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勛章鐘南山抗擊疫情的事跡
2003年,疫情來勢洶洶,廣州好幾家專門接納“非典”病人的醫院已經不堪重負。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共和國勛章鐘南山抗擊疫情的事跡,感謝您的每一次閱讀。
共和國勛章鐘南山抗擊疫情的事跡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我們從2018年12月19日起開設專欄,刊登部分受表彰人員的先進事跡,用鮮活的事例講好改革開放故事,講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充分展現改革開放40年來的偉大成就,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引導全社會致敬先鋒,見賢思齊,在新時代新起點上,匯聚改革開放再出發的磅礴偉力,堅定不移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這里是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的工作地。17年前,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席卷全球,這里曾是戰場的前沿陣地。時年67歲的鐘南山,就是一名牢牢堅守的戰士。
2003年,疫情來勢洶洶,廣州好幾家專門接納“非典”病人的醫院已經不堪重負。
這時,鐘南山帶著他的呼研所站了出來。“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里來!”在他的指揮下,呼研所率先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治“非典”的方案。這一經驗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對全世界抗擊“非典”有指導意義,后來成為通用的救治方案,鐘南山也成為“抗擊非典的功臣”。
“非典”過后,鐘南山依舊致力于呼吸系統疾病領域。他主動承擔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代言人的角色,向公眾普及衛生知識,推動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
“呼吸系統疾病是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需要應對的最主要疾病。目前我國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果,建立了全國廣泛的監測體系。”鐘南山說,“非典”之后,全國陸續設立了幾百個疾病監測點,能夠及時監測到公共衛生事件的實況,對于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水平也在不斷提升。
此后的H1N1、H7N9等疾病,醫護人員和防疫機構都能夠快速找到病原并進行防控。2015年,廣東省僅用兩個多小時就將首例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輸入病例追蹤到位。
“院士門診”“院士查房”、做科研、帶學生,這位精神煥發、步伐矯健的八旬院士,至今仍在看病出診一線工作。
“接下來我還有兩個愿望,一個是希望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像高血壓和糖尿病一樣可以早發現、早治療,另一個是希望自己和其他科學家一起研制了26年的抗癌藥可以早日推出。”鐘南山說。
鐘南山的學術風格
看病“三個一樣”對個別醫生索取紅包禮物的行為,鐘南山深惡痛絕,“醫生的天職就是救死扶傷,不能有任何折扣,你選擇了這個職業,就必須具備這個品德。”在鐘南山身邊工作的人員都知道他有一句名言:看病只看病情,不看背景。他還有著名的“三個一樣”———高干、平民,有錢、無錢,城市、農村,一樣的熱情耐心,一樣的無微不至,一樣的負責到底。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現在,“三個一樣”成了所內醫務人員的共同追求。
鐘南山人物簡介
科學不能明哲保身
鐘南山是一個求實嚴謹的科學工作者。早在留學英國的時候,他決定開展關于吸煙與健康問題的研究。為了取得可靠的資料,他讓皇家醫院的同事向他體內輸入一氧化碳,同時不斷抽血檢驗。當一氧化碳濃度在血液中達到15%時,同行們都不約而同地叫嚷:“太危險了,趕快停止!”但他認為這樣還達不到實驗設計要求,咬牙堅持到血紅蛋白中的一氧化碳濃度達到22%才停止。實驗最終取得了滿意效果,但鐘南山卻幾乎暈倒。要知道,這相當于正常人連續吸60多支香煙,還要加上抽800cc的鮮血。
在2003年抗擊SARS戰斗中鐘南山更是這樣。他堅持實事求是,不畏權威,勇敢地對“衣原體之說”提出質疑,促成廣東省決策層堅持和加強了原來的防治措施,這也是廣東省取得SARS患者病死率最低、治愈率最高的很重要的原因。充分表現出了一個科學家應有的良知和勇氣。
人要活在理想中
鐘南山很喜歡中學老師的一句教導:“人不只生活在現實中,還應生活在理想中。”他經常跟身邊的人強調,一個人的理想信念最重要,它是精神的靈魂和支柱[lizhigushi.com]。
鐘南山的學術成就
從醫以來,鐘南山先后取得了國家、省市各級科研成果20多項,其中國家級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部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項,三等獎一項,在國內外醫學雜志發表論文70多篇。他是近十幾年來推動中國呼吸疾病科研和臨床事業走向世界前列的杰出領頭人之一。他和他的同行們在這個專業的突出貢獻,奠定了中國呼吸疾病某些項目的研究水平在亞太地區的領先地位。用“著述等身”、“聲名顯赫”來形容鐘南山的成就一點也不為過。
鐘南山主持過多項國家自然基金課題、國家攻關課題、衛生部及省科委重點課題,有13項成果獲得了衛生部、國家教委、廣東省科委及廣州市科委的獎勵。其中,制作的GD微型最高呼氣流速儀獲1980年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轉基因因子研究》獲1982年廣州市科技成果一等獎;《哮喘及氣道高反應性》獲1994年衛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他從自己獲得的廣州市科技進步金鼎獎的獎金中拿出一半(5萬元),用來獎勵在科研中取得成績的年輕人。
他保持著對事業的追求,在科學的殿堂堅持創新、永不停步。這種性格也深深地感染了他周圍的人,熏陶出了一個勇于奉獻、蓬勃向上的群體,使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成為了國內矚目的學術陣地———國家重點學科、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國家臨床藥理基地、博士學位授予點。
共和國勛章鐘南山抗擊疫情的事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