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勝》讀書筆記范文
《心勝》是金一南將軍首部隨筆集。讀者讀后會寫哪些筆記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心勝》讀書筆記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心勝》讀書筆記范文篇一
最近,讀了軍旅作家金一南所寫《心勝》一書,感受很深。這是一本描述勇氣和必勝信念的書籍,這是一本激勵人心強調精神的書籍。“戰勝對手有兩次,第一次在內心中。”真正的力量,發自內心。“心勝”并非勝利的全部,卻是邁向勝利的第一步。心勝是首先在心中戰勝對手,再在運籌帷幄之間決勝千里之外!而戰勝對手首先要戰勝自己的內心。
今天,不會有多少人去關注共產黨黨史、軍史,建國之初的北韓戰爭若不是課本上介紹了點,也完全不太了解。這些黨史,軍事史,建國史有“成功學”激勵人心嗎?有各類快速致富、職場斗爭技巧、識人術、商業書籍吸引眼球嗎?
讀史不光可以明智,還可以讓你勇敢,讓你充滿信仰,擁有不屈的精神。
《亮劍》中李云龍說:就算是面對天下第一劍客,明知必死,也要敢于亮劍!我們那個時代的領袖,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亮劍精神。最終決定出手,這是新中國成立初始的立國之戰,共和國第一怒!
武器裝備的巨大差異,戰爭在形態上是極不公平的:美國空軍可以隨意轟炸他們看見的任何目標,美國飛行員獰笑著把航空炸彈、凝固汽油彈投到志愿軍行列中,他們可以輕松的觀看自己的戰果,因為初入朝的志愿軍既無飛機亦無足夠的防空武器,情況嚴重到志愿軍總部都被美軍隨意轟炸,毛岸英就是這樣犧牲了。無數的戰士倒在了這樣的轟炸下,他們甚至還沒見過他們的對手!美國讓戰爭延伸到中國的后勤線上,志愿軍汽車兵的死亡率幾乎是最高的,這讓前線將士缺衣少穿,以至于一旦伏擊得手,戰士們沖上去就扒美國士兵的衣服穿取暖。慘烈的長津湖阻擊戰,一個連的戰士待命出擊,在零下40度的低溫下,全連凍死在出發陣地上,一動不動。
從美國軍官的視角:中國軍隊的實力更多表現在排山倒海、堅韌頑強、奮勇沖殺和不懼犧牲的精神方面。他們無法理解,志愿軍戰士為何有那樣視死如歸的精神,黃繼光,邱少云,王成這樣的戰斗英雄比比皆是。不是他們不怕死,是對勝利的渴望。除了勝利一無所求,為了勝利一無所惜!這是軍人追求的榮譽!
志愿軍將士,很多已經是身經百戰,戰術戰役思維世界一流,然而由于武器的代差,他們不得已采用悲愴的人海戰術,一息尚存,沖鋒不止,在你換彈匣的火力間隙,就是我們沖上陣地的時候。我相信很多志愿軍將士也曾仰天長嘆,美國人的火力實在是太強大了,多少優秀的戰士沒有逃過死神之吻,因為火力的強大,志愿軍戰士幾個師的兵力想吃掉美軍一個團都異常困難,后來司令部調整戰術,以“零敲牛皮糖”的方式持續消耗美軍兵力,放棄整師整團吃掉美軍的想法。美國軍人后來承認,如果給志愿軍同樣的武器裝備,以志愿軍如此靈活的戰役戰術思維,那將是對美國士兵屠殺式的戰爭。戰爭沒有如果,這場戰爭是最令我動容的一場戰爭,我理解了什么叫“死磕”!正是這種“死磕”精神,把美國人打回談判桌前,西方人的世界觀永遠只尊重強者,他不是拿不下你,是不會和你和談的。
