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座談會心得優秀范文
脫貧攻堅座談會心得_脫貧攻堅座談會心得作文范文大全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就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作出重大部署,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確保取得最后勝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脫貧攻堅座談會心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脫貧攻堅座談會心得1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就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作出重大部署,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確保取得最后勝利。
“量變”到“質變”是一個恒定的規律。在脫貧攻堅中也是如此,要想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就離不開高標準、嚴要求把控攻堅中的脫貧“量”,包括“存量”“增量”“變量”,必須靶心不變,精準施力,下足“繡花功”,才能奪取“全勝利”。
鞏固脫貧成效,穩固脫貧“存量”。經過前期的艱辛努力,脫貧攻堅取得了一定成效,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在脫貧攻堅最后的沖刺階段,前期的成效就是決勝的最大底氣。因此,一定要把鞏固脫貧成效,穩住已脫貧量,是取得脫貧攻堅全勝利的重要要求。要繼續加大就業扶貧力度,抓好就業扶貧各項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鼓勵復工復產企業根據崗位要求,優先招用貧困群眾,全力穩崗拓崗;要繼續加大產業扶貧力度,因地制宜,依托自然資源、電商資源、文化資源,曾強本土產業特色性,發揮“培育一批主體、帶動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經濟”的產業效應;要繼續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力度,加快解決移民搬遷群體的產業、就業和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啃下“硬骨頭”,攻克脫貧“增量”。攻堅脫貧面臨的巨大任務很挑戰,關鍵就在于要攻破深度貧困地區堡壘。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的地區是必須要啃下的“硬骨頭”,是贏得脫貧攻堅全勝利的關鍵任務。即使疫情期間,脫貧攻堅的難度加大,依然要毫不松懈“兩手抓”“兩手硬”。要落實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策略,推動低風險地區的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盡快復工復產,降低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要繼續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落實脫貧攻堅方案,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狠抓政策落實;要對52個未摘帽貧困縣和1113個貧困村實施掛牌督戰;要聚焦特殊困難群眾,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用政策為貧困群眾兜底;要精準盯防重點鄉村、重點人員、重點項目,千方百計補短板、強弱項、抓整改,攻克“增量”。
建立預警機制,警惕脫貧“變量”。脫貧攻堅會出現各種返貧情況,或是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的“后遺癥”,或是因病返貧、因意外返貧等。為了確保攻堅脫貧全勝利,對這些脫貧“變量”也要高度警惕,堅決“清死角”“不漏一戶、不漏一人”。要嚴把“退出關”,通過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察監督協調聯動,進行全面、認真、細致的檢驗,確保脫真貧、真脫貧;要建立返貧預警機制,做好返貧人口風險評估和動態監測,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早幫扶。特別是對退出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扶上馬送一程,助力其走得更好、走得更穩。
打好“組合拳”對脫貧攻堅各種“量”嚴格把控、精準施策,一定能夠提高脫貧質量,確保實現“高質量”全脫貧。
脫貧攻堅座談會心得2
3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
“必須如期實現”,這簡單的六個字,浸透著黨和政府多年來為脫貧而付出的千倍努力和萬分艱辛,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對中華民族、對全人類都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一、授之與魚,凝民心齊力脫貧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接近完成,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貧困群眾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貧困群眾“兩不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三保障”突出問題總體解決。貧困地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群眾出行難、用電難、上學難、看病難、通信難等長期沒有解決的老大難問題普遍解決,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了保障。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明顯加快,基本公共服務日益完善,貧困治理能力明顯提升,基層組織得到加強,基層干部本領明顯提高。要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狠抓政策落實,攻堅克難完成任務。要多措并舉鞏固成果,加大就業扶貧力度,加大產業扶貧力度,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力度,確保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
