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中國戰疫錄》觀后感心得4篇精選_看中國戰疫路有感
紀錄片《中國戰疫錄》觀后感心得4篇精選_看中國戰疫路有感
全景紀錄片《中國戰疫錄》系統梳理中國戰疫進程,全景展現疫病突襲狀況下的中國作為,分別為《疫病突襲》、《全民戰疫》、《中國速度》、《醫者大愛》和《四海同心》。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中國戰疫錄》的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中國戰疫錄》觀后感心得【篇1】
20__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席卷武漢,這種新型冠狀病毒迅速向全國各地快速蔓延。疫情發生后,武漢也迅速被封了城,各地區的人民也都陷入了恐慌之中,紛紛緊關自家大門。
但白衣天使們此刻并沒有停止戰斗,他們奔向疫情的最前線,穿上了防護服,戴上了口罩,沒日沒夜的與病毒賽跑著,在死神手里搶人;他們冒著被感染的危險,不分晝夜,細心照顧著每一位病毒患者;他們由于長時間穿著防護衣,臉上留下了許多勒痕。但是他們并沒有抱怨,沒有放棄,他們依舊在與病魔較量!
在這次疫情中,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英雄。他就是鐘南山!84歲的他,在疫情爆發的第一刻,他首先告誡人們不要去武漢。自己卻帶領一大批醫療人員,連夜乘高鐵奔赴武漢,與一線工作人員并肩作戰。不顧自己的高齡危險,依舊為國著想!
在這樣國家危難的時刻,有這么多挺身而出的英雄,也是讓我們這些平民安心不已。但仍有一些奸商發國難財,利用此次疫情抬高物價。你放心,中國已經強大起來了,不會任由你們這些黑心商家肆意亂為的!還有的人胡亂造謠,你的良心難道不會痛嗎?
雖然我們沒有辦法與一線人員并肩作戰,但我們可以做一些小事,不給國家添麻煩。比如,不造謠,不傳4謠。出門之前戴口罩。講究衛生,勤洗手。多運動,多鍛煉,將來為國做貢獻。
因為病毒學生們也延遲了開學,在家上起了網課。可有些同學,上課偏偏不認真聽。你有沒有想過,在我們安心地上著網課時,外面仍有很多人還在為我們奮斗,那些白衣天使們依然堅守在前線,他們冒著生命的危險,為全中國人民奮斗。如此一想,我們是不是需要更加努力的學習呢!
所以作為學生我們也不能落下,我們更應該在現在好好學習,奮發向上,在未來祖國有困難的時候,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國戰疫錄》觀后感心得【篇2】
待凜冬離去,雪融草青,相信一定有新的相逢將溫暖延續。——題記
20__年的春節是一個特殊的春節,在這個本應熱熱鬧鬧的日子,在此時此刻,卻顯得十分冷清。而這一切都因為一次病毒的爆發。在這個國難當頭的時候,一位84歲的老人,趕往了疫情爆發地武漢。
18日傍晚,鐘南山從廣州匆匆踏上前往武漢的高鐵。這個情景,是多么的熟悉。17年前奮戰在抗擊非典第一線,如今已經高齡,但卻毅然再戰防疫最前線。一路奔波不知疲倦,到了醫院也是立刻著手開始救治工作,滿腔的責任只為國家為人民,實實在在令人肅然起敬!
請戰書上一個個鮮紅指印的背后,是一顆顆赤忱奉獻的醫者之心。無數醫者組成一支醫療隊,從全國各地奔赴武漢,支援武漢,成為最美逆行者。他們無懼無畏,在除夕夜,家家團圓,他們卻在病房里同死神做著斗爭,日夜不休,像是不知道疲憊似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支撐著,那就是將病人從死神手中搶回來!
與此同時,口罩緊缺。工人們全都再次上崗,為口罩的供應忙得不可開交。武漢先后開建火神山、雷神山兩所醫院,數千名工人夜以繼日,在工地上吃盒飯,還要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寒風刺骨,他們卻從未喊過一聲苦!
此次疫情發生后,全國公安民警又一次義無反顧選擇逆行。與全國醫護人員并肩戰斗,抗擊疫情。交警們在各個地方開展工作,嚴格檢查來往的車輛,有多少個交警大年三十不能回家吃年夜飯?有多少個交警大年初一第一聲拜年獻給公路?有多少個交警為了陌生人的安全放棄小家的團圓?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短短11天,已有8名警察前后犧牲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們是勇敢的!是善良的!是值得令人敬畏的!
有人趁火打劫,有人雪中送炭。無數逆行者不顧自身安危,為疫情做出重大貢獻。他們無私無畏,稱得上是真正的勇士。致敬!所有堅持為疫情奮斗的逆行者!你們是最美逆行者!