整個世界沸騰了,他們最不理解的是幾年前,還被日本人打得險些亡國的中國怎么突然強大到和第一軍事強國抗衡了。西方諸國包括日本內心中根本不承認是中國打敗了日本,日本更認為是美國打敗了日本,迫使日本投降,中國只是順帶撿了便宜。中國雖是二戰戰勝國,國際形象還是灰頭土臉、積貧積弱的土包子,用現在的話說是“土鱉”。可這土包子居然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逼上和談桌,并以美國討不到絲毫便宜的方式簽訂停戰協議。
這場立國之戰的勝利,也讓蘇聯刮目相看,無論是朋友還是敵人,都只尊重強者!蘇聯的大量援助幫助中國初步建立了重工業體系。后來,因意識形態的爭執,中蘇交惡,共和國也沒有怕失去這個紅色帝國靠山而膽怯。直到那場震驚中外的珍寶島戰爭,世界都投來驚訝的目光――最大的兩個社會主義國家干上了。也是珍寶鳥一戰,讓蘇聯徹徹底底認識到,當年美國沒有辦法啃下的硬骨頭,蘇聯“老大哥”同樣毫無辦法,試啃了一下,就崩掉了兩顆門牙,再不起這個念頭了。
1962年與印度的戰爭,中國實在不愿與這個同屬第三世界的國家發生戰爭,但利令智昏的印度尼赫魯政府自以為有美蘇的支持,想實現其擴張野心,率先對中國發起了攻擊。這里有一個有趣的橋段:中印戰爭期間,有記者訪問前美國遠東軍司令麥克阿瑟,他說:“誰想跟中國陸軍打仗,一定有病。”是的,在北韓戰爭因敗給中國而被撤職的麥克阿瑟沒有說錯,中國僅以西藏軍區和新疆的邊防軍就將印度打得一潰千里。
2009年的國慶閱兵式上,當三軍儀仗隊以齊步走的淡定從容姿態緩緩映入我們眼簾,一支光鮮亮麗高科技的部隊出現在那里,60年,這支軍隊終于完成華麗的轉身,我們再也不用隔代之差的武器去與強敵作戰,再也不用血肉之軀的沖鋒用生命去換得敵人的火力間隙。我們確實強大了!
這幾年,最高興的應該是軍迷了,簡直應接不暇。殲10戰機出來了,殲20戰機出來了,運20大飛機出來了,預警機出來了,DF21導彈出來了,巨浪2潛射導彈出來了,遼寧號航母出來了,殲15艦載機出來了,052C驅逐艦下餃子一般下水了,更先進的052D大型驅逐艦也整裝待發我們正在迎頭追趕世界軍事科技浪潮!
當我們衣食不愁的時候,我們要依然敢于亮劍,我們必須有就算打掉一切重頭再建的豪邁!今天,南海諸國宵小不時惡心我們;西邊近鄰印度時時不忘中印戰爭的恥辱,更有邊界問題一直糾纏不清,戰爭之聲不絕于耳;東有島的問題尚未解決,結百年之怨的日本更是虎視眈眈;北邊北韓核問題,還有貪婪成性的俄羅斯目前只是因大國利益表面上與中國結為一體,他日翻臉不過是眨眼之間!
以儒家文化為主導思想的中國人,崇尚仁義,然從立國之初直到現在,周邊環境就沒有消停過,共和國的幾次對外戰爭都是無奈之舉。我相信,還有逼我們亮劍的時候,世界奉行叢林法則,你如想對世界宣講“仁義”,那必需先成為世界的老大,讓諸國皆服,他們才會認真聽你講什么。我們走在這條路上,我們經濟上越來越強大,我們的亮劍精神尚武精神卻不如從前,這可以理解,我們好不容易才有三十年從容發展經濟的時間,能夠韜光養晦強大到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上上之策。
如今的中國,很多人看到了社會存在的不好的一面后變得消沉了,要么一味逃避,要么不停的抱怨。可以看到問題卻沒有解決問題的勇氣,如此剩下的就只有絕望了。中華民族發展到今天,我們必須具有與我們往昔奮斗、現實地位和未來目標相適應的精神狀態,當“中國夢,夢之難”的時候,為國家、為民族揚起理想的風帆。經過一代代人的“心勝”,使中國最終成為世界上一個強盛的國家!