二、授之與漁,激內力共同富裕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打贏的,我們必須堅持黨的正確領導,必須高度重視面臨的困難挑戰。剩余脫貧攻堅任務艱巨,新冠疫情帶來新的挑戰,鞏固脫貧成果難度很大,要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發展的內生動力,建立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體制機制。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促進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我們在脫貧攻堅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倒排工期、強力推進,層層壓實責任,級級傳導壓力,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完成總書記提出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必須如期實現”的鄭重承諾。
脫貧攻堅座談會心得3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對深度貧困地區,今年各地都派了“督戰員”。汪洋同志到國務院扶貧辦調研強調,掛牌督戰是為了“戰”,如果層層“督”而不是層層“戰”,就會成為新的形式主義。脫貧攻堅越是到了緊要關頭,越要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戰就要“輕裝上陣”,杜絕“層層加碼”?!岸綉稹笔呛檬?,能夠幫助基層把方向、謀全局。上面千條線,下面一顆針?;鶎邮锹鋵嵣霞墰Q策部署的主戰場,面臨抓改革謀發展保穩定的復雜任務。如果上級在“督”的工作上再層層加碼,勢必成為影響“戰”的突出問題。從而導致基層干部分身乏術,跑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嚴重影響基層干部出實策、干實事、求實效的積極性、主動性,甚至會嚴重影響基層干群關系、動搖黨的執政根基。因此,“督戰員”要把“指揮權”交給“一線干部”,杜絕“層層加碼”,好讓他們輕裝上陣。
戰就要“齊心協力”,杜絕“袖手旁觀”。有的黨員干部凡事“揣著手重在參與”,事事都露面、事事不出力。對“督”戰的黨員領導干部,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不從基層實際出發,高高在上、指手畫腳,給基層“添亂”。因此,“督戰”的黨員領導干部既要把自己當成“督戰員”,又要把自己當成“戰斗員”,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基層實際情況、了解群眾急難愁盼,要和基層干部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戰就要“真刀真槍”,杜絕“弄虛作假”。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村,加班整理的脫貧攻堅資料盒按順序擺滿了會議桌,一卷卷資料盒的標簽依次排開,形成了一副“山河萬里圖”。可想而知,這個村的駐村工作隊在資料整理上下了多大功夫。可從另一個層面來看,這不也是一種形式主義嗎?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有其流行性。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我想,有這加班制作“山河萬里圖”的功夫,還不如騰出手來多給老百姓干一件實事呢!
“風成于上,俗化于下?!被鶎油就春扌问街髁x官僚主義,但常常又不得已而為之。“督戰”的“指揮官”們,一定要從自身做起,給基層樹立鮮明導向,形成一級帶一級、一級做給一級看的良好氛圍,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合力。
脫貧攻堅座談會心得4
今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最后一年,突遇疫情,形勢嚴峻。總書記在6日召開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凝聚共識、鼓舞人心,增強了我們攻克最后貧困堡壘的信心和決心。我們堅信只要各項工作落實到位,一鼓作氣,盡銳出戰,就一定能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回首2019年,我們取得的脫貧成績令全世界矚目和贊嘆,這源于人民群眾的辛勤奮斗,源于黨員干部的不懈努力,源于黨中央的持續關懷。展望2020年,我們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剩下的硬骨頭要敢啃,剩下的硬釘子要敢拔,還沒脫貧的要攻堅克難努力解決,脫了貧的要鞏固脫貧成果,確保脫貧不返貧。在疫情的影響下,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的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如何保證高質量完成,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檢驗,是我們必須答好的人民考卷。
實現今年脫貧攻堅目標,最緊迫的是通過建立機制、擴充渠道等方式,促進貧困人員實現持續增收、穩定增收。因此,要正確認識疫情防控形勢出現的重大積極變化,堅持科學防控、精準施策,把防控工作重點放在防止新的外來病源輸入上,全面推動扶貧產業復工復產,著力幫助農民工返崗就業,著力打通農副產品物流運輸堵點,加大對種、養、加企業的扶持力度。同時,用好扶貧小額信貸,搞清貧困群眾生產資料需求,做好扶貧產品的認定,推動貧困群眾發展生產,穩定生產收入,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脫貧的影響,確保如期完成今年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堅決奪取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雙勝利。
