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學實行大類招生,浙江科技學院新增多個高新專業!
浙江工商大學實行大類招生,浙江科技學院新增多個高新專業!
2019年,學校面向全國28個省份及港澳臺地區計劃招4184人,比去年增加了近130人,在浙江計劃招生2708人,在浙招生比例達2/3。學校實行大類招生,類內可任選專業。新增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致力于培養新媒體內容生產與運營管理人才。
一、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學校基本情況。
王忠華:浙江工商大學是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也是浙江省、商務部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學校歷史悠久、特色鮮明、人才輩出。
我校歷史已久長,息游湖山仍郁蒼
學校坐落在西子湖畔、錢塘江邊,前身是1911年創建的杭州中等商業學堂, 是近代中國最早培養商業專門人才的學校之一。1980年升格為杭州商學院,200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更名為浙江工商大學,2015年被確定為浙江省、商務部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學校被確定為浙江省重點建設大學。
國家當富強,始基端在商
建校百余年來,學校歷經12次遷址、16次更名,但校名中的“商”字始終未變,商科是學校傳承百年的辦學特色。可以說,學校的校史與浙江經濟的發展史、浙商群體的創業史相伴相生。也正因為這樣,學校成為商務部與教育部共建的2所高校之一,北有對外經貿大學,南有浙江工商大學。2017年,統計學、工商管理學科入選浙江省優勢特色學科。
古今人才遙相望,學成致用實效彰
學校是會計師的搖籃、金融家的沃土、新浙商的高地,為社會輸送了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家、財務總監、金融高管和IT精英。曝光度比較高的校友,如:彭蕾(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謝宏(貝因美集團創始人)、王永利(中國國際期貨副董事長、原中國銀行副行長)、于嘉(中央電視臺體育評論員)等。
可以說,浙江工商大學顏值高、氣質好、實力強,是浙江考生家門口的好大學,是全國考生心目中的好大學。
二、2019年招生是怎么安排的,招生計劃數是多少?招生政策是怎樣的?
王忠華:2019年,學校面向全國28個省份及港澳臺地區計劃招4184人,比去年增加了近130人,在浙江計劃招生2708人,在浙招生比例達2/3。
為鼓勵考生報考,學校實施以下招生政策:
高端的榮譽實驗班。選拔優秀學生進入創新實驗班,順應學科融合的趨勢,著力培養“大數據商業人才”和“管理型工程師”。
寬松的轉專業政策。學校實行大類招生,類內可任選專業。同時,學校實施寬松的轉專業政策,學生享有多次轉專業機會。
廣闊的國際化平臺。學校與50多個國家100余所院校合作,每年推出近100個交流項目。2019年,計劃選拔80名新生赴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交流,資助20000元/人。
豐厚的獎學金體系。學校設有20余項獎學金,種類多、額度高、覆蓋面廣。新生最高可獲得60000元/生的新生獎學金,符合藝術、體育特長生條件者可獲得20000元/生獎學金。
三、請介紹一下學校的優勢專業和特色專業。今年在專業設置上有哪些新的調整?
王忠華:建校百余年來,學校始終秉承商科辦學的特色與傳統,建立起博士、碩士、學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擁有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7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9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
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下設47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工商管理,統計學,應用經濟學,法學,外國語言文學,食品科學與工程。
1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下設9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工商管理、統計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公共管理、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設計學、城鄉規劃。
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商管理,食品科學與工程,統計學。
學校現有61個本科招生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省“十二五”優勢專業11個、省“十二五”特色專業9個、省“十三五”優勢專業11個、省“十三五”特色專業6個。
