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節儉為話題的作文700字
我們要學會節儉,從現在開始,從今天開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于以節儉為話題的作文7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節儉
節檢是一種美德,節檢能讓人有危機意識,懂得防患于未然,節檢是自我控制力的檢驗,節儉能讓自身心理得到滿足,節儉是我們明智的選擇!
記得初中那會和閨蜜去超市,跑了老遠的路,就為了省下車錢,就當是鍛煉了!跑到超市,琳瑯滿目的商品也沒有使我們行為不理智,最后我們扛了便宜的梨和必需品回學校,心里是滿足的,沒有覺得自己給父母增加經濟負擔!
還有一個值得提倡的是:父母給我生活費是一個學期給的,那一個學期給和一個星期給的區別是什么呢?一個學期的固定,非常能培養節儉的習慣,就那么多,不計劃不節儉就會花光;一個星期給的,給人感覺用五天花光,回去可以再跟父母伸手,前者很好地提高了自我控制力!
那我們也不是吝嗇地節儉,宿舍十個人,輪流過生日,互相送禮物,把錢花在刀刃上,這是一種大度,是維持朋友關系的必要投資!
那么是不是一味地節儉就是好的呢?當然不是。
記得一個親戚砌房子,為了節省石子,使得混凝土強度不夠,墻體開裂,差點出意外,真的是得不償失!
我們總有身體不好的時候,不能因為藥貴,很多老人省下錢不看病,這樣會把小病拖成大病的,后面還要處理,就會變得麻煩了!
如果后面工作,對自身外表的投資上也不能節儉,雖然可能不是大牌,但保持整體的整潔和美觀還是必須的!
那如果參加工作了,對自己的失業基金也不能節儉,因為除非很穩定的工作,不然總有被辭掉的風險!
我們可以試著每天一個硬幣,硬幣代表一個希望,代表自己節儉的態度,減少了消費會讓自己變得很有精氣神,自我感覺非常良好!
節儉不等于不投資,不作為,只是合理使用我們的金錢,我們內心深處還是希望一種安逸的生活的,過上開源節流的生活,比較穩定,減少自身的壓力,還是有好處的,以后的路才能走得更穩當!
節儉
節儉是一種社會責任,是一種個人涵養,是一種文明的傳承、美德的延續,是亙古不變的永恒時尚。因為富足,我們有權享受生活,但我們無權廢棄和浪費有價值的物質、資源,“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否則,是一種罪過。能變廢為寶、節支創收、挖潛資源是智者所為;鋪張浪費、揮金如土、今朝有酒今朝醉乃愚人之舉。
節儉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是一種可觀而必要的儲蓄。有人做過這樣的統計:在我們國家,如果每人每天節約1分錢,全國13億人就能節約1300萬,一年就能節約大約50億;每人每天節省一粒米,全國一天大約能節省32。5噸糧食,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這些節省的大米可供一個人吃81250天,可吃222年;如果每人節約一度電,就可以節約5億多元人民幣;每人節約一滴水,13億人就可節約126噸。我們不僅是一個大國,有這樣一組數據足以表明我們還是一個窮國:我們有著3000多萬失學兒童,2600多萬絕對貧困人口,1100多萬低保對象和上億流動民工,盡管我國大部分人算得上豐衣足食,但任何人都沒有理由去浪費點點滴滴,因為還有很多人需要救助。
其實,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節約一度電、一張紙、一滴水,對我們來說只是舉手之勞,我們何不讓此舉成為一種習慣利己利人呢!事情看起來雖小,卻體現著一份摯誠的責任心和令人尊崇的內在品格。我國13億人口,如果每人每天每件事都浪費一點兒,長期如此,后果是不堪設想的。人口多底子薄是我們的基本國情,因此我們辦一切事情都必須節儉當頭。
“國以儉得之,以奢失之”,節儉對于國家大有利弊,與個人得失也休戚相關。“儉則可以成家,儉則可以立身”;諸葛孔明“以儉養德”傳為佳話;清代徐榮說:“街頭廟腳襤褸身,半是當年奢靡人。”節儉使人安樂幸福,奢侈使人沒有退路。貧窮需要節儉,富裕不忘節儉,“當用則萬金不惜,不當用則一文不費。”才是適宜消費之道。節儉是興家立業之本,不僅有其經濟意義,更有其道德意義。
節儉是一種美德
節儉是一種社會責任,是一種個人涵養,是一種文明的傳承、美德的延續,是亙古不變的永恒時尚。因為富足,我們有權享受生活,但我們無權廢棄和浪費有價值的物質、資源,“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否則,是一種罪過。能變廢為寶、節支創收、挖潛資源是智者所為;鋪張浪費、揮金如土、今朝有酒今朝醉乃愚人之舉。
節儉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是一種可觀而必要的儲蓄。有人做過這樣的統計:在我們國家,如果每人每天節約1分錢,全國13億人就能節約1300萬,一年就能節約大約50億;每人每天節省一粒米,全國一天大約能節省32。5噸糧食,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這些節省的大米可供一個人吃81250天,可吃222年;如果每人節約一度電,就可以節約5億多元人民幣;每人節約一滴水,13億人就可節約126噸。我們不僅是一個大國,有這樣一組數據足以表明我們還是一個窮國:我們有著3000多萬失學兒童,2600多萬絕對貧困人口,1100多萬低保對象和上億流動民工,盡管我國大部分人算得上豐衣足食,但任何人都沒有理由去浪費點點滴滴,因為還有很多人需要救助。
其實,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節約一度電、一張紙、一滴水,對我們來說只是舉手之勞,我們何不讓此舉成為一種習慣利己利人呢!事情看起來雖小,卻體現著一份摯誠的責任心和令人尊崇的內在品格。我國13億人口,如果每人每天每件事都浪費一點兒,長期如此,后果是不堪設想的。人口多底子薄是我們的基本國情,因此我們辦一切事情都必須節儉當頭。
“國以儉得之,以奢失之”,節儉對于國家大有利弊,與個人得失也休戚相關。“儉則可以成家,儉則可以立身”;諸葛孔明“以儉養德”傳為佳話;清代徐榮說:“街頭廟腳襤褸身,半是當年奢靡人。”節儉使人安樂幸福,奢侈使人沒有退路。貧窮需要節儉,富裕不忘節儉,“當用則萬金不惜,不當用則一文不費。”才是適宜消費之道。節儉是興家立業之本,不僅有其經濟意義,更有其道德意義。
以節儉為話題的作文700字相關文章:
1.以節儉為話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