疫情一旦蔓延,后果不堪設想,奮斗數年的脫貧攻堅成果就可能毀于一旦。各級各地要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旺盛的干勁、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團結的精神,啃下最后的硬骨頭。要持續加強防止返貧監測和動態幫扶,及時發現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及時跟進幫扶措施,不斷提升脫貧攻堅的質量和成色。通過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把受疫情影響的時間搶回來,在教育、醫療、住房和飲水等短板弱項上沖刺清零,盡最大努力堅決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向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貧困人口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環節,更應該積極制定政策,幫助其度過這段特殊時期。勝利就在眼前,我們要頂住最后的關鍵時刻持續精準發力,全面排查解決影響脫貧攻堅質量和成色的短板弱項,加大轉移就業、發展產業力度,持續提升已脫貧退出村基礎設施水平、公共服務能力,確保已脫貧人口一個不返貧,非貧困人口一個不致貧,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掉隊,努力創造經得起檢驗的脫貧成果。
脫貧攻堅座談會心得5
他就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時強調,對52個未摘帽貧困縣和1113個貧困村實施掛牌督戰,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要較真碰硬“督”,各省區市要凝心聚力“戰”,啃下最后的硬骨頭。
農村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更是疫情防控必須守住的“最后一公里”。持續一個多月的艱苦戰“疫”,脫貧攻堅在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響,我們要清醒認識到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等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贏戰“主戰場”,要以更大決心、更大力度、更強保障,努力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越是艱難越向前,慎終如始、久久為功,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嚴”字當頭,瞄準“特殊”掛牌督戰。“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一直是脫貧“殲滅戰”的重點區域,受自然條件弱、經濟基礎差、貧困程度深、致貧原因復雜等因素影響,這些“特殊”區域、“特殊”人群需要以更嚴的標準、措施、監督,把“短板”“弱項”補得再扎實些。要高度關注因疫致貧返貧的“共性”問題,以目標、問題、結果為導向去分解任務、明確責任,解決“老大難”和“掃尾”問題,對重點難點要掛牌督查督辦,倒排工期、層層壓實,以“督”促落實、以“戰”求突破。非常時期要有非常之舉。精準扶貧“進度條”已完成99%,剩下的1%“摘帽”要以“全局”意識去謀“一域”,站穩“最前沿”穩固“產業鏈”,嚴把“退出關”打通“主渠道”,做到“督”必“定性、定量”,“戰”必“定崗、定人”,全面動員、全面部署提升農村綜合生產能力。
“準”字為重,筑牢屏障“標本”兼治。疫情防控在依法、科學、有序的道路上前行,促使我們在全面準確貫徹黨和國家的政策理論上不偏離、不缺項。法治為“本”,同樣在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的脫貧攻堅制度體系的幾年中發揮顯著優勢。要充分動員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使建章立制更為精準有效,更能激發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要找準治理責任主體,充分發揮村民自治委員會這個基層“堡壘”,發揮大政方針、責任制、村規、民約等“一盤棋”矩陣效應,在攻堅拔寨期健全自治、法治、德治“聯動”體系。同時,要保障“實績惠民”運行規范,落實落細關乎民生福祉的“份內事”,同步鄉村振興、掃黑除惡、秸稈禁燒、脫貧攻堅等中心任務,避免“景觀亮化”的“政績工程”“面子工程”。無論是“雙包”扶貧責任制還是“雙組長”防控責任制,都要按照“四個不摘”要求,找準示范引領,精準對接脫貧攻堅目標不動搖,有力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春耕備耕、產業發展。
“實”字打底,緊繃“三弦”乘勢借力。脫貧攻堅戰全國共派出25.5萬個駐村工作隊、290多萬名干部擔任第一書記或駐村干部,疫情來臨時,他們迅速變換角色,拉起防“疫”隊、戰“疫”隊,這和扶貧“戰斗”精神和經驗是分不開的。廣大基層干部要在“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轉奮戰第一線時,還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就必須“東風”憑借攻堅之“力”,緊繃政治、紀律、安全“三弦”,保證“兩手都要贏”。要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脫貧、防控的強大優勢,鍛造統籌與兼顧能力,在大戰大考上果斷“試金”“淬煉”,思想看齊、行動緊跟。打鐵還需自身硬,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下足“繡花功”,靠的是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在“疫”線礪尖兵,牢牢掌握主動權,對防范化解各種風險做足成熟的思想、輿論、戰斗準備,清醒認識到居安思危、“?!薄皺C”共存,科學研判、未雨綢繆,凝心聚力筑牢防范線、安全線。
脫貧攻堅座談會心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