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經濟統計學、工商管理、食品質量與安全、會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1個浙江省“十二五”、 “十三五”優勢特色專業: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會計學、經濟統計學、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環境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流管理、電子商務、法學、土地資源管理、英語、日語、視覺傳達設計。
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我校11個一級學科名列浙江省屬高校前3名,其中6個一級學科名列省屬高校第1名,包括:應用經濟學、法學、統計學、工商管理、外國語文學、食品科學與工程。
今年,學校共有61個本科招生專業,具體分為14個招生專業類(含36個專業)、25個招生專業(含5個藝術類專業)。14個招生專業類包括:工商管理類、旅游管理類、會計學類、公共管理類、經濟學類、金融學類、新聞傳播類、英語類、法學類、食品科學與工程類、環境科學與工程類、電子商務類、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類內所含專業詳見《浙江工商大學201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其它仍按專業招生。
為強化學科優勢、優化專業結構,學校今年暫停了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海洋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3個專業的招生,新增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致力于培養新媒體內容生產與運營管理人才。
四、請介紹一下學校的轉專業政策。
王忠華:為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意愿,學校實行“類內任選專業”政策,即:按專業類錄取的2019級新生,在專業分流時,可完全根據個人意愿在專業類內任選專業。這既可解除學生專業分流的后顧之憂,又能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同時,學校實行寬松的轉專業政策,學生享有多次轉專業機會。包括:(1)新生入學時,兩個不同專業的新生經學校審批可申請互換專業;(2)經過一學期或一學年學習,可在全校范圍內申請改選專業;(3)第二、三、四學期初,在滿足學院規定的前提下,可在本學院內申請改選專業;(4)符合條件的藝術、體育特長生,可在第二學期初或第二學年初申請改選專業;(5)在滿足必要條件的前提下,學生可在第二學期初申請從高分專業轉到低分專業;(6)專業學習確有困難的學生,可在第三、四學期初申請降級轉專業。
五、今年學校成立了泰隆金融學院,請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王忠華:為深化產教融合、推進校企合作,學校依托商科辦學的優勢,與浙江泰隆商業銀行合作,啟動混合所有制辦學試點。經浙江省人民批準,雙方設立浙江工商大學泰隆金融學院。
2019年,泰隆金融學院計劃面向浙江省招生100人,招生專業為金融學,目標是致力于培養社會急需的小微金融、普惠金融人才。泰隆金融學院有幾個特點,值得考生關注:一是強強聯合,集聚了浙江工商大學的學科優勢與泰隆銀行的實踐優勢;二是特色培養,實行小班化培養模式,為學生配備學術教師和實務導師,實務導師由金融機構的高管和業務骨干擔任;三是需求導向,課程設置強化實務操作模塊,實現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與金融服務的結合。同時,學生在實習實踐、畢業求職方面也更有保障。
六、學校在加強與國內外院校的合作及交流上有哪些舉措?學生在校期間出國的機會多嗎?
王忠華:作為浙江省首批國際化特色高校,學校與50多個國家的100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與牛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實施學生交換、學分互認、短期交流、雙學位等交流合作項目。學校開設的ACCA、CFA等國際證書項目,受到學生歡迎和社會認可,連續多年獲得“ACCA年度優秀高校”。
學校設立了出國(境)留學獎學金,今年將列支500萬元專項經費,資助學生參加各類出國(境)交流合作項目。學校獲批10個“優秀本科生交流項目”,包括日本愛媛大學、韓國漢陽大學、法國圖盧茲天主教大學等,入選以上項目的學生,國外學費全免,機票和生活費享受全額資助。
高考錄取結束后,學校計劃選拔80名2019級新生,赴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交流,資助20000元/人。
七、請給今年報考的學生一些填報志愿上的建議。
王忠華:填報志愿時,考生既要從現實依據出發,又要參考歷史數據。現實依據包括:高考總分、考生位次和選考科目一分一段表等;歷史數據包括:近三年的院校投檔分數線及相應名次、各專業錄取最低分、平均分及相應名次等。
第一步,結合培養特色篩選意向學校。選擇院校時,要重點關注辦學實力、辦學特色、社會評價、錄取分數、所在城市等,依次選定目標學校。同時,要注意區分不同院校的同一專業在培養理念、專業特色、培養模式、專業實力等方面的差異。
第二步,透過專業名稱辨析專業內涵。選擇專業時,要重點關注專業名稱、課程設置、師資力量、專業特色及就業前景等,大體判斷目標專業學什么、怎么學、是否適合學、學完干什么。根據歷年錄取情況,剔除錄取可能性小的專業和不喜歡的專業,根據個人專業偏好和錄取概率,劃定目標專業的大致范圍。
第三步,根據個人偏好鎖定目標志愿。考生既要參考高考總分和位次號,又要根據自身特長、優勢、興趣、能力等要素,選定目標學校和目標專業。根據考生位次、專業興趣、風險偏好等因素,沿用“沖、穩、保”策略,最終確定志愿順序。
八、考生可以通過哪些渠道與學校聯系?
