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跡的基層干部心得體會范文精選5篇
黃文秀,她選擇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把雙腳扎進泥土,為群眾脫貧攻堅殫精竭慮。黃文秀的奔忙帶來了她渴望的收獲,昔日的貧困山村發生了變化。下面小編整理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跡的基層干部心得體會范文精選,歡迎閱讀。
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跡的基層干部心得體會范文精選1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黃文秀同志不幸遇難,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親切慰問。他強調,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后,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黃文秀同志生前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宣傳部干部。2016年她從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畢業后,回到家鄉百色工作。2018年3月,黃文秀同志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到樂業縣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埋頭苦干,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以上。2019年6月17日凌晨,她在從百色返回樂業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難,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
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跡的基層干部心得體會范文精選2
2016年,黃文秀碩士畢業后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回到了養育她的家鄉,“我來自廣西貧困山區,我要回去,把希望帶給更多父老鄉親,為改變家鄉貧窮落后面貌盡綿薄之力。”黃文秀出自普通的家庭,父母樸素正直的人格影響了她,十分感謝黨的培養的黃文秀一頭扎進了貧困家鄉,走上了帶領父老鄉親扶貧致富的道路。她用青春之火點亮了家鄉的希望。她勇敢向前、無畏挑戰、踏踏實實做好扶貧工作。所有人都被她的初心和夢想感動,我們紀念這位優秀的第一書記,我們要學習和傳承她的精神。
扶貧路上,黃文秀面臨諸多困難并沒有退縮,她撲下身子,一戶一戶去走,一戶一戶調研,去了解貧困的原因,幫助村民發展脫貧項目。現在,黃文秀書記所扶貧的百坭村103戶貧困戶順利脫貧88戶,這種實干精神值得每一位基層工作人員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讓群眾看到你的努力,相信你能夠帶給村民希望,相信你能夠帶來村民脫貧致富。黃文秀用真誠和努力得到了群眾的支持。作為在基層工作的青年黨員要學習和發揚黃文秀不忘初心、忠誠報國、心系群眾、踏實工作等優秀品質,把黃文秀的工作精神帶到基層的工作實踐中。
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跡的基層干部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
“向黃文秀同志學習,致敬!”近日,中央媒體集中報道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的先進事跡。6月21日,全國婦聯追授黃文秀“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6月28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扶貧辦追授黃文秀“全國脫貧攻堅模范”稱號,在全社會引發強烈反響。
2016年,黃文秀從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碩士畢業以后,考取了家鄉廣西百色的選調生,在百色市委宣傳部工作。兩年后,她被派到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2019年6月16日晚,黃文秀在從老家田陽返回百坭的途中,遇到了山洪、塌方,不幸逝世。在黨和人民眼中,黃文秀是脫貧攻堅的模范,對于廣大“第一書記”而言,當學黃文秀。
“第一書記”當學黃文秀為群眾謀福利。在一年三個月的任職里,她帶領村民種砂糖橘、杉木和油茶樹,幫村民修好了路、架起了路燈。到2018年底,全村共有88戶、417人實現脫貧。“第一書記”從各個部門下來,在村落任職,與村民之間從陌生到熟悉,從不認識到開始有交集,“第一書記”任職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村落發展更好,通過其資源、知識、視野和能力,提升村級組織帶頭致富的能力,增強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讓貧困群眾能夠擺脫貧困,走上康莊大道。
“第一書記”當不畏艱難險阻。“第一書記”們的工作環境變了,從城市到農村,從機關到鄉下,從辦公室到工作一線,在基層農村,沒有空調,有的可能是蚊蟲叮咬;沒有電梯,爬坡上坎已成常態;沒有水到渠成、一以貫之的工作節奏,有的是基層工作的紛繁復雜和艱巨任務。黃文秀做到了,百坭村在山的深處,離百色市區164公里,沒有火車和高速公路。從市區坐大巴,要在陡峭的盤山公路上搖搖晃晃近5個小時,繞過許多座山,才能到達。她搬到了村里,住在村委會的辦公樓里,房間不到10平方米,窗外是一片田,能聽得到蟬鳴和鳥叫聲。年輕的她沒有畏懼這些困難,并且用生命去踐行了“第一書記”不畏艱難險阻的本色。
