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民情日記范文
民情日記來源于日常工作而又超越于日常工作之上,它是在真實地反映社情民意的基礎上,以下派干部在工作中的感受和經驗為主,結合實際去分析和研究下派工作中的問題,是下派工作中的現象和問題的升華,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可讀性。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民情日記大全,接下來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民情日記(一)
今天早上起來,看到外面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心里踏實而高興。80畝李子樹、70畝123果樹和160畝枸杞得到及時雨的灌溉,前段時間和村民們的勞動成果沒有白費!
4月24日,我組織村兩委和在村黨員以及村民代表召開傳達市經濟林建設扶持項目專項會議,會議共用時3個小時,最終一致通過確定我村實施喬木經濟林150畝、灌木經濟林220畝計劃。
為了使經濟林發揮其更好的經濟效益,經與會人員的一致討論表決,決定公開招標與有實力的合作社或企業共同建設經濟林項目。
我村最終確定與海軍農牧業種植合作社進行合作,并選擇適宜果樹生長的“背風向陽”環境的新四虎梁實施該項目。
為了充分調動群眾的勞動積極性,我們先期雇傭外地民工15人,按每人每天80元工資種植果樹,而本地群眾每人一天100元工資,第一天只有3名本村群眾參與,第二天8名本村群眾參與,到第三天本村群眾就達到了20余人參與勞動,同時在第三天減雇了外地民工,所有的工作崗位留給本村群眾,使他們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增加收入。經統計,貧困人口參與勞動250人次、共計支付工資25000元;一般群眾參與勞動300人次、共計支付工資30000元。通過此舉,群眾在思想上認識到只有通過勞動才能得到應有的報酬,群眾的思想改變了,“扶貧先扶志”的目的達到了。
考慮到經濟林的長遠發展,我們以每月10000元的工資從外地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對經濟林進行前期管理,并從貧困戶和村民中選拔焦永平、杜明貴、張亮明、杜貴平等4人學習果樹的栽培、施肥、修剪以及病蟲害的防治等技術,待此4人學有所成的時候,再把技術傳授給全村村民,待村民掌握了這項技術,經濟林取得初期效益的時候,就能調動起村民的種植經濟林的積極性,那時,我們的150畝經濟林將能夠發展到1500畝以上,從根本上解決了群眾的造血功能,從而實現了“扶貧必扶智”的目的,在脫貧路上不讓一個群眾掉隊,為我村實現小康奠定了基礎。
民情日記(二)
今天入戶4社區75棟161號,據了解該戶戶主阿依夏木,81歲,為維吾爾族民族大媽,獨居老人,老人女兒無業、離婚育有兩子,大子買買提江(24歲)判由父親養育,因“7·5”事件收監服刑,小子謝爾伊利(19歲)由老人撫養,因盜竊未遂收監服刑蘭州。老人曾申請低保、補助,但因其享有退休工資(1300余元),達不到享受低保資格,曾在社區居委會鬧事,后經社區主任、書記調節得以和解,被社區列為重點關注對象。
入戶后,老人十分愉快的開了門,我向老人表明了身份,并說明了社區為落實群眾路線教育,開展入戶走訪深入群眾,上門服務居民工作的來意,并向老人詢問有沒有需要社區解決的實際困難及對社區開展工作的意見。老人聽完我的自我介紹后,情緒非常激動,當即邊哭邊向我訴說家里的困難,據老人訴說,老人女兒現無業、無收入,分配的經濟適用房,需繳納10萬余元首付,老人經濟條件無法負荷,經常心情失落、獨自落淚。道其孫子謝爾伊利失蹤(不情愿說出孫子收監蘭州真相),無人照顧老人,老人體重達到110公斤,住與六樓,行動十分不便,聽漢語不識漢字,向我反映需政府全額補助,幫助老人買房給女兒、孫子購買經濟適用房,并申請低保。我當即安撫老人情緒,拉起了家常,并從側面加以引導,告訴老人以有住房,而且享有月1300余元的退休工資,比享受低保的居民,生活條件高出了很多,并轉移注意力到老人孫子謝爾伊利身上,并建議老人先找回孫子,并允諾老人,孫子找回來就給他找一份工作,教育其孫子安心照顧老人,老人聽聞社區要管她的孫子的工作問題,情緒得以控制,并連聲道謝,表示如果孫子找回,社區幫助其孫子找到工作,并幫老人教育孫子,老人會感恩社區,至此,我向老人道了別并留下了聯系方式,返回社區。
