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2019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最新觀后感心得總結5篇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貫徹落實“七五”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規劃的第四年。12月4日是國家憲法日,這一天,《憲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19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如約而至。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19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的觀后感心得,方便大家學習。
《憲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19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觀后感
在12月4日晚上的《憲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19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上,上海市浦東新區檢察院檢察七部主辦檢察官、三級高級檢察官施凈嵐當選了“2019年度法治人物”。從檢25年,她屢破奇案重案。她辦理過“復旦校園投毒案”,辦理過“侵犯盛大網絡游戲‘永恒之塔’著作權案”,也曾辦理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申城最大專案”……在今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閱兵式和群眾游行中,她還登上了“民主法治彩車”。
致敬詞
并不是每一寸陽光
都能穿透沉重
你以法為器
讓良善身披鋒芒
并不是每一次正義
都能直達遠方
你畢力躬行
辟一片乾坤朗朗
做人一步一個腳印
執法一言一行鏗鏘
那一樁樁鐵案
化作文明的印記
寫進了盛世的華章
“對我來說,這是一份榮耀,在榮耀之外的更多是有一份擔當和責任。”獲獎之后,施凈嵐在接受正義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一名檢察系統的代表,定會充分發揮好檢察官的職能,發揮自己正能量的作用。“能夠真正努力地讓老百姓通過我們手上辦理的每一個司法案件,都能真正地感受到公平和正義,也提升咱們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當一名檢察官是施凈嵐由來已久的夢想,“從小我就想抓壞人,想要維護公平正義,長大以后也就機緣巧合地從事了檢察工作。”在她看來,公訴人是能夠站在與壞人對抗的第一線的,施凈嵐“沖鋒”在“一線”近25年,辦理過許多重大案件。她認為一個人選擇一份職業的初心,就是“我選擇、我堅守、我承擔”。“要把這份職業當成自己的事業,認認真真、扎扎實實的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不偏不倚、嚴格執法、公正司法。作為辦案人員,要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辦好手中的一個每個案件,還要關注社會效果做好釋法說理工作。”
2019年12月4日,《憲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19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CCTV-1)、社會與法頻道(CCTV-12)播出,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緊緊圍繞“弘揚憲法精神、傳遞法治力量”這一主題,全面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來,法治中國建設所取得的驕人成就,重點梳理過去一年立法、執法、司法、普法等各個領域的突出成績,對優秀法治人物進行表彰。
除了檢察官施凈嵐之外,獲得“2019年度法治人物”的還有:讓申請執行人信賴、讓被執行人信服的執行法官趙鑫;12年用心管教艾滋病在押人員的專職監管民警毛卓云;足智多謀屢破大案的掃黑刑警楊宗麟;依法監管市場、捍衛公平公正的吳金鉆;甘于寂寞,共守長江水的長江源水生態環境保護站志愿者團隊;《“章”口就來》網絡直播黨課主播,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西安社區黨委書記章聯生;為了千里邊防線的安全和穩定留下生命的邊疆守護人王紅星;身患肝癌卻積極樂觀,堅持奮斗在法治扶貧一線上的彝族干部的莫鴿鴿;立足三尺講壇、傳播憲法精神的憲法學者韓大元。
此外還有五位(組)“2019年度致敬獎”獲獎者:用赤膽忠心書寫平安華章、用熱血情懷護航盛世安寧的“70周年大慶安保群體”為新中國律師事業和法治建設做出重大貢獻的高宗澤;傾盡畢生精力將人民法官初心和使命詮釋到極致的李慶軍;舍命追擊歹徒的監獄警察劉彥;恪盡職守、敢于亮劍,為環境執法付出生命的陳奔。
據悉,“年度法治人物評選暨頒獎禮”活動由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長期以來,得到了中央政法委、中央網信辦、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中國法學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法治宣傳第一品牌,從2001年起,歷經19年的成長,“年度法治人物評選暨頒獎禮”已經成為國家憲法日普法宣傳的重要平臺,老百姓一年一度最關注的法治盛事。特別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偉大戰略部署實施以來,評選活動與時俱進,為法治中國建設不斷貢獻力量。
《憲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19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觀看有感