《心勝》讀書筆記范文篇二
讀《心勝》,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我軍創造的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能發生的奇跡,就拿飛奪瀘定橋來說,敵人的火力是如此的猛烈,而瀘定橋二十二勇士卻只是"背挎馬刀,腰纏手榴彈",而在這之前他們還晝夜兼程二百四十公里!和平年代的我輩不應該將這些中國革命的開路先鋒忘卻,他們的精神更應該萬古流芳。
也許個人觀點比較悲觀,但我總覺得現在的人們普遍將革命先烈的精神遺忘掉了,或許是不愿意去想起。評優評先進的時候個個都說自己吃苦耐勞,可是真的是這樣嗎?我們遺漏了太多太多寶貴的革命精神了,之所以說事遺漏是因為我們并未忘記。我們這代人尚且如此,那我們的子子孫孫又會怎樣呢?他們會知道什么事長征嗎?我沒有資格去評判太多,因為自己做的亦是不盡人意。
前陣子做展板,搜集抗洪資料,心里不免有些許觸動,也許是正能量帶來的正面影響吧,讓我感到很有底氣,因為有解放軍、武警戰士時刻在保衛我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我們需要正能量的影響。抗洪期間有一位大娘包了包子去送給抗洪的武警的官兵,軍民魚水情又一次溫暖的涌現。
書中說:我們這一代軍人享受著前輩威名的庇蔭,讓下一代軍人也踏上我們的肩膀,是我們的重任。那我們應該做什么,怎么做才能托起下一代軍人呢?人不能活得太安逸,太安逸就容易銷蝕奮斗精神,就容易安于現狀而不思進取。放眼于大學校園,我們所看到的更加貼切,更加真實,學霸固然很多,但更多的是懶惰貪圖享受的為學霸或者是學渣,不知道這樣說是否言辭過激。大多數是都是自掃門前雪,有多少大學生能想到自己可以為所在的班級甚至是宿舍做點事呢?有些人會懷念自己的高中生活,也許他們懷念的是小伙伴兒們的純粹,厭惡了大學的人情冷……大學生是未來的希望,對于具備雙重身份的我們來說更是任重而道遠,做事兒只是一時,而做人確是一世。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修身的重要性,吾輩之青年,正處奮斗之年歲,不應貪圖享受,應努力拼搏,積極進取。
我很喜歡主席的詩詞,無不充滿了大無畏的革命英雄樂觀主義精神,"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年過半百的人有這樣的胸懷與氣場怎能不教人佩服。在實現中國夢的路途上,荊棘坎坷縱然會很多,我們要繼承先輩的樂觀主義精神,向著自己的夢想前進。當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時,中國夢一定實現!
謹以此文激勵自己!
《心勝》讀書筆記范文篇三
經過認真讀了金一南的《心勝》后,書中首次提出“心勝”概念,呼吁“心勝則興,心敗則衰”精神。我認為心勝在部隊就是要堅定信仰,使我們的內心更加強大,精神昂揚,這是目前好多官兵最缺乏的。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往往更看重的是外在的物質條件而忽略了內在的信仰等精神層面的的最求。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事業觀、權力觀、價值觀。
理想信念是鼓舞和激勵人奮勇前行的不竭動力,是確保我們打仗必勝的重要基礎。沒有理想就沒有目標,沒有信念就沒有實現目標的動力。因此,我們要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時刻充滿干好工作的激情和活力。現在的社會是一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各種價值觀紛繁出現的時代,這樣那樣的誘惑不斷的向我們“招手”,越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中,我們越要經得住誘惑。不斷加強學習,注重自我修養。要始終不驕不躁、謙虛謹慎、保持一顆平常心和進取心。要扎實工作,淡泊名利,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升遷,以豁達的胸懷處理得失,以奉獻的精神服務官兵。作為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的軍隊,是執行黨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始終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旗幟為旗幟的。就像書中關于援朝所寫“那些在冰天雪地的北韓戰場連一把炒面一把雪都吃不上依然沖鋒不止的戰士,那些在零下40℃嚴寒中單衣單褲作戰凍死在長津湖畔的英雄,以他們驚人的犧牲為我們這些后來者贏得了今日地位。我們應該驕傲。我們也應該慚愧。我們千萬不能吃盡這一老本。我們也應該為明天的中國軍人留下點什么。”