考生和家長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聯系學校:
電話咨詢:招生咨詢熱線:0571-8698 9998
6月23日-27日,每天8:30-20:30,12路分線接受考生咨詢
網絡咨詢:微信號:浙江工商大學招生咨詢 ZJGSDXZSB
官方網站:浙江工商大學本科生招生網HTTP://ZHAOBAN.ZJSU.EDU.CN
招生咨詢QQ:800057228
新浪微博:浙江工商大學招生辦公室HTTP://WEIBO.COM/U/2099145441
面對面咨詢:6月23日-25日 8:30-16:00下沙校區“浙商大校園開放日” 6月16日-26日“2019年浙江省本科院校招生咨詢會”6月15日-25日 浙江工商大學老師赴省內中學為考生咨詢服務。
浙江科技學院:大類招生+專業招生相結合 新增多個高新專業
學校2019年面向全國24個省市區(不含港澳臺)計劃招生普通本科生3930名,采用大類招生+專業招生相結合的方式,考生的專業選擇面更廣。新增環境工程、機器人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中法合作辦學)專業,對標浙江省高新產業發展。
一、請簡要介紹一下學院基本情況。
楊志祥:浙江科技學院是一所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全日制公辦省屬高校,特點用幾句話來簡要概括:
一是浙大血脈:前身為創建于1980年的浙江大學附屬杭州工業專科學校,歷經變化,2001更名為浙江科技學院至今,2014年學校第三次黨代會提出,力爭2018年努力實現學校上報更名為浙江科技大學。
二是位于杭州,區位優勢好:學校小和山校區坐落于杭州西湖區小和山高教園區,毗鄰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校園內山環水抱,生態環境優美,曾被評為浙江最美大學之一,被時任浙江省委書記張德江譽為“真山真水,真是讀書的好地方”。
三是德國模式、中國特色:學校早在1985年就通過中德省州合作項目、中德政府級與德國合作,是教育部確定的中德合作培養高等應用型人才的試點院校和“中德論壇”基地建設單位,與德國合作辦學項目數在國內僅次于同濟大學,位列第二。學校引進全套德國人才培養模式,與德國呂貝克應用科技大學、西海岸應用科技大學合作舉辦了浙江省首個本科層次非獨立設置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德工程師學院。學校還與美國、法國等國家在內的110余所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每年近1000人次學生出國交流,出國本科學生交流比例在全省居于前列。學校國際化全國排名第96名,在浙江省碩博士高校國際化排名中名列前五。
四是工科優勢,全面發展:學校工學為主,藝術、管理、文、理、經濟學為一體的多學科,目前有56個本科專業,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共20多個。是教育部首批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國家首批產教融合發展工程項目實施高校,首批教育部—曙光大數據應用創新基地,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省級“十三五”優勢專業2個和“十二五”優勢專業4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9個、8個省級重點學科。特別是在中國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工科類專業必將迎來又一輪的興起。
五是經國際國內權威認證專業全省前三。目前學校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五個專業通過專業論證,進入到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陣”。中德工程師學院的土木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德合作辦學專業通過德國認證,生物工程專業即將迎來評審,我們有信心通過。目前浙江省僅37個專業通過專業論證,一般都以985或211高校的優勢專業為主,通過論證的專業學生相當于拿到一張國際通行證。
二、今年學校的招生計劃是怎樣的?招生政策有哪些亮點?
楊志祥:2019年面向全國24個省市區(不含港澳臺)計劃招生普通本科生3930名,是省內公辦院校招生大戶之一。提前批招生182名,三位一體160名,省內重點欠發達地區專項22人。
采用大類招生+專業招生相結合的方式,考生的專業選擇面更廣。大類招生專業填報既能增加填報的命中率,還可以解決專業選擇的盲目性,經過一定時間的大學學習,更能了解專業和個人興趣愛好的結合點。
三、學校有哪些優勢專業?今年新增了哪些專業?請介紹一下學校的轉專業政策。
楊志祥:學校熱門的專業有普通類專業有計算機、軟件工程、數字媒體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建筑學、財務管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藝術類專業有環境設計和服裝與服飾設計等,今年按創意設計類招生。這些專業或是學校的省重點專業、或是國家級特色專業,或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試點專業,或是近些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社會接受度較高的專業,受到廣大考生的關注。考生在填報時要根據冷熱結合的方式選擇性填報,切勿全部選擇熱門或者非某某專業不讀。
新增環境工程、機器人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中法合作辦學)專業,對標浙江省高新產業發展。
為適應學生個性化培養的需求,學生進校有6次自由選擇轉專業機會,總體的原則是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培養。
四、請介紹下學校的志愿填報政策以及錄取分數線設置。
楊志祥:高考成績浙江省排名前3萬名考生,未直接進入中德2加3聯合培養或中德合作辦學專業的,學校在開學初第一周選拔進入該項目時給予優先考慮。浙江省外超過第一批(本科)分數線30分(含)且符合相關專業單科成績要求的進檔考生,學校確保錄取在其所填報的第一專業志愿;高考成績高出第一批(本科)分數線25分(含)且符合相關專業單科成績要求的進檔考生,學校確保錄取在其所填報的六個專業志愿中的一個專業(僅限填滿六個且不重復的有效志愿)。
浙江省藝術類:美術類考生一批位次1500名之內,二批一段位次3500名之內;時裝表演20名之內;攝影300名之內。普通類:一段線15分以上,可以比較穩妥的報考我校熱門及優勢特色專業;一段線以上的考生可以分梯度按沖、穩定、保的方式分別在前20,前40,前60個志愿中分別選擇我校的各類專業。
五、在國際合作方面,學校有哪些保障措施?這類專業對外語單科具體有什么要求?