12月4日,在第六個國家憲法日來臨之際,憲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19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行。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執行實施二組組長趙鑫當選“CCTV2019年度法治人物”,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原立案二庭副庭長李慶軍獲評“CCTV2019年度致敬獎”。四川省劍閣縣人民法院原黨組成員、開封人民法庭原庭長,“背篼法官”“CCTV2014年度法治人物”郭興利作為特邀講述人,到活動現場致辭。
趙鑫:我們要對得起這身制服,對得起胸前的法徽
“作為一名青年法官,我始終堅信,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接過沉甸甸的獎杯,趙鑫這樣說。
他1983年出生,2010年畢業于華東政法大學,獲經濟法碩士學位,同年進入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工作。雖然是一名基層青年法官,但他早已是碩果累累:榮立個人三等功兩次,榮獲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全國法院辦案標兵”全國法院“最強執行干警”“首都勞動獎章”“北京青年五四獎章”“北京市政法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先進法官”等榮譽稱號。
辦案9年,趙鑫累計執結案件7000余件,執行到位金額達13億元,辦理了“知名網絡歌手欠款案”“八旬老太醫院霸床案”“涉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工程疏解騰退案”等一批社會關注度高、執行風險性大、關系區域發展大局的疑難復雜案件。
“可能更多的人對于法官的認識都是溫文爾雅,但是執行法官更應該展現出血性。”對于獲得的榮譽,趙鑫敬畏謙遜;但談到自己的工作,他目光如炬。
作為執行骨干,趙鑫辦案有思路、有辦法、敢擔事,也能干成事。他主動承擔了大量涉眾、涉民生和涉騰退的復雜、敏感案件。在法官聯席會上,每逢難案,趙鑫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個案子交給我,我來想辦法。”
“我們所有工作都向著一個出發點,就是我們要對得起這身制服,對得起胸前的法徽。”做人,他一步一個腳印;執法,他一言一行鏗鏘。
在頒獎禮上,趙鑫鄭重地說:“這座獎杯對我和我的團隊來說是一份崇高的榮譽,也意味著更大的責任和對我們更高的期待。我將繼續做好法院執行戰線上的‘急先鋒’,更好、更快、更全面地實現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讓公平正義看得見、信得過、等得起、能實現。”
李慶軍妻子馬鳳實:法治人物是對慶軍的肯定,也是對像慶軍這樣無數法院人的肯定
“對他來說,一生能當個好法官,是他最高的愿望。”李慶軍的妻子馬鳳實懇切地說。
1964年,李慶軍出生在河南省濟源山區,愚公移山的故事就源于這里。他為人實實在在,辦案中只知道按照法律和規定辦事,總是追求公平公正,鐵面無私。“愚公精神”在李慶軍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我是真的喜歡辦案,喜歡法官這個職業。”這是“鐵面”法官李慶軍的質樸告白,簡單的話語,卻字字千鈞。
2014年,李慶軍被確診為尿毒癥。為了不影響工作,他放棄了血液透析,選擇了效果較差、卻能在家中進行的腹膜透析。
“4年前,你接到那張被確認為尿毒癥的診斷書。從此,它就成了埋在你心底的一個秘密。4年來,你藏好了所有的虛弱,疼痛難忍時,能聽到你傾訴的,只有妻兒和這些日記。”頒獎禮現場,特邀嘉賓張嘉譯深情講述。
李慶軍生前的“病隙碎筆”,都被他記錄進厚厚的19本日記。結發二十多年的妻子并不知道這些日記的存在,就像共事多年的同事不知道拼命工作的他竟然已經患上了尿毒癥。
直到李慶軍過世,人們才看到這些日記,才知道他與病魔抗爭的經歷。面對生命的緊迫、面對工作的千頭萬緒,他沒有放棄,而是選擇倍加珍惜。
憑借著堅定信念和頑強毅力,在生命的最后8個月,李慶軍所帶領的審判團隊結案360件,占全庭結案總數的三分之一,僅他個人就結案121件,是全庭辦案最多的法官。
4年的頑強抗爭,沒能換來一個奇跡。2018年9月28日,李慶軍因病醫治無效不幸去世,永遠離開了他一生摯愛的審判事業,年僅54歲。李慶軍去世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追授他為“全國模范法官”,中共河南省委追授他為“河南省優秀共產黨員”。
“法治人物是對慶軍的肯定,也是對像慶軍這樣無數個法院人的肯定。”馬鳳實說。
斯人已逝,精神不滅,正氣永存。
郭興利:我終于可以問心無愧地說,我做到了
“時光輪轉,歲月變遷。但不變的是人民法官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在活動現場,郭興利這樣講述。
28年間,郭興利用背篼背著國徽和卷宗翻山越嶺、進村入戶巡回辦案,足跡踏遍了15個鄉鎮169個行政村156平方公里的土地,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背篼法官”。
郭興利扎根基層、傾心為民,先后獲得“全國優秀法官”全國“最美基層法官”“全國模范法官”“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五十多項榮譽。
“我在法庭工作了28年,現已退休,脫下了法袍……說真的,有很多眷戀和不舍。”對審判工作的深深眷戀,是退休后的郭興利最常提起的。
回首自己的工作,郭興利表示:“我終于可以問心無愧地說,我做到了。”
對于年輕法官,郭興利這樣寄語:“如今,我們那里交通條件有了很大改善,法庭也配備了巡回審判車,背篼已經很少背了。但是,我想對年輕的朋友們說,背篼可以丟,司法為民的初心和使命不能丟,公正司法的責任擔當不能丟,服務百姓的‘背篼精神’更不能丟。”
砥礪前行一代代,唯有忠誠無改。
他們以法為器,讓良善身披鋒芒,讓每一寸正義的陽光,都能穿透沉重。
他們畢力躬行,辟一片乾坤朗朗,讓每一份法治的溫暖,都能直達遠方。
他們,和那一樁樁鐵案,化作文明的印記,都被寫進了這盛世的華章。
《憲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19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觀看體會
