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抗擊疫情的心得體會最新范文5篇
2020抗擊疫情的心得體會最新范文5篇
科學是戰勝疫病的決定性力量。只要高揚科學精神,客觀地認識疫情、科學地防治疫情,我們就一定能奪取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后勝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疫情的心得體會_抗擊疫情心得體會大全,希望能幫到大家!
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心得體會【1】
在疫情防控的戰場上,有很多沖鋒在前的身影:山東青島84歲高齡的楊立梓老人主動申請,在社區摸排情況、發放宣傳材料;家在陜西城固的軍人何玉樸,因為肩負防疫任務主動取消了原定大年初六舉行的婚禮;來自空軍軍醫大學的王新、仲月霞夫婦,顧不上照顧家中老人,同時遞交請戰書前往武漢……面對疫情,他們舍小家為大家、負責任敢擔當。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落實工作抓實抓細”。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不是抽象的概念、空洞的口號,而必須體現在實實在在的行動中。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正是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展現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廣大黨員干部要體現宗旨意識和為民情懷,就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就要在群眾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英勇奮斗、扎實工作,就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現在正值春運返城潮,各地也開始陸續復工,疫情可能隨著人員流動而突破地域限制、產生擴散風險。正因此,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就要堅持全國一盤棋,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做到令行禁止。疫情發生后,從紛紛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到陸續成立各級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再到集中支援武漢,可以說各級黨委和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發揮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筑牢了防控疫情的全國防線。接下來,各級黨委和政府應該繼續增強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把落實工作抓實抓細。
在湖北一些地方,疫情有進一步向縣域和農村蔓延的勢頭。這就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全面動員起來,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做到哪里任務險重哪里就有黨組織堅強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黨員當先鋒作表率。在河南信陽,駐村第一書記自愿放棄休假,義無反顧奔赴農村一線,構筑起群防群治的牢固堡壘;在浙江溫州,“臨時黨支部”“黨員突擊隊”和“黨員志愿服務隊”迅速行動起來……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動員能力,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凝聚起眾志成城的強大力量,就能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從1998年抗擊洪水,到2003年抗擊非典,再到2008年抗震救災,每一次應對重大風險挑戰,都讓干部隊伍獲得鍛煉提升。風險挑戰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斗爭意識、斗爭精神、斗爭魄力。和平年代或許沒有硝煙,但同樣有考驗、有戰場。疫情蔓延,正是共產黨員接受考驗的時候。保持共產黨人敢于斗爭的自覺和膽魄,拿出直面風險挑戰的勇氣,激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豪氣,具備啃硬骨頭、挑重擔的擔當,我們就能構筑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鋼鐵長城。
“看到身邊的黨員率先垂范,我備受感動和鼓舞”“如果能在這個時候入黨,我感到無比光榮”……在疫情防控中,不少一線工作者申請入黨,以莊嚴的志向錨定人生新航程。入黨是一份光榮,更是一份責任。每一個黨員干部勇擔重任,把初心使命寫在抗疫一線,我們必將贏得最終勝利。
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心得體會【2】
新冠疫情發生后,人民軍隊沖鋒在前,勇當疫情防控的先鋒隊,為抗疫一線注入強大力量。
聞令而動,勇挑重擔。解放軍派出醫療隊馳援武漢,抽組醫護人員承擔救治任務。病房就是戰場,軍人與醫務工作者的雙重身份,讓他們的信念無比堅定,讓他們的行動果敢有力。
軍地協同,共克時艱。出動軍用卡車和大型運輸機運送物資、擔負武漢市生活物資的網點運輸保障、統籌地方和軍隊資源……軍地心連心,凝聚起阻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最可愛的人;哪里有人民子弟兵,哪里就有勝利和希望!
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心得體會【3】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共渡難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他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在嚴峻的疫情來臨之際,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為了人民利益,已經有超過11000多人從祖國的四面八方馳援湖北、馳援武漢,其中有3000多名醫護人員都是重癥專業的醫生和護士,全國的、水平的重癥救治的專家團隊,及時抵達武漢,不舍晝夜地指導、會診、巡診。
為了人民利益,人民解放軍從五大戰區馳援疫區。解放軍支援湖北醫療隊抵達后,第一時間批量接收患者、勇闖隔離病區、診治危重病人……這些勇士主動請戰、挺身而出、沖鋒在前,與疫情展開激烈博弈,勾勒出軍隊醫務工作者“最美的樣子”。
為了人民利益,廣大科研人員奮戰在科研第一線。疫情暴發以來,從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到研發型企業,中國科技界紛紛行動,出資、出力、出智,吹響了疫情阻擊戰的沖鋒號,為的就是加快科學研究和最急需醫療產品的開發,限度減小疫情的影響。
為了人民利益,廣大工程建設者舍棄小家、舍棄休假,奮戰在建設第一線。在他們不舍晝夜的努力之下,“火神山”“雷神山”兩座現代化醫院以“中國速度”相繼拔地而起;武漢會展中心、體育場館改造成“方艙醫院”,新增萬余張接診床位集中收治確診輕癥病人……
抗疫走向大決戰,我們有警覺的瞭望者,有英勇的狙擊手,有浩蕩而辛勞的社區工作者、后勤保障大軍,有14億默默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國人,讓病毒走開,讓健康歸來。如同上海醫生張文宏所說,每一個悶在家里的市民,都是戰士,用兩個星期,悶死新冠病毒!
