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三支一扶”計劃選派3.4萬名高校畢業生
2023年“三支一扶”計劃選派3.4萬名高校畢業生
“三支一扶”是大學生在畢業后到農村基層從事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工作。其目的在于為高校畢業生向基層單位落實就業問題提供具體的指導和保障。據了解,2023年“三支一扶”計劃選派3.4萬名高校畢業生!
2023年“三支一扶”計劃選派3.4萬名高校畢業生
4月24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舉行2023年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一季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情況。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人力資源流動管理司副司長孫曉麗:
“三支一扶”計劃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中組部、教育部、財政部等10個部門共同組織實施的高校畢業生基層服務項目。自2006年實施以來,已累計選派51萬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幫扶鄉村振興服務等,在促進基層事業發展、優化基層人才結構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對于引導樹立科學的就業觀、成才觀也發揮了示范作用。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啟動實施2023年“三支一扶”計劃,共選派3.4萬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服務,計劃實施繼續向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地區傾斜,在中央財政補助名額上,中西部地區將占到83.5%。下一步,我們將從四個方面扎實推進“三支一扶”計劃實施工作。
一是拓展服務崗位。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圍繞基層實際發展需求,積極拓展農技推廣、水利建設、生態環保、醫療衛生等基層急需緊缺崗位,不斷優化人員招募結構。
二是強化培養使用。進一步健全“三支一扶”人員培養培訓體系,實施好能力提升專項培訓計劃,大力提升支扶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完善導師結對幫帶等培養制度,立足崗位強化實踐鍛煉。
三是健全服務保障。落實好工作生活補貼、社會保險、期滿服務等支持政策,加強對“三支一扶”人員的關心關愛,積極為“三支一扶”人員干事創業創造有利條件。
四是加強宣傳引導。大力宣傳黨和國家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政策措施,大力宣傳扎根基層、青春報國的典型事跡,積極營造“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成長成才的良好氛圍。
三支一扶的概念
事實上,三支一扶就是指的大學生在畢業之后,到農村的基層從事支農、支教以及支醫和扶貧工作。這個活動是由中央組織部、人事部(現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農業部等多個部門聯合組織開展的,為的就是給高校畢業生向基層單位落實就業問題提供具體的指導和保障。
三支一扶的好處有哪些
1、期滿轉編
就拿支教來說,支教兩年期滿后經考核可以轉為編制,對想考編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機會。而且,一般都是就地轉編,原則上還可以調動,還有遴選到市區的機會,所以也不用擔心會永遠留在農村發展。
2、報考加分
三支一扶期滿后拿到期滿證書,報考事業單位加2分,考公務員教育部門有定向招錄的。2020國考就是報考的“四有項目”人員定向招錄的,筆試已經通過的,等待面試,所以當你覺得考公、考事業單位一次上岸太難,不如曲線救國通過三支一扶政策,為上岸助力。
3、基層工齡
三支一扶期間是算工齡的,算基層工作經歷的,都是可以豐富我們的簡歷,而且有基層經歷,會更容易應對壓力,所以這兩年不吃虧。
三支一扶的弊端
對于三支一扶工作者來說,他們要經歷的一個事情就是,下基層,對于很多在城市長大的孩子來說,這可能確實是一個比較艱辛的事,需要你有堅定的信仰以及吃苦的決心,不過辯證的看,其實下基層去鍛煉,對于年輕人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
相對的弊端便是,我們需要兩年的時間來沉淀自己,很多考上三支一扶的學員,覺得工作太辛苦,工資還相對不高,而選擇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