惟愿付出得到回報,至此國泰民安。武漢加油,中國加油!致敬,逆行者。
《中國戰疫錄》觀后感心得【篇3】
庚子鼠年,如期而至。然神州大地之上不見火樹銀花,卻聞“戰鼓”陣陣。新冠病毒橫掃九州,來勢洶洶,一時之間人人自危。但,“最美逆行者”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防疫長城”,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援鄂醫療隊傾情演繹“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雷神山火神山十日竣工、中國速度讓世界為之嘆服……
何為中國速度?這很難回答,但我想,只要經歷過這次的疫情,你的心里就會有答案。
時間回到1月18日,此時“新型冠狀病毒”已在武漢市小范圍爆發了。就在這個時候,我們的院士——鐘南山先生拖著年邁、疲憊的身軀,快馬加鞭地趕到了第一戰場——武漢。他到達了武漢后,不久便宣布了此次的病毒具有“人傳人”的特點。他的速度之快,讓人贊嘆不已。
時間來到1月23日,此時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的人已快達到上千人,事態已經稍微有點無法控制。此時,武漢市長迫于壓力將整個武漢城封住了。要知道,武漢可是有“九省通衢”,且是湖北省的省會,封住了,無疑是對經濟上的一次承重打擊。可是武漢市長還是頂下了壓力,宣布了封城。決策之快,真是讓人嘖嘖稱贊。
1月23日和1月25日,隨著感染人數越來越多,兩座偉大的雄偉的“高山”——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正從武漢城拔地而起,它們是最能凸顯“中國速度”的建筑,沒有之一。為什么這么說?先講火神山醫院,這座醫院總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床位有1000個,不僅如此,這座醫院從開始建造到交付只用了短短十天時間。十天,我也許連一本書都看不完,但政府卻能將一座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的醫院建好,這是多么高效啊!再講雷神山醫院,它的面積與床位都比火神山醫院要大、多。它總共建造了12天,于2月6日建成。這是多么得快速啊!
在火神山醫院的建造期間,官方全程開放直播,所以我有幸目睹了這一史詩型建筑的誕生:工人叔叔們戴著口罩,人數眾多,猶如一只只辛勤的螞蟻,密密麻麻的。但最神奇的,雖然工人叔叔們很多,但干起來活來,卻絲毫不會讓人感到雜亂無章,相反,他們干活是井然有序的。不僅如此,工地上沒有一個人在懈怠,都在辛勤地勞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段拍工地萬人食堂的視頻:每個人都在埋頭吃飯,這里沒有椅子,工人們吃飯速度很快,只為去換下一批人來吃飯并讓自己早點去干活。這里沒有人說話,不知是為了病毒傳染率還是為了讓自己吃飯吃得快,食堂的寂靜甚至可以用鴉雀無聲來形容。這種.種行為,都是為了加快建造速度。這是多么得勤勞且高效啊!
疫情期間。許多醫生都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第一戰場”——武漢;各大企業都已最快的速度向武漢捐贈物資;我們普通人則已最快的速度開始居家“隔離”,不出門……
現在,我再問:什么是中國速度?是院士極速趕往“第一戰場”?是市長極速封城?是兩座醫院極速建好?是工人們極速地建造?是各行人士極速地支援?這些都是。這些人都是中國人,所以我覺得中國速度就是——中國人團結一心時的速度!這種速度很快、很強,可以克服一切困難。此乃中國速度!
這次“冠世‘疫’戰”的勝利者必將是我們所有中國人。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中國戰疫錄》觀后感心得【篇4】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箵粢咔榫褪且粓鳇h性大考,考驗的不僅是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更是考驗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全體黨員沖鋒在前,迎難而上,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錚錚誓言,讓莊嚴的黨徽在校園防疫戰斗中熠熠閃光。
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疫情“大考”中,黨員干部作為“考生”之一,必須身先士卒、挺身而出,示范將疫情防控斗爭的各項部署落細落實落到位。要勇于沖鋒,把疫情防控作為初心使命的重要檢驗,變“給我上”為“跟我上”,帶頭簽“請戰書”,率先領“責任狀”,在高質量推進業務工作的基礎上,主動回社區“報到”,積極到下沉點“打卡”,進一步在疫情防控戰斗中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善于沖鋒,充分發揮組工干部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優勢,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宣傳好、運用好科學技術這一“最有力武器”,不斷防控工作面臨的新困境、新難題,切實把黨的強大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工作優勢。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疫路上的仁愛之心無窮盡,雖然病毒為禍人間,但是我們并不感到無助和寒冷。黨員干部要當好人民群眾的知心人,到社區下沉一線,真正了解群眾所思所想,宅家已久難免會浮躁,黨員干部要積極安撫群眾,與群眾交心、談心,多聽聽群眾的吐槽,多看看他們的米袋子、菜籃子,多做雪中送炭的暖心事,多下啃“硬骨頭”的硬功夫,視群眾為家人,視民生為家事,發揮好腳力、眼力和口力,真真正正做到人民群眾滿意的勤務員。
來勢兇猛的疫情動搖不了我們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必勝之心,更阻擋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鏗鏘步伐,只要我們永葆必勝之心、責任之心、仁愛之心、謹慎之心,發起決戰沖鋒號角,一定能奪取這場戰“疫”的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