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的春節作文
作文是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好作文能夠提高語文水平,包括閱讀理解、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等方面。什么樣的五年級的春節作文才算是優秀的呢?這里整理一些五年級的春節作文,方便大家學習。
五年級的春節作文篇1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也是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節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向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今年,一到農歷12月27日,媽媽就帶我上街買鞭炮和對聯。
我們來到街上,媽媽拉著我走啊,走啊。我看到了許許多多整整齊齊的鞭炮和對聯,一轉頭,看見我去年買的幾種對聯,我拉拉媽媽的手說:“媽媽買。”媽媽就帶我來到那一問店中,我挑了幾種說:“媽媽,這些各買一盒。”媽媽親切地對我說:“好!”然后我們付了錢,我們拿著東西,又來到里面買白菜、花菜、空心菜、雞、鴨、魚、肉等主食,我們跑了好幾趟,最終把年貨全買齊了。
大年三十午時,爸爸已經準備好漿糊貼對聯了,我就和爸爸拿著對聯來到大門下,爸爸把漿糊涂在門墻上,我們急忙把對聯貼了上去。
除夕家家戶戶都要吃團圓飯,我們也不例外,我們一家子團聚在桌子邊,一齊吃團圓飯,喝團圓湯,歡迎新的一年到來,媽媽一邊吃一邊吩咐我說:“不能打破東西,也不能說”壞話,呀!
到了初一,早上吃了一碗熱呼呼的面線糊和甜雞蛋,爸爸媽媽和我來到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外公外婆家拜年,人人都說我“長高了,懂事了,學習提高了。”
每個人都給我紅包,我對他們說:“恭喜發財,新年歡樂。”
正月十五的時候,我們那里就不像北方那么熱鬧了,只是吃“狀元圓”而已,可是,聽說世紀公園、泉州公園晚上卻是燈火通明,一眼望去,都能看見幾百盞燈來,要是我能親眼一見,那就太好了。
春節,每年都僅有那么一次,真是令人回味啊!
五年級的春節作文篇2
每當春節來臨,家家戶戶便歡天喜地地貼上春聯,放起了煙花。街上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全城好像變成了燈的世界,光的海洋。
一大早,我就和爸爸媽媽興高采烈地出了門,準備去買春聯、煙花等年貨。回到家后,媽媽就把煙花先放到柜子里,爸爸則把春聯貼到了門前,我在一旁當爸爸的小助手,我們一家人忙的不亦樂乎!
中午,我跟著奶奶學習包餃子,首先我們準備了餃子皮、肉末、一碗水。然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一片餃子皮,再舀了一勺肉末放到餃子皮中間,最后沾一點點水蘸到皮的邊沿,把皮的周圍相互捏在一起,讓它們緊緊地抱成一團,就這樣,一個餃子就完美誕生了。
晚上,媽媽將煙花小心翼翼地拿出來,我就急不可耐地拉著媽媽的手沖出了家門,來到小區廣場上。這里早已人聲鼎沸,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我好不容易才擠到一片空地上,把煙花穩穩地放到了地上,然后找到導火線,拿起打火機點燃煙花,只聽“啪、啪、啪”幾聲巨響,一個個煙花帶著紅紅的火星竄上了天空,夜空頓時綻放出幾朵美麗的花朵。它們的形狀各不相同,有五顏六色的“滿天星”,金黃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牽牛花”,火紅的“玫瑰花”……耀眼的“花仙子”們在空中閃爍,好似仙女下凡,翩翩起舞,真是美麗極了!
此起披伏的煙花在空中爭奇斗艷,像是在展示著人們日新月異的美好生活。而大人和孩子們的歡笑聲,匯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轉眼已經深夜,同齡的小朋友們都依依不舍的回家去了,可我久久不愿離開。
這真是一個開心的夜晚,一個難忘的春節啊!
