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學習第11期答案2023
青年大學習第11期答案2023一覽
通過學習青年大學習2023第11期讓自己意識到要努力奮斗,爭做新青年,那么青年大學習2023第11期答案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青年大學習第11期答案2023一覽,歡迎大家來閱讀。
青年大學習第11期答案一覽
知識卡片
1、AC
課后習題
1、ABCDE
2、A
3、D
4、D
5、A
6、B
青年大學習2023第11期答案解析
農耕文化教育,讓學生懂得稼穡之艱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業已有了很大的發展,從人畜耕作的傳統農業逐步走向現代農業。
但是,農業生產依然艱辛,遠不像坐在教室里那般清爽干凈。一次農耕文化體驗教育,能讓孩子們知曉農作物耕種的不易,涵養內置于心的恤農情結,也許遠比百次說教更能讓他們懂得節約的意義和價值。
農耕文化教育,培育學生的愛農情懷。“我希望更多青年從事現代農業。現代農業是高科技的農業,不是過去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業。希望廣大知識青年投身農業研究!”正如袁隆平院士所言,將自己一生青春與熱血都奉獻給農業,需要一份愛農情懷。
通過農耕文化教育,不僅讓學生增長農業知識,還能培養一份愛農情懷,讓更多的年輕人在未來愛上農業、從事農業,發展農業,讓農業生機勃勃。
農耕文化教育,讓優良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一些農耕文化,平時散落在田間地頭,隱匿在鄉村角落。曾流傳千百年的農耕文化資源,若不及時加以整理收集保護,隨著一些村莊的變遷或消失,也會有失傳的風險。
開展農耕文化教育,借助農民豐收節的推動,大力建設相應的教育基地,可以讓農耕文化得以保護和更好地傳承。
全國范圍內的要素進行通盤考慮并作為一個整體梯次推進分配,徹底破除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制度壁壘,引導優勢資源要素更多向農村地區、農業產業流動,充分發揮高素質人才、社會資本、先進科技等現代化要素支撐的綜合效應。
持續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推動勞動力市場由“農民進城”向“人才下鄉”轉變,徹底破除城鄉勞動力單向凈流動難題。建立健全多元化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制度體系,打造集短期培訓、職業培訓、學歷教育等于一體的教育培訓交融發展新格局,培養造就一批有愛農情懷、工匠精神、創新意識和社會責任的新型職業農民。
持續完善鄉村振興政策支持體系,強化政策支持的精準性和穩定性。整合中央和地方政府力量,健全政府投入保障機制,加大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深度和廣度。依靠公共財政資金投入撬動市場力量,引導社會資本更多投入鄉村振興領域,激活內生動力、提升造血能力。
青年大學習心得感悟
經過本次視頻的觀看學習,我明白了革命是歷史洪流中的大浪潮。
在我國近現代歷史中,壓迫與反抗一向是中華民族前進路上的主旋律,而革命與奮斗則是擺脫殖民侵略的民族武器。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中華兒女于潮頭上擊浪,在寒夜中抱薪的精神。無數人站出來,無數人倒下去,這無數人就成為了民族的脊梁。正是有著這樣的一批批中華兒女,中華民族才能在每個歷史轉折中,屹立不倒、如南山壽。
在新時代中,在波譎云詭的世界政治舞臺上,中國青年一代更要承接這種革命精神,激發民族氣魄,力求與世界平等對話。在學習了近日外交會議上中方的霸氣發言后,再回望百年前辛丑的屈辱,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訓還在歷史的碑上。青年人應當充滿斗志,如雛鷹振翅,如乳虎嘯谷,帶著新中國的偉大夢想,推動革命的浪潮奔騰向前,奔向世界。
本期青年大學習我們來到了革命圣地井岡山,學習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條嶄新革命道路背后的故事。
完成了本期青年大學習我們學習到:凡事皆有兩面性。身處逆境時,我們應辯證地、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不能被事物的消極面所蒙蔽,要看到其進取的一面。這正如一位名作家所言——黑夜給了我黑色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
歷史的塵煙掩蓋不住世紀的風雨,星星之火能夠燎原,無數先驅已將期望的種子撒向人間,綻開了一片爛漫的紅色。即使在21世紀的今日,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仍然要具有星星之火能夠燎原的精神。只要有目標,并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一點微小的火光也能照亮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