楊志祥:對國際交流的支持主要是以下層面,一是經費支持,學校是留學基金委優秀本科生出國交流項目的資助院校和中國政府來華留學生獎學金招收院校,國家留學基金委的公派出國留學項目我校每年有40-50項可以獲批批準,獲批數在省屬院校最多,一年的學習過程中國家全額資助,除此之外,學校每年拿出100萬的獎學金獎勵對外交流的同學。二是項目支持,學校設置了100多項的各類交流項目,規范運行,每年有近1000名在校同學通過學年項目、學期項目、短期項目到國外進行交流,如和國際知名高校的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等交流。三是設置中外合作辦學獎學金,部分二級學院結合實際情況,單獨設立獎學金,提供更多的機會和資金保障。四是國際化氛圍的校園,學校有2100多名留學生,提供了很好的中外學生交流的機會和平臺。
中外合作辦學形式多樣。原一批招生的公辦收費2+3中德聯合培養本科生項目,2年在國內,3年在德國,雙學位,19年的辦學歷史,1000多學生赴德國學習,畢業生有近一半多在德國高水平大學繼續升造,就業一般在外企特別是德企。原一批招生的通過“德國認證、證明和質量保障機構”(ACQUIN)論證的土木工程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管理方向)兩個專業,該專業優勢是德方授課1/3,最后一年去德國學習,中德雙方合作院校學位。還有與美國布里奇波特大學合作經濟學(中美班),前三年在國內學習,第四年選擇在美國合作院校完成項目學習,就可獲得中、美兩個學士學位。與法國賽爾齊·蓬多瓦茲大學合作的土木工程(中法班),法方師資成承擔1/3及以上的課程教學工作,去年我校21人選拔到法國學習,在該學校70多人的專業中,成績包攬前五名,該專業有40%以上同學到國外升造。還有新批準招生的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中法合作辦學),另外學校還有與留學生合班全英文授課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班)、市場營銷(國際班)。
學校外語公共課為英語或德語(中法合作辦學專業除外)。對部分專業設定外語單科合格線,要求如下:
注:國際班與留學生合班授課。
六、請介紹一下學校的國際交流情況。
楊志祥:考生要了解各學校的專業實力,這里推薦下如何了解。
一是是否有國內外專業評估機構論證專業,如我們學校的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通過專業論證,生物工程專業即將迎來評審我們有信心通過。中德工程師學院的土木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德合作辦學專業通過歐盟認證。
二是看有沒有一些國家級、省級平臺建設。如國家級特色專業(我們學校有3個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藝術設計);省優勢專業(我校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藝術設計等);省級重點建設專業(我校9個: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藝術設計、國際經濟與貿易、車輛工程、通信工程)。
三是是否符合產業發展方向。如工業4.0相關的專業,人工智能,中國制造2025,新工科等等,這些相關專業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如我校今年新設的環境工程、機器人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中法合作辦學)專業可以重點關注下。
七、學校本科畢業生最近幾年的就業情況怎么樣?
楊志祥:我校就業率一直在95%以上,在全省同類本科院校中位居前列。超過15%的同學考取國內外研究生或公務員,而且我校畢業生出國讀研的比例在浙江省列前五。大部分畢業生在杭州、寧波、溫州等經濟較發達地區就業,杭州市就業局提供的報告顯示,2018年在杭就業人數在全省本科高校中浙江科技學院排名第五位。
在浙江省教育評估院對畢業生調查的第三方報告中,我校畢業生人均起薪水平位列全省前十位,受到了社會的認可與贊揚。學校被教育部評為“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即就業全國五十強。
八、學校的獎學金、助學金政策如何?
楊志祥:學校設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優秀普通本科新生獎學金、國際交流獎學金、學生體育運動獎學金、中外合作辦學獎學金等。特別是 “卓越學子”獎學金,比照浙江大學竺可楨獎學金,額度為3萬元/人,每年評選不超過10人,是學校最高層次的學生獎學金。
在助學上,學校推行“以勤工儉學為主導,助學貸款為主要形式,‘獎、貸、補、免、勤’五位一體聯動助學”的資助政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主要通過國家助學貸款和勤工儉學的方式來解決學生和生活困難,對于特別困難的學生,在已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的基礎上,視情況給予困難補助和勤工助學優先錄用、優惠報酬的“雙優”措施等方式進行資助。保障每一位同學不會因為經濟原因而無法完成正常學業。
九、學校有哪些聯系方式?
學校地址:杭州市西湖區留和路318號(小和山校區),6月23日和7月20日前后我們舉行校園開放日,歡迎來校了解。
招生熱線:0571-85070165、85071165(兼傳真)。
校網:http://www.zust.edu.cn
招生網:http://zsb.zust.edu.cn
招生咨詢QQ群:158252915
招生微信公眾號:浙科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