五年級的春節作文篇3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春節,是農歷的歲首,也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古代過“年”不是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而是在“臘日”,既后來的“臘八”。南北朝以后,把“臘”祭移至歲末。到了民國時,改用陽歷,才把陰歷年叫“春節”,因為春節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春節是我國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按照我國農楞,正月實一古稱無日、元辰、元、元旦等,俗稱年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三朝、三始、三元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春節,顧名思義就是開始。開始來了,萬象更新,愚意著新一輪的播種收獲時節又要到來。人們沒有什么理由不來歡歡樂樂的迎接這個節日。于是,節日來臨之前就早早的在門簾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期待著節日的來臨。
春節的另一個名稱叫過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種給人們帶來災難的想象中的怪物。“年”一來。樹木凋謝,百草不生,但“年”一“過”卻恰恰相反,會萬物生長,鮮花遍地,生機勃勃。“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用紅紙照,于是有了燃鞭炮,貼春聯的習俗。
春節是個親人團聚的節日,這一點和西方的圣誕節很相似,離家的孩子這是要不遠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團年”。傳統的慶祝則以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
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掃除污穢,三十日要貼門神、對聯、掛旗、吃餃、放鞭炮,除夕“守發”等儀式,正月初一晚輩要向長輩拜年,然后至親友家賀年,親友等一次見面時,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互相祝賀。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古文、詩詞、民族音樂、戲劇、國畫、書法、對聯、燈謎等,還有一些傳統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
五年級的春節作文篇4
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一大早,奶奶和媽媽準備了一大桌香噴噴的飯菜,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吃著團圓飯,我們舉杯同慶,祝賀新年好!
往年我們過春節都會放煙花爆竹,但是今年我們沒有放,因為燃放煙花·爆竹會污染環境,而且很危險,我們要當環保小衛士,一起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
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一起觀看春節聯歡晚會,節目豐富多彩,有唱歌、跳舞、小品、相聲、雜技,表演非常精彩,我情不自禁地跟著拍手叫好。
同時,今年的春節和往年的春節不一樣,因為來勢洶洶的疫情,這時,我在電視機上看到奮戰在抗日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放棄了與家人團聚,日夜不停的工作者。我非常感動,我明白了,我們呆在家里是為了自己的健康,也是為了不給醫護人員增加負擔。
2020年的春節,有美食帶來的滿足,有疫情來臨時的緊張,更有被醫護人員精神的感動!這個春節,有不同尋常的年味!
五年級的春節作文篇5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轉眼,新的一年到來了,我們該跟上一年畫上圓滿的句號了。
除夕下午,我看著爸爸認真地貼春聯,我就問爸爸:“爸爸,春節為什么要貼春聯啊?”爸爸笑著說:“傻孩子,貼春聯是春節的習俗。”我點點頭。
晚上,我們一家人聚在一起開開心心吃一頓團圓飯。飯后,爺爺從衣袋里掏出一個紅包向我走來。我的心像懷揣著一只小兔子,怦怦亂跳。我喜滋滋地要接過紅包,并向爺爺說一聲謝謝。接著,爺爺坐在椅子上滔滔不絕的講起了春節的由來:“中國農歷年的歲首稱為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象征團結、興旺,對未來寄托新的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千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后來叫春節。春節過去也叫元旦。春節所在的這一月叫元月。”聽了爺爺這番話,我總算是解開心中的疑團。