“第一書記”當學黃文秀,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黨和人民賦予“第一書記”的神圣使命。
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跡的基層干部心得體會范文精選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跡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人們滿噙熱淚、深受觸動,由衷傾慕這樣一位年僅30的年輕的扶貧干部不分寒暑春秋,不管刮風下雨,常年奔波于縣城與村莊,用生命踐行了一個年輕共產黨員對初心和使命的堅守。當年,魏巍一篇《誰是最可愛的人》真實記錄了解放軍戰士的英勇精神,影響了數代中國人,從此之后,解放軍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最可愛的人”。今天,我認為扶貧干部也可以被稱為“最可愛的人”,他們用最樸實、最接地氣的方式融入貧困大眾,喚起千萬貧困群眾戰勝貧困的必勝信念。
我們要學習黃文秀的不忘初心。黃文秀碩士畢業后,本可以留在條件更好的地方和單位工作,享受著更好的待遇。可她卻選擇了回到家鄉,回到村里,為鄉親們服務,她在白坭村第一書記的崗位上,從一名扶貧新手迅速成長為扶貧能手,投身到脫貧攻堅的偉大事業中,愛崗敬業,奉獻青春。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品質,體現了共產黨員大公無私的革命精神。
我們要學習黃文秀的牢記使命。黃文秀在第一書記任上,始終心系廣大群眾,在服務社會和全心全意為家鄉人民服務中詮釋了生命的意義。在入戶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她卷起褲管,擼起袖子幫貧困戶收拾房間,掃院子,有的村民一次不讓進,她就去兩次、三次,家里沒人她就去田地里去,邊幫村民干農活邊聊天。她實地勘測村道,跑項目,做方案,全程跟蹤實施;她帶領村民學習別村的種植經驗,結合山里實際發展杉木、砂糖橘、八角、枇杷等特色產業;她計劃在村里辦個幼兒園,聯系母校的師生來調研,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里,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以上。
我們要接力黃文秀繼續前行。目前,脫貧攻堅進入了決勝期,實現貧困人口如期全面脫貧,是我們黨對全國人民做出的鄭重承諾。要實現這一承諾,需要向黃文秀這樣的扶貧干部接力努力,貧困不是一天產生的,當然也不可能一天就根治。她的年齡雖然定格在了30歲,但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年輕一代的人生追求和奮斗征程,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在扶貧工作中,作為一個黨員干部,要有以身作則,樹立為人民服務、建功立業的決心和信心。我能深刻感受到黃文秀同志崇高的理想、執著的信念、奮斗的青春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在農村基層艱難困苦的環境中,她在第一書記崗位上所做的一切,很好地詮釋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我們要向黃文秀同志學習,學習其將青春獻給祖國,將生命與熱血獻給祖國的脫貧事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我們要結合自己的使命和擔當,給合我們自身工作,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跡的基層干部心得體會范文精選5
她北師大碩士畢業,放棄在大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革命老區百色;她選擇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把雙腳扎進泥土,為群眾脫貧攻堅殫精竭慮;她忍痛告別重病臥床的父親,深夜冒雨奔向受災群眾,面對危險堅定前行,不幸遭遇突如其來的山洪,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她就是“時代楷模”黃文秀同志。
黃文秀同志生前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宣傳部干部。**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后,黃文秀同志自愿回到百色革命老區工作,主動請纓到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她時刻牢記黨的囑托,賡續傳承紅色傳統,立下脫貧攻堅任務“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鏗鏘誓言。她自覺踐行黨的宗旨,始終把群眾的安危冷暖裝在心間,推動實施百坭村村屯亮化、道路硬化和蓄水池修建等工程項目,帶領群眾發展多種產業,為村民脫貧致富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2019年6月17日凌晨,黃文秀同志在突發山洪中不幸遇難,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
黃文秀同志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她是在脫貧攻堅偉大實踐中涌現出來的時代楷模和先鋒模范,是用生命堅守初心使命的優秀青年共產黨員。
我們廣大黨員干部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投入到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上,以一流業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