉甸甸的愛。
大年三十在一片歡笑聲中過去了,我們又迎來了大年初一。在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們一家人會去村里的寺廟祈福上香,我們將糖果、水果供奉給菩薩,雙手合十祭拜,虔誠地祈禱來年風調雨順,家人身體健康。
過年當然還少不了拜年啦!拜年是春節的傳統習俗之一,從正月初一開始,我們就提著年貨去拜訪親戚。還沒有進門,我們就能看到家家戶戶的紅春聯,門前的小道上也鋪滿著紅彤彤的炮仗,那一道道的紅,構成了春節特有的光景。
進了親戚的家里,大家難免有些小激動,大人們大人們會談談工作、嘮嘮家常。拜年的時候最開心的莫過于我們小孩子了。看到親戚長輩,小孩子都會說上幾句吉祥話,這樣小孩子就能拿到長輩的吉利紅包啦!幾次走訪下來,我們的小包包就變得鼓鼓的,可真開心啊!
春節是快樂的象征,是幸福的象征。我喜歡過年,在歡樂的春節中我們會忘記過去一年的煩惱,用樂觀喜悅的心態去迎接未來、憧憬未來!雖然春節會結束,但春節的美好記憶會長存在我們的心中。
描寫中華傳統節日作文篇四
嘿,小伙伴們知道嗎?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國家,一個具有傳統節日文化的國家,一個值得我們中華兒女為之而驕傲自豪的國家。倘若說起我們國家的節日,即中華傳統節日,不曉得你們又會有著什么樣的感慨感言的呢?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文化的國家,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節日,它都有著一段傳奇的歷史故事,耐人尋味。
說起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關于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春節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
因而一提到春節過年,孩童們就最是歡喜了,不僅吃得比往日豐盛,且最關鍵的是能收獲大人們的紅包祝福,臉上別提有多歡快的面容呈現出來了。晚飯后還可以和親人好友們玩上幾把煙花,看著夜空中閃閃火光的景象,內心不乏快樂之感,甚是幸福滿足。這也是春節存在的意義,合家團圓,歡樂美滿,每個人都可以收獲喜悅和幸福。
中華傳統節日除了春節有團圓之意外,中秋佳節也是一個闔家幸福的節日。說起中秋節,它其實與春節、端午、清明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節期為農歷即陰歷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節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所以每年一到中秋節,也是我們最為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即使是遠在他鄉的游子也會抽時間趕回家與親人團聚,共度中秋佳節,別提有多歡喜了。
作為華夏兒女,我們都應該倍感自豪與欣喜。如此多的傳統節日,不僅濃縮著中華文明的歷史,且更多的是寄托了炎黃子孫淳樸的感情。所以有意義的中華傳統節日,我們都需要好好對待,并且努力傳承下去,延續中華民族傳統,永存華夏文明,更好地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描寫中華傳統節日作文篇五
“春節到,人歡笑,貼窗花,放鞭炮。”在我國眾多的傳統節日中,其中我最喜歡過春節,因為春節既熱鬧又有趣。
過春節最讓人難忘的是活動多。例如:逛花街、貼春聯、拜神、包餃子、放鞭炮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活動是包餃子。大年三十的早上,媽媽早早去市場買面粉,買肉餡,還有各種各樣的配菜。有白菜,有韭菜,有香蔥,有玉米……回到家,媽媽一邊加水一邊揉面粉,快快得把面粉和好了,和成一個大面團,然后拿出搟面杖,把面團搟成一個個尺寸大小一致的餃子皮備用。接下來就輪到我大展身手的時候了,先拿起一片餃子皮,放在手心里,然后放一點準備好的肉餡,把餃子捏成各種奇形怪狀的樣子,有的像金元寶,象征財源滾滾,來年招財進寶;有的像一輪彎彎的明月,象征著月有陰晴圓缺,人有花好月圓;還有的像人耳形狀,古時候人們為了紀念女媧摶土造人的功績。各式各樣的餃子,紛紛跳進開水中,成了一個個大胖小子浮出水面。
春節時我不僅喜歡包餃子,也喜歡放鞭炮。大街上擺著一家又一家,過年才有的小攤販,攤販上擺著各種琳瑯滿目的商品,最為引我注目的是鞭炮。有沖天炮,有沙炮,有仙女棒,還有小煙花等等。我一下子就選了我最喜歡的沙炮。迫不及待地拆開包裝,拿出其中的一個小沙炮,趁小哥不注意的時候,往小哥的身后一扔,接著趕緊跑開。“嘭!”的一聲,小哥嚇得飛了起來,飛了好幾步遠。我在后面跟表姐笑得人仰馬翻,捧腹大笑。太好玩了!
瞧!春節的活動真好玩啊!不僅全家團圓,還有那么多好玩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