放鞭炮了,爸爸說:“放鞭炮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噼里啪啦”雖然這聲音很刺耳,但是很漂亮。
快到8點了,春晚快要開始了,我們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3,2,1”一個震耳欲聾的聲音震動著新的一年來臨了,這時中央電視臺里的彩帶滿天飄揚,人們興高采烈手舞足蹈蹦來跳去。我不禁背出一首宋朝王安石寫的一首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節,一個讓我久久難忘的節日,我喜歡你春節。
五年級的春節作文篇6
春節到了,大街小巷人流如潮,辛勤勞動一年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享受節日的閑暇,男女老少個個臉上都洋溢著歡快的笑容。
農歷十二月底左右,家家戶戶便忙了起來:大人們大掃除啊,買年貨啊,來來往往,忙得不可開交。而小孩嘛,都在抓緊做寒假作業,希望能在春節多放幾個鞭炮。我算半個大人了,所以又要大掃除又要做作業。每天做幾個小時的作業便開始忙活了,從五樓的樓梯掃到一樓,掃個三遍,接下來再擦欄桿,先用是抹布擦一遍,再用干抹布仔細地擦一遍,防止上面地水跡會成為客人眼中的污漬,反反復復五遍用了十塊抹布擦罷休。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吃年飯,代表歲歲團圓。吃完年飯,一家人聚在一起,慶祝新一年的到來。大年三十的晚上更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家家燈火通明,處處禮花朵朵,鞭炮聲聲。只可惜好景不長,老天流淚了。接下來,大家一起守歲,看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告別如水似的已逝去的歲月,憧憬對新一年無限的希望。
初一,初二各家就要走訪親戚,四處問好,拜年,串門子。小孩子們最開心的就是收紅包了,到處拜年,為的是能拿到更多的壓歲錢。而拜年也是親戚朋友之間互相表達祝愿的一種方式。在初一的早晨還要放一掛鞭,這是掛開門炮,是個開門爆竹,聽老人說這是為了祈求竹報平安,圖個吉利,代表開門紅。小孩子們在這幾天可以盡情地放各種鞭炮:“摔摔炮”啊,“大紅鷹”啊,“電光花”啊……可謂樂趣無窮啊!
我們小孩是最可望過年的理由還有一個:可以吃許多好吃的東西: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提到的:“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年糕有很多燒法:蒸、炸 兩種方法燒出的年糕是甜的,湯煮、片炒兩種方法燒出的年糕是有甜有咸的。還有各種各樣的餃子:有芹菜豬肉餡的,有青菜豆腐餡的,還有蘿卜餡的……吃的我是滿嘴流油。
正月里的另一個重大節日是元宵,這一天要猜燈謎、迎龍燈,還要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元宵過去,春節也便悄悄走遠了,新的一個學期也便開始了……
時光流逝,歲月如梭,春節就是這樣一個接一個的過去了。它意味著親人團聚,意味著卸上一年的不快與負擔。我想我們都應該好好珍惜春節這個不可多得的節日,哪怕僅僅是為了與親人團聚。因為,它是你心底最直接的期待,最溫柔的一束光芒…
五年級的春節作文篇7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張燈結彩的元宵節,登高敬老的重陽節,我最喜歡的當然是熱鬧非凡的春節。
春節的由來傳說是因為古時候有個叫年的怪獸,每當除夕這天它就會下山來破壞房屋,吃掉動物和人。有一年除夕,一位老爺爺到了這里,到一戶人家家里放鞭炮,貼對聯,年來到這里聽到人們在放鞭炮的聲音,嚇得趕緊逃了。從此以后,每年除夕之夜,家家戶戶都貼對聯,放爆竹,用來驅趕“年”獸。便有了過年的習俗。
春節來了,街市上人山人海,人們忙著貼春聯,打掃衛生,忙得不亦樂乎。無論你到哪里都能聽到,噼里啪啦的炮竹聲好不熱鬧。我們家也開始分工合作去布置家里,爺爺去門口貼春聯,奶奶忙著包餃子,爸爸在窗戶上掛年畫,媽媽和我在收拾房子。沒一會功夫,家里就一派喜氣洋洋,一下子變得煥然一新。
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聚在一起,爸爸往我們的杯子裝滿了飲料,大家一起有說有笑,快樂的氣氛布滿了整個餐廳,我們一邊吃著美味可口的佳肴,一邊舉杯說著祝福的話語,別提有多高興了。當然,我們自然不能錯過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里面有許多優美、具有特色的歌曲,我最喜歡的是幽默搞笑的相聲和小品,春節真熱鬧呀!
我期盼下一個春節的來臨。
五年級的春節作文篇8
寒假期間,正當我們滿心歡喜迎接春節來臨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冰雪之災,在短時間內肆虐了我國大部分省市和地區,也席卷了我的家鄉——湖南郴州。在與風雪相伴,與冰凍抗爭的日子里,我和家人共同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春節。
元月二十四日,象往常那樣,從老師手里領到學生手冊之后,我便開始擬定寒假計劃。沒想到第二天,家里便突然開始了停電,殊不知這僅僅只是冰災的開始。沒有了電,就不能用電熱器取暖,也不能和家人一道觀看電視節目,更不能一個人在網上沖浪了。冰冷的夜晚,我只能對著燭光唉聲嘆氣,停電的日子,何時才能過去呀!