12月4日是國家憲法日,記者從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當天,由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舉辦的“憲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19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在北京舉行,10位(組)“2019年度法治人物”和5位(組)“2019年度致敬獎”獲獎者或其親屬接受頒獎。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原副庭長李慶軍獲得致敬獎。
李慶軍的妻子馬鳳實作為親屬代表,上臺接受了頒獎。給予李慶軍的頒獎詞這樣寫道:4年的抗爭啊,沒能等來一個奇跡。直到你離開,人們才看到這些日記,才知道你與病魔抗爭的經歷。面對生命的緊迫,面對工作的千頭萬緒,你沒有放棄,而是選擇倍加珍惜。你讓我們再一次思考,到底什么才是值得尊敬的品格,什么才是平凡中最偉大的奇跡!
河南日報是最早深入報道李慶軍事跡的媒體,曾在一版先后推出三篇長篇通訊,全媒體同步傳播,報道推出后,在社會上引發強烈反響。河南日報還派出記者作為李慶軍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在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組織的多場報告會上進行巡回宣講,深情講述李慶軍堅守初心、用生命踐行使命的動人故事,展示了出彩河南人的高尚品質。
《憲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19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觀看心得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12月4日晚,長島消防大隊組織全體指戰員收聽收看央視播出的《憲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19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專題節目。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貫徹落實“七五”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規劃的第四年。《憲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19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讓我們共同回顧這一年里,法治中國在立法、執法、司法、普法等各領域所取得的成就。
法治人物是法治中國的推動者、踐行者,是2019年度法治中國建設的“代言人”。
通過收看這次專題節目,增強全體指戰員的法治意識和法治觀念,進一步感受法治的力量,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
《憲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19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觀看感想
“CCTV2019年度法治人物”揭曉,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執行實施二組組長、一級法官趙鑫當選“CCTV2019年度法治人物”,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原立案二庭副庭長、三級高級法官李慶軍獲評“CCTV2019年度致敬獎”。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馬世忠出席并為趙鑫頒獎。
守望法治。2010年,趙鑫進入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工作,參加工作以來,他始終堅守執行一線,累計執結案件7000余件,執行到位金額達13億元,辦理了“涉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工程疏解騰退案”“知名網絡歌手欠款案”“八旬老太醫院霸床案”等一批社會關注度高、執行風險性大、關系區域發展大局的疑難復雜案件。曾榮獲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全國法院辦案標兵”“最強執行干警”“北京市政法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先進法官”等榮譽。勇立改革潮頭,扎根首善沃土,趙鑫始終把百姓裝在心里,把責任扛在肩上,被稱為改革時代攻堅執行難的“急先鋒”。
致敬英雄。2014年,李慶軍被確診為尿毒癥,每天靠透析維持生命;2018年9月28日,年僅54歲的他因病醫治無效去世。在李慶軍生命的最后8個月,他的審判團隊結案360件,占全庭總結案量的三分之一。李慶軍同志參加法院工作25年來,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忘我的狀態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忠誠履職,恪盡職守,為民司法,甘于奉獻,特別是在身患尿毒癥后,忍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病痛,仍然堅持滿負荷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和人民法官的政治本色和使命擔當。擇一業、終一生,李慶軍傾盡畢生精力將人民法官的初心和使命詮釋到了極致,贏得了每一位法律人的敬意。
70年來,法治中國的建設取得驕人成績,追求公平正義,實現良法善治,這一切都離不開無數法治工作者恪盡職守的忠誠和孜孜不倦的奉獻。據了解,CCTV2019年度法治人物評選活動由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本次評選活動緊緊圍繞“弘揚憲法精神、傳遞法治力量”這一主題,全面梳理本年度在立法、執法、司法、普法等各個領域的重大成果,對優秀法治人物進行表彰,對新中國成立70年來波瀾壯闊的法治進程進行特別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