疫情洶涌,讓中國安靜,也讓中國沉思。我們在凝聚力量,我們也在凝聚信心。義無反顧,萬眾一心,與新冠病毒決一死戰。
我們義無反顧——這是一位醫生的誓言,更是千千萬萬白衣天使最感人的壯舉。
我們誓死不退——這是一位戰士的口號,更是千千萬萬子弟兵最震撼的吶喊。
我們奮戰通宵——這是一位研究員的狀態,更是千千萬萬科研工作者的生活。
我們拼盡全力——這是一位建筑工人的話語,更是千千萬萬援建醫院勞動者的豪情。
吶喊與強音背后,是無數的奉獻者和建設者——他們的付出,讓我們感佩,讓我們勇毅,讓我們有瞭望前方的信心;他們的堅定,亦如嘹亮的沖鋒號,吹響向新冠病毒的總攻,迎來戰勝疫情的黎明。
我們信念堅定,我們無懼明天。
抗疫勝利的黎明,就在不遠處,閃著光亮……
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心得體會【4】
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疫情防控工作十六字要求中,科學防治是重要內容。
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再次研究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強調戰勝疫病離不開科技支撐,要加大科研攻關力度,科學論證病毒來源,盡快查明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密切跟蹤病毒變異情況,及時研究防控策略和措施。疫情發生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從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工作,到強化重點地區人員流動防控;從適當延長春節假期、調整學校開學時間,到加強溯源和病原學檢測分析、加快治療藥品和疫苗研發,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都體現著科學精神、貫穿著科學原則。實踐證明,只有弘揚科學精神、堅持科學防治,才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當前,疫情防控正在全面推進,防控力度持續加大,但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明確要求,“科學判斷形勢、精準把握疫情”,盡努力、采取更科學周密措施,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正月十五到了,有序做好返程人員疫情防控極為重要。多一些提早規劃、多一些主動應對,多一些周密安排,才能程度減少不利因素影響。疫情防控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科學地防、科學地控、科學地治、科學地管。要繼續采取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措施,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場所、不同行業等不同情況,分類制定個人防護、家庭防護、工作場所防護、交通工具防護等的科學規程,切實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科技是戰勝疫病的利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必須相信科學、依靠科學,運用科學力量戰勝疫病。認清病毒才能戰勝病毒,要加強全國統籌,聯合各地、各方面專家開展科研攻關,強化科研、臨床合作,盡快研制出快速簡易的確診方式,抓緊研發疫苗和有效藥物等病毒克星,增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信心。要集中精兵強將,對病例診斷、患者治療等深入研究,及時總結成功經驗,不斷完善診療方案并及時共享,加強救治指導,提高醫療救治效果,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要強化科技資源整合利用,積極運用各種科技手段,對疫情傳播規律及影響因素進行研判,及時監測發現新情況新問題,為更有針對性地防控疫情提供專業支撐。
知識就是力量。戰勝疫病,提升全社會的科學意識和科學素質同樣至關重要。要綜合運用各種傳播手段,加強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知識的宣傳普及,幫助公眾科學地自我保護和救助他人。同時,要引導公眾尊崇科學、相信科學,不信謠、不傳謠,紓解焦慮情緒,消除恐慌心理。公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形成科學的生活方式、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就能構筑起防控疫情的重要防線,不僅有利于個人健康安全,更能有效遏制病毒肆虐。人人盡到自己的責任,一起營造科學防治的社會氛圍,就能為疫情防控凝聚起強大正能量。
科學是戰勝疫病的決定性力量。只要高揚科學精神,客觀地認識疫情、科學地防治疫情,我們就一定能奪取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后勝利!
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心得體會【5】
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掛帥專家組組長,身患漸凍癥的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咬牙堅守崗位,各地援鄂醫療隊不顧風險、“最美逆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無數英雄勇赴險境,筑起一道守護生命安全的穩固長城。品格可昭日月,精神感人至深。
英雄者,國之干。英雄之所以為英雄,就在于他們挺身而出,肩鴻任鉅,勇擔重任。從保家衛國到見義勇為,從救死扶傷到舍己為人,中國這片土地上從來不缺乏英雄。為什么總有英雄不懼危險、勇毅前行?為什么總有猛士直面考驗、迎難而上?支撐英雄壯舉的,是為民擔當、為國奉獻的家國情懷,是心中那份割不斷、扯不開的責任牽掛。英雄主義,包括以責任為己命、視責任比天高。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高揚英雄主義,同時也呼喚人盡其責、各司其職,號召全社會共同從源頭上化解風險、抗擊疫情。
英雄自告奮勇、主動請纓,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身上的擔子,明白自己被寄予的使命。英雄慷慨激昂、正氣沛然,是因為他們擺脫了“小我”的束縛,找到了“大我”的寄托。英雄在前,激勵我們每個人筑牢責任的堤壩,讓無情的病毒寸步難行。面對英雄的奉獻和犧牲,我們沒有理由不扛起屬于自己的責任。出己力、盡己責,多添力、少添亂,英雄們就能少流一些淚和汗,英雄的家人就少一份擔憂。這本身也是對英雄的保護、最暖的致敬。
千難萬險,盡心盡責就不懼風險;大計小計,人人有責是之計。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人能置之度外的戰斗,每個人都休戚與共、息息相關。對普通人而言,做好自我防護就是責任;對黨員干部而言,帶頭向前、全面防控疫情就是責任;對生產企業而言,加班加點保障物資供應就是責任;對患者和疑似病例而言,配合防治、努力康復就是責任。像英雄般心懷大愛、履職盡責,我們就能守護好親人健康、同事幸福、朋友歡樂,守護好社會祥和、國泰民安。
責任也意味明確定責、強化問責。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如果說責任是戰勝疫情的向導,那么崗位就是戰勝疫情的戰場,職業精神就是戰勝疫情的精神保障。疫情面前,回避沒有出路;戰勝疫情,責任不能缺席。
責任是防控疫情的堤壩,也是托舉幸福生活的堅實地基。人人行動起來,提升責任意識,立足崗位砥礪愛國精神、敬業精神、奉獻精神,我們的社會就能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就能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