接下來的幾天,更加意料不到的事情也都發生了:自來水沒有了,電話和家人的手機都相繼出現故障,不能用通訊聯系,我們似乎停在了一個與外界隔絕的空間!我們該怎么辦呀?
這天下午爸爸從外面趕回,他告訴大家,我們全市正在遭遇一場五十年不遇的自然災害,全市上下正在眾志成城抗擊雪災。爸爸是一名公務員,他連夜趕回了單位參與救災。媽媽是一所醫院的婦產科醫生,得知醫院病人突增,她也主動放棄了正常的休假,去醫院幫助和救治那些從其他縣級醫院轉到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病人。見此情景我也和爺爺奶奶一道行動起來,手挑肩扛,把門前的凍雪鏟出一條路來。沒有電,奶奶從雜房找出多年未使用的煤爐子,燒火做飯和取暖;沒有自來水,我便幫著爺爺從一樓的消防龍頭取水提回家;沒有電視和網絡,我便和爺爺奶奶借著燭光,圍坐在火爐旁講故事,講到高興處,我們的屋子里又充滿了歡聲笑語,洋溢著幸福和快樂。
除夕之夜,一家人終于圍坐在一起。借著燭光,我們也高舉酒杯,相互祝愿,正在此時一片久違的燈光突然傾瀉下來,照亮了全家。來電啦!電視里傳來了春晚的歌聲,電話鈴聲也在此時響起,電話那頭,是遠在深圳工作的姑姑給我們拜年呢!剎那間,屋里屋外,歌聲、笑聲、祝福聲和鞭炮聲匯成了一支歡樂的交響曲,似乎在慶賀著冰雪之災終于離我們遠去了……
隨著家里的生活逐漸恢復平靜,我們也從電視里了解到全國人民抗擊冰災的艱難過程和感人事跡。面對災難,舉國上下眾志成城,從心系百姓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到不顧生命危險搶修電力的工人,從日夜堅守崗位的鐵路工作者,到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他們的人民子弟兵……大家心連心手挽手,用自己平實無華的舉動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譜寫了一曲不屈不撓戰勝自然災害的動人之歌!
這真是一個特殊而令人難忘的春節呵!
五年級的春節作文篇9
伴隨著爆竹的聲響,到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春節。年三十,家家戶戶都貼對聯、吃餃子、迎財神,人人都歡歡喜喜的。
正月初一,外面十分熱鬧,有很多人在放鞭炮,鞭炮在空中畫了一條優美的弧線,然后就“閃亮登場”了。但是放鞭炮也要注意安全哦!當放完鞭炮很長時間都沒有聲響,千萬不要去看,以免被炸傷。
正月初二,家家戶戶都開始走親訪友啦!爸爸和媽媽帶我去了姥姥家。姥姥家在農村,現在變得更熱鬧了,家家院子里挑著紅紅燈籠,門上貼著鮮艷的春聯,喜慶的大福字,還有此起彼伏的鞭炮聲。農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姥姥家的晚飯十分豐盛,雞、鴨、魚肉,應有盡有,吃完后,我在姥姥家看了《電擊小子》這個動畫片,我們圍在一起,有說有笑,十分開心。不知不覺就到了睡覺的時間了,這一天過得真開心呀!
我真心希望全國人民都新年快樂,大吉大利!
五年級的春節作文篇10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春節的習俗可多了!有貼春聯、貼“福”字、剪窗花等等。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抒發完美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添加喜慶氣氛。
春聯的種類很多,根據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等。“門心”貼在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在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在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一樣的資料,貼在相應的地方。
去年的春節我們家還貼了一個倒“福”字呢。春節貼“福”字,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向往和祝愿“福氣”、“福運”,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
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于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明白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最終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春節的習俗五花八門,豐富多彩,我真盼望春節能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