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區中小學學位預警怎么回事
2023部分地區中小學學位預警怎么回事
部分地區中小學學位預警怎么回事這個問題,小伙伴們可有了解過?不妨一起來關注下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3部分地區中小學學位預警怎么回事,希望您能喜歡!
2023部分地區中小學學位預警怎么回事
“根據前期對轄區適齡兒童的摸底情況,部分學校因服務范圍內人口分布密集、新建住宅小區的人口不斷增長,可提供學位高度緊張,2023年面臨超出既有學位接納能力范圍的情況。”6月中旬,甘肅蘭州安寧區教育局發布了這樣一則“學位預警”,表示將對中小學入學劃片范圍適當調整,“片區內適齡兒童嚴格按照批次順序錄取,無法接納的生源將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到其他學校入學”。
進入“入學報名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入學工作,牽動著千萬“準一年級學生家長”的心。隨著“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第七年來臨,“生育小高峰”帶來的傳導效應在今年的小學入學關口集中體現。今年以來,北京、廣州、濟南、大連、長春、青島、成都多地發布了中小學學位預警。
適齡人口增量大、區域不平衡造成“學位緊張”
對于浙江寧波市北侖區一些中小學校學生而言,上體育課要“上樓”而非“下樓”——他們的操場建在了樓頂上。
“不僅屋頂上用圍欄圍起來建了操場,沿著教學樓周圍 、圍墻緊挨處也都開辟成了跑道。能用的空地幾乎都開發成運動場地了。”該區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劉杰告訴記者,為了增加人均運動面積,部分學校不得不“四處找空間”。
應急之舉背后,是當地逐年增加的入學和在校人數。劉杰向記者透露,“今年增量是最大的,全區學位至少要新增1000個,按最大班額數不超過45人來算,得新增20多個班級。”
學位需求增量“波峰”不只體現在沿海發達地區的一、二線城市。江西南昌西湖區教育體育局向記者提供的一份材料顯示,隨著國家2016年開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該區2022年義務教育入學生源已呈明顯增長趨勢,2023年入學生源來自全區出生率最高峰的一年,適齡兒童數量將達新高。
“數據顯示,2022年9月西湖區小學招生6652人、初中招生2240人,招生總數較2021年凈增972人,在校生數較2021年凈增3120人(不含市屬和民辦學校)。通過摸底分析,2023年摸底數較2022年摸底數凈增1282人(不含市屬和民辦學校)。”相關負責人透露,“根據預判,今年該區小學適齡兒童將達7671人。”
除入學適齡學生增量大外,所需學位的區域分布不均衡,是數據呈現的另一特點。記者了解到,南昌市西湖區2023年入學適齡兒童、少年增長情況以洪城路為界,老城區和朝陽洲片區總量略有增長,主要增長量集中在洪城路以南的洪城片區和朝陽新城片區。由此可見,對于新城片區而言,學位緊張的態勢更為明顯。
“據估計,贛州市基礎教育學齡人口在2022年達到頂峰值180萬后將逐步回落,但學齡人口快速向城市集中”,江西省贛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賴正文表示,“縣城學生占比達68.5%,已超過56.4%的人口城鎮化率,城鎮義務教育學位缺口約20萬個。”
“一些地區出現‘學位緊張’問題,可能與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對人口出生率與教育資源需求變化預測不準有關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建民表示,受經濟社會發展等因素影響,出現了學齡兒童流動性增加等新情況、新特點,教育主管部門應對教學資源的需求變動作出預測,積極應對。
小學學位滿了就真的進不去嗎
小學學位滿了就真的進不去。學校學位滿了,一般是進不去的。除非你在這個學區有戶口有房子,因為現在都是就近讀書,可以去跟教育局打一份申請書,把你的實際困難和上級解釋清楚,請求教育局增加個把學位,通融一下,也許是可以一進去就讀的,前提你必須是這個學區的人。一個學校的學位是按照學校的接納能力和上級的分配指標而設計的。
小學學位
它是根據區域的人口多少,沒計劃學位的,一般一個區域那個孩子都會在計劃內,所以是有學位的,但是如果是計劃去外的學生,要就讀這個學校,就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而且這個學校得有學位,如果沒有學位的話,也就是說教室里面是沒有學生的座位的,是無法就學的,那只能到有學位的別的學校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