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預警信號的地區特點
高溫預警級別有三級,分別用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其中紅色為最高級別。那么關于其中的高溫預警信號的地區特點你們了解多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有關高溫預警信號的地區特點,歡迎參閱。
高溫預警信號的地區特點
全國各地預警管理方案總體相同。但不同的省(直轄市、自治區)對于同一或不同的預警類型也有不同的標準。
當一氣象要素在某地構成了氣象災害時,在另一地卻不一定是氣象災害,這可能是預警規定的種類、時間等不同造成的。寒潮、霜凍、低溫預警標準地方差異較大。
預警生效時,以氣象臺發布的具體措施為準,按照電視、廣播等指示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除預警信號之外,各地有其他不同的預警,如寒冷預警(廣東等)、雪災預警(青海等)、大雪預警與道路冰雪預警(東北地區)以及其他預警信號。
沿海地區的氣象臺還會發布專門用于海洋地區的海上氣象預警。具體含義應對措施及具體含義請查詢省(直轄市、自治區)氣象部門網站。
除了氣象預警信號,由于不少地區的預警發布平臺在氣象臺,因此氣象臺還可能發布環境、地質、森林、海洋、健康等類型的預警信號。
分為紅色和橙色的
高溫預警信號分二級,分別以橙色、紅色表示。干旱地區的省級氣象主管機構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高溫預警標準,報中國氣象局預測減災司審批。
(一)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圖標:
含義: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要升至37℃以上。
防御指南:
1、盡量避免午后高溫時段的戶外活動,對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溫指導,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2、有關部門應注意防范因用電量過高,電線、變壓器等電力設備負載大而引發火災;
3、戶外或者高溫條件下的作業人員應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4、注意作息時間,保證睡眠,必要時準備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溫藥品;
5、媒體應加強防暑降溫保健知識的宣傳,各相關部門、單位落實防暑降溫保障措施。
(二)高溫紅色預警信號
圖標:
含義: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要升到40℃以上。
防御指南:
1、注意防暑降溫,白天盡量減少戶外活動;
2、有關部門要特別注意防火;
3、建議停止戶外露天作業;
其它同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高溫預警信號一般分為幾種顏色?
高溫預警信號分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一)高溫藍色預警信號:48小時內最高氣溫將達35℃或者升至35℃以上。
(二)高溫黃色預警信號: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升至35℃以上。
(三)高溫橙色預警信號: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升至37℃以上。
(四)高溫紅色預警信號: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升至40℃以上。
高溫補貼是哪幾個月
高溫津貼,是指企業單位依照省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求,給予在高溫天氣環境下工作的勞動者的勞動津貼,屬于法定勞動津貼。
一、 高溫津貼于2004年設立,具有法律效力。高溫津貼是為保證炎夏季節高溫條件下經濟建設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保障企業職工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身體健康,決定適當提高職工夏季清涼飲料費發放標準。隨著天氣的溫度不斷的升高,不少地區開始實施了發放高溫補貼的政策。
二、 從高溫津貼的發放時長來看,在明確規定高溫津貼發放時間的省份中,多數省份是在6月至8月或9月之間。根據不同地區,高溫補貼發放的月數是不同的。比如說上海就是6至9月;海南的發放時間最長,為4月至10月,時間跨度長達7個月。北京的發放月份是在6至8月,室外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而河北的發放金額為室內每小時1.5元,室外每小時2元。山西的高溫補貼發放在6至8月,每個月240元。浙江也是6至8月,室外300元,室內200元。而廣東每人每月150元,發放時間為6至10月。
三、 不同地區的發放月數和發放的金額都是不同的。國家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 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 33℃ 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截至目前,全國至少已有28個省級行政區明確了津貼發放標準。除了高溫津貼,在高溫天氣工作的勞動者們可享受的福利還有很多,如飲料、體檢、藥品、輪休等,還有針對不同人群的一些規定,確保勞動者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