民情日記(三)
近日,我們駐村工作隊在走訪入戶的過程中了解到,村里好幾戶的羊和狗都莫名其妙的丟失。村民反映的情況引起了我們駐村工作隊的高度重視。為了防止村民財產丟失,我們決定挨家挨戶的進行宣傳教育,共同做好防范工作,提升村民安全意識。
上午10時20分,當我和鎮干部王登云剛從西隊村民楊五元家宣傳政策出來后,在俎千歲家門前發現3名可疑人員正在疑似盜竊。隨即,我準備上前詢問,3名可疑人員見我朝他們走來,突然駕車逃跑。隨后,我立即撥打報警電話,讓王登云通知大東營村黨支部并發動現場群眾對可疑人員進行攔堵。可疑人員駕車沖開人群,向柏寶莊村方向逃跑,應公安局指揮中心要求,我立刻駕駛自己的車輛和王登云兩人尾隨。
可疑人員駕駛車輛一直向大莊科村、薛剛山方向逃跑,并沖出公安機關設在薛剛山多處卡口。在南城區辦事處五臺洼公安檢查站,民警曹有亮乘坐我車一并進行追蹤,當追蹤至工業園區附近時,眼看盜竊團伙車輛就要逃竄,我一心想著絕不能讓人民群眾財產受到不法侵害,一腳給足油門,追向盜竊團伙車輛,盜竊團伙駕駛車輛左右搖擺,致使我駕駛的車輛撞向了路邊的電線桿,車輛嚴重受損,民警曹有亮和鎮干部王登云也多處受傷。2019年1月2日,可疑人員被公安機關抓獲。
事后有人問我,當時你不害怕嗎?有沒有想過自己的
人身安全?現在想想,也確實挺后怕的,在當時我一心想著村民的財產安全,自己身為一名共產黨員、第一書記,當老百姓的財產安全受到威脅時,我必須挺身而出,責無旁貸,在關鍵時刻毫無猶豫地沖上去。
民情日記(四)
今天,是縣醫院定時集中做殘疾評定的日子,我早早的就起來了,思考起了貧困戶郝七金的情況。郝七金夫妻兩都80多歲了,早年有一子,在30多年前在勞動時受傷至死,現只有老兩口靠政府各項補貼過日子,日子過的相當困難。針對其生產生活情況,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多次協商,因其老兩口都沒有勞動能力,只能采取社會保障兜底政策,于是我們就一起研究,首先是協調民政局為夫婦二人辦理了以戶施保,兩人享受農村低保;其次,其妻子李小蘭患有嚴重眼疾,向縣殘聯申請,進行殘疾鑒定,如符合要求,為其申請殘疾人補貼;三是,夫妻二人早年喪子,可以辦理獨生子女補貼;四是,在征求夫妻二人意見后,針對其住房為危房的情況及家庭經濟狀況,對其實施了易地搬遷入住幸福院的措施;五是,全家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并投大病商業險。
現住房、醫療和飲水都有了保障,今天就可以為其進行補辦結婚證和為其妻子進行殘疾評定了,一大早我就和村兩委成員將夫妻二人接到了縣醫院,經縣醫院評定,李小蘭為視力一級殘疾,可申請每年1962元殘疾人補貼。隨后我們帶領其到縣政務中心,民政局工作人員在了解到郝七金年老行動不便的情況后,從二樓辦公點下到大廳休息區為二人補辦了結婚證。當看到二老依偎在一起,露出開心的笑,我的心一下子不平靜了。
民情日記(五)
今年的1月28日,我和往常一樣在前往大南溝駐村工作隊駐地之前,到卓資山鎮觀音廟移民樓對所包扶的貧困戶蘭貴榮家進行了例行走訪,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去他家了,每去一次給我的感覺就不一樣,一進家門一股熱氣撲面而來,環顧家里家外干凈整潔,蘭貴榮妻子牛利英與婆婆及兒子圍坐在茶幾前正在挑揀豆芽,我坐在老人跟前與老人拉起了家常,詢問老人樓房好不好,老人滿臉高興地說:“真好!”說起動員老人到移民樓居住,真是付出了極大的辛苦,蘭貴榮一家是2017年易地搬遷戶,他們一家三口人2018年5月已經搬遷到新樓房居住了,舊房就剩下80多歲的老母親一人居住,我們駐村工作隊一次一次地登門做工作,老人就是不愿意去樓房居住,她總說,“自己歲數大了,活一天算一天,現在還能自理。”我們知道這是老人的傳統思想在做怪,于是我們通過做老人子女的工作,共同形成一個合力,終于把這件事情辦成了。
蘭貴榮家屬于特殊家庭,妻子雙眼殘疾,兒子受母親遺傳雙眼視力高度近視看書學習得靠放大鏡,對于這樣一個家庭,只靠蘭貴榮一人種地收入,雖然有低保、殘疾人補貼、及各項保障措施,但對于今后及將來,光有這些遠遠擺脫不了貧困,2018年搬遷到卓鎮后,蘭貴榮先后在蘇寧電器和各個工地打工,冬天縫足球每月固定收入能夠達到3000元左右,孩子能夠就近在大慶街小學上學接受好的教育,我相信他們家的未來一定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