二、立足本職崗位,在平凡的工作中實現理想和價值。
理想和信念不是一句空話,因此,作為領導干部既要胸懷大志,更要立足現實,要著眼本職崗位,扎扎實實地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愛崗敬業,用心鉆研;要干一行,愛一行,通一行,精益求精,不斷發展;要充分發揮崗位職責,埋頭苦干,積極奉獻。切實增強危機意識,積極、自覺、主動地開展工作,在學習中進步,在實踐中提高,形成“人人愛學習、個個長能力”的濃厚氛圍。正如書中關于中日甲午戰爭描述清朝軍隊“自從戰爭與人類社會相伴以來,還沒有哪一種力量像海軍這樣,尤其檢驗一支軍隊的整體實力;也沒有哪一種兵器像軍艦這樣,每一個戰斗動作的質量都是全體成員戰斗動作質量的總和。戰場決定勝利,戰場卻不能孕育勝利。勝利只能孕育在充滿單調乏味訓練的承平。弄虛作假可以欺騙很多人,卻無法欺騙敵人。”
三、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作為領導干部具有文化水平高,接受新鮮事物快的自身優勢。但當前社會是個大發展、大變革、知識快速更新的社會,軍隊裝備快速更新,新技術日新月異,新事物不斷涌現,新問題層出不窮。因此,作為領導干部,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自己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不斷充實完善個人知識結構;要加強對業務知識的學習。除了學習業務知識,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只有每個人的能力上去后,整體的能力素質才能提高,才能在未來戰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四、勇于擔當,在攻堅克難中砥礪品質、錘煉作風。
作為領導干部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體力,但在現實工作中,也存在個別領導工作上拈輕怕重,個人得失上斤斤計較,遇有棘手問題或出現失誤時,慣于推脫和撇清自己的現象。作為領導干部應勇于擔當,在艱苦和復雜環境中砥礪品質、錘煉作風。要不怕苦累,不推不拖,積極干、主動干,敢于負責,不怕挫折,不怕承擔責任。要不斷培養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工作中不患得患失,要事事沖在前面、干在前面,有功多讓,有過不推,處處發揮模范作用,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過硬的能力素質樹立自我形象,贏得官兵認可。只有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才能形成良好的風氣,以自身清風正氣帶動部隊的整體正氣,嚴格落實提出的“十項規定”。
書中有許多發人深省的話,這些必須經常翻閱,直至記在心中。“作為軍人,更應記住那銹鐵一樣斑駁的事實:吉野未被撞沉,致遠號卻被一枚魚雷擊沉。”
“不知道有多少教訓、創痛和遺憾隨同那支艦隊沉入海底。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反復打撈搜尋,一百多年過去了。以一個多世紀的光陰來思索,時間不能算短。上個世紀末風云變幻,這個世紀末依然風云變幻。今天追憶甲午,我們并非僅為朝煙波浩渺的黃海投下幾枚孤寂的花圈,而是要通過那個空前慘痛的教訓,再次體味中國軍人承擔的民族責任和歷史責任。”
“記住那些日子,就是記住我們神圣的使命:保衛祖國安全,捍衛民族尊嚴。中華民族關鍵性歷史進程中,要心勝!心勝,則強國、強軍、強人心!”
當我們衣著光鮮的時候,我們要依然敢于亮劍,我們必須有就算打掉一切重頭再建的豪邁!今天,南海諸國宵小不時惡心我們;西邊近鄰印度時時不忘中印戰爭的恥辱,更有邊界問題一直糾纏不清,戰爭之聲不絕于耳;東有島的問題尚未解決,結百年之怨的日本更是虎視眈眈;北邊北韓核問題,還有貪婪成性的俄羅斯目前只是因大國利益表面上與中國結為一體,他日翻臉不過是眨眼之間!
無論我們身處何時何地,所遇何事,都要記得我們的先輩曾經這樣無畏:在冰天雪地,面對無情猛烈的炮火,前仆后繼,英勇無畏的沖鋒著。那是我們的精神與力量源泉,怎可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