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建國70周年征文,建國70周年的優秀心得體會精選
自1949年建國以來,中國已經走過了70年的歲月。70年來的巨大變化,證明我國正在實現偉大復興。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建國70周年的優秀作文,供大家參考。
愛國精神,民族之魂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最深層、最根本、最永恒的是愛國主義”這是國家主席習近平總書記對于中華民族植根最深,影響最大的的精神--愛國主義精神的解讀。
讀完習近平主席對中華精神即愛國主義精神的解讀,不經讓我想起了在近期讀過的一本小說--《紅巖》
這本書的作者是集中營里的幸存者羅廣斌、楊益言前輩,書中講述了國民黨為了得到情報,把一位位共產黨員押送到渣滓洞、白公館受刑的感人事跡,但在共產先輩們的堅強意志的面前,在愛國主義偉大精神的面前,敵人的審問沒有一點進展。最終導致敵人計劃全面崩盤,重慶迎來了解放的耀眼光芒。
這就是中華精神的偉大之處。江姐,成崗,劉思揚......一位位鐵骨錚錚的共產黨人,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什么叫愛國主義,什么叫中華精神。《紅巖》這一神品般的小說,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品質最高度的概括,是民族精神的高度體現。紅巖精神,是革命先烈堅持真理、改造社會的人生偉大實踐;是革命先輩為國家、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是我們改革開放發展建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這便是愛國主義精神,便是中華民族的靈魂。
讀完書,引起了我的深思。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東方。在這幾千年的文化洗禮中,必定有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偉大的中國必定不會如此繁榮,發展如此之快。這別后的精神,便是生生不息,無法忘記的愛國主義奉獻精神。這不禁讓我想起在暑假時的一次旅行。
今年的暑假,來到了首都北京,有幸去到中國科學院大學參觀兩彈一星紀念館,看完一件件展品,聽完講解員的一段段敘述,使我內心激蕩,久久不能平靜,而這一次體驗,令我對愛國的理解變得更深刻了一些。
“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鄧小平先生這樣評價兩彈一星。
在當時國家經濟、技術基礎薄弱和工作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一位位在海外留學的科學家勇敢決定,響應黨和國家的戰略,毅然回國,以身許國。他們懷著對新中國的滿腔熱愛,對中國人民的滿腔熱忱,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一神圣而偉大的事業中來。
他們和參與“兩彈一星”研制工作的廣大干部、工人、解放軍指戰員一起,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突破了核彈、導彈和人造衛星等尖端技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他們做工細致,連繼電器上的鐵屑都不放過;他們有著自己的思想,不將外國的文章奉為圭臬。科學家們的光輝事跡,鮮活而又生動,給同學們以強大的心理震撼和精神洗禮。這些科學家們的所作所為,是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最具代表性的體現。對祖國這樣深沉的愛,需要我們每一個去承載,去體會。
江澤民同志強調,“兩彈一星”精神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和科學精神的體現,是中國人民在20世紀為中華民族創造的新的寶貴精神財富。
這同樣便是愛國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傳承與發揚。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奮勇自強的最好詮釋。
還記得,在十九大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就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去往浙江嘉興,回顧黨史,重新闡述“紅船精神”。
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
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
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一條小小的紅船,誕生出一個帶領全國人民共同奮斗的大黨,“紅船精神”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南泥灣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奧運精神等一起,伴隨中國成長的光輝歷程,共同發揚著它們獨有的魅力。這種魅力就是早已植根于中國人民心中的愛國情懷。
愛國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民族靈魂下每一位中國人民精神的寫照,是中華民族屹立不倒奮勇向前的關鍵所在。
我為我是一位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因為我可以深切的,無時不刻的感受到那令人振奮的中華靈魂。
中華魂
在亞歐大陸的東邊,太平洋的西岸,有個古老的文明古國,它歷經5000年滄桑,經歷了分裂與統一,光輝和屈辱,最終跟上了世界前進的步伐,成為對世界有極大貢獻的強國,它就是中國,我親愛的祖國。在這5000年歷史中,中華人民形成了偉大的民族精神——中華魂,我們團結友愛,不屈不撓,譜寫了一張張壯麗的詩篇。
什么是中華魂?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視死如歸,是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之情,更是13億中國人民不屈的吶喊聲。我們中華民族何以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數千年不倒,中國何以在當今世界上崛起,不只因為我們有龐大的人口數量和土地,而因為我們有5000多年的歷史,5000多年從未間斷的文明,還有這5000年間亙古久遠的民族精神——中華魂!
記憶追溯到古代,那時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到了漢朝,有了“絲綢之路”,中國的瓷器,絲綢以及四大發明被傳到外國,為西方國家的文藝復興和大航海時代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可是好景不長,在西方社會發生極大變化時,中國選擇了閉關鎖國,隔絕了自己與外界,導致了中國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西方國家對我國發動了許多戰爭,一個千年古國即將面臨著崩塌。
誰來救救中國?這時,中國人民站了起來,挑起了保護祖國的重任。先先后后的農民起義,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都失敗了。帝國主義的侵略越來越狠毒,戰場上,血流成河。
中國人民永遠忘不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人是怎樣羞辱我們,欺負我們。一個個中國同胞相繼消失,鮮血如噴泉般涌出,而殺死他們的日本人沒有停止罪惡的蔓延,他們猖狂的笑著,紅色的血在刀上閃閃發光……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南京大屠殺,是中國人民都應該銘記的日子。
無論遭受怎樣的磨難,中國人民都不會放棄!我們與敵人作戰,不怕困難,不怕艱險。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在戰爭中犧牲的烈士們,我們會永遠銘記。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在他們的身上體現出一種精神——中華魂!
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在中國人民的艱苦奮斗中,我們打敗了帝國主義。1949年10月1日,是一個偉大的日子,毛澤東主席莊重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雷鳴般的掌聲響起,喜悅的淚水溢滿每個中國人的眼眶。經歷這么多年,中國沒有被打倒,中國也不會被打倒!
此后,中國人民憑借勤勞致富的精神,使中國一點點強大起來。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緊接著,氫彈也成功爆炸,這一切無不在昭示著:中國正在走向繁榮,走向富強!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了每個中國人民的心里。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我國的國際地位也越來越高,從舉辦北京奧運會到舉辦上海世博會,中國人民終于不再是“東亞病夫”!
在近些年的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中,在突如其來的災害面前,中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用不屈的精神、堅強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難,發揮了民族精神,戰勝了一個個天災人禍。
書上說,中國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如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處處體現著民族精神。扶老人過馬路體現了團結,努力工作體現了勤勞,遵紀守法體現了愛國……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是民族的未來,希望的火種早已經埋在我們的心底。讓我們舉起中華魂的火炬,努力學習,挑起復興中國的重擔,盡心盡力報效祖國!為了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為了中華民族的靈魂,讓我們攜手共進吧!
相關文章:
2.2019慶祝建國70周年的主題征文 2019年建國70周年心得感悟
3.2019建國70周年的征文 關于慶祝建國70周年的主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