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數學家厲害到什么程度?“九省”高考狀元,16歲考北大?高中老師最害怕他上課抬頭!
頂級數學家厲害到什么程度?“九省”高考狀元,16歲考北大?高中老師最害怕他上課抬頭!
在我國,高考是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大事兒,因為高考成績的好壞直接關系著考生能夠考上一所什么樣的大學,而大學的水平如何,又影響著就業,所以為了孩子未來能夠考上一所好的大學,當孩子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家長都會要求孩子復讀,有的學生上大學的時候已經30多歲了。可是,我國有一個高考狀元,16歲就考上了清華大學,而且因為在使用同一套試卷的9個省份里,他的分數是最高的,所以也被人稱為“九省高考狀元”,他就是――王百祥!
16歲考北大?他是“九省”高考狀元,高中老師最害怕他上課抬頭!
說起王百祥,熟悉他的人都會用天才兩個字來形容。從小王百祥就表現出了他的過人之處,用3年半的時間,就讀完了小學階段的內容,曾經兩次跳級。王百祥中考的時候成績非常好,所以就黑龍江省高考成績不輸衡水中學的哈三中錄取了。在哈三中,王百祥同樣是表現非常優異的,在匯集了東北地區最頂尖學生的哈三中,王百祥能夠經常保持第一,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而且他的年齡是當時哈三中高三學子中最小的。
王百祥學習和別人不一樣,有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他喜歡上課邊聽老師講,邊練題琢磨,所以平時課堂上很少抬頭,只有當老師講課的過程中語言表述錯誤,或者是講解錯誤的時候,他才會抬起頭來,而且他發現老師講錯的問題,確實存在。所以上他們班課的老師心理壓力很大,因為有這么一位大神存在,他一抬頭老師都害怕!不過,他也是老師們最喜歡的學生之一,高考前幾乎所有的老師認為,他肯定是全校第一,而且還有可能是高考狀元。
果不其然,在2009年的黑龍江高考中,王百祥不僅是黑龍江的最高分,而且成為了9個使用同一張試卷省份中的最高分!后來王百祥被北京大學錄取了,從北京大學畢業以后,王百洋沒有停下來學習的腳步,現在在美國頂尖高校西北大學攻讀博士,據了解博士畢業以后,準備回國發展,報效祖國。希望更多的留學生能夠和他一樣,學成以后,報效祖國。你覺得是不是有的人特別適合學習,而有的人不適合學習?歡迎留言討論?
頂級數學家厲害到什么程度?
答案:厲害到你們以為我在胡說的程度。
2000年的時候,美國曾公布過千禧年的數學七大難題,這七道題中的任意一題,誰能解決直接領走100萬美金。
美國通過這種向大眾懸賞的方式,吸引了一大批躍躍欲試的數學愛好者,解決一道題就能拿走100萬美金,并且可以在數學界一夜成名,各種榮譽和額外收益足以保障下半輩子的基本生活。
但就是有這么一位數學神人,解決了其中的一道題卻放棄拿走100萬美金。面對記者的提問,他回答的大致意思是:我對錢不感興趣,只不過是解決了一道數學題而已,不喜歡被你們放到聚光燈下。
這位數學天才就是俄羅斯數學家,格里戈里·佩雷爾曼。
看這放蕩不羈的發型就讓人覺得,他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精神病院的病人。
佩雷爾曼解決的這道難題是
龐加萊猜想
,龐加萊猜想是法國數學家龐加萊提出的,這個猜想簡單到只有一句話:任何一個單連通的封閉三維流形,一定同胚于一個三維的球面。這種數學難題,能看得懂問題的人,在普通人中就已經屬于高智商了。
我用普通人能理解的話,舉個例子講解一下:假設地球是一個完全光滑的球面,現在將一根足夠長的繩子的一端,固定在地球上任何一個點A,另一端拿在手里,然后繞著地球走一圈,這一圈可以很大,當然也可以很小,然后回到點A。這時,同時拉動繩子的兩端,可以將繩子收回,這就證明地球是球形,如果收不回來,就證明地球是其它形狀的。
如果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甜甜圈,繩子會出現收不回來的情況,會被綁住。
龐加萊憑借自己的經驗認為,這種情況適用于任何一個三維流形,但自己無法證明。
這個猜想是龐加萊在1904年提出的,數學界到了2006年才最終確認被佩雷爾曼解決。
佩雷爾曼并非是為了錢才去解決數學難題的,數學對他來說就像是網癮少年打游戲一樣癡迷,他從1995年開始研究龐加萊猜想,花費7年時間,在2002年解決了這個問題。當時佩雷爾曼只是把自己的證明過程上傳到了一個網站當成論文草稿,并且給十幾位數學家發郵件,想讓他們看看是否正確。
沒想到這一行為卻引起了數學界的轟動,還被邀請去省理工學院給數學家講解,整整90分鐘的證明解析過程,讓在場所有人從心底里佩服佩雷爾曼。
有些數學家試圖證明佩雷爾曼是錯的,但過了3年多都沒人找到任何問題,最終在2006年被確認,困擾了數學家一個世紀的問題被解決了!
解決了龐加萊猜想,佩雷爾曼完全可以穿上西裝打上領帶,作為數學家去各大名校撈金,各種邀請和職位也是鋪天蓋地,還有人給他開出了1年只工作1個月的崗位,薪水自己開,只要人出現就可以了,但最后還是被佩雷爾曼拒絕了,就像他拒絕千禧年數學的100萬美金那樣。
佩雷爾曼拒絕的獎項遠不止如此,他還拒絕了2006年的數學菲爾茲獎,這個獎項和諾貝爾獎是同一個界別的;拒絕了2004年推薦的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拒絕了1996年歐洲數學會給他頒發的“杰出數學家獎”;1996年拒絕了美國高等學府,斯坦福和普林斯頓等研究院的聘請;2005年,他還辭掉了所有的職務。
佩雷爾曼研究數學問題埋頭苦干就是幾個月的時間,在研究龐加萊猜想整整7年時間,就像從人間蒸發了一樣,僅依靠此前在美國工作積攢的積蓄度日,生活非常簡樸,有時還會被人誤認為流浪漢。
《紐約時報》曾發表過一篇報道,標題就是“佩雷爾曼,你在哪里?
有人開玩笑地說:佩雷爾曼說不定正在深山里撿柴火。
如今,50多歲的佩雷爾曼疑似出現在瑞典,他沒有結婚也不追求金錢。不為錢,不為名,也不為利,只為自己喜歡做的事,這個境界已經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了。
我所了解的所有數學家中,沒人比佩雷爾曼更傳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