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平行志愿如何填報
平行志愿按照“考生分數優先、遵循志愿順序”的原則進行投檔和錄取。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考平行志愿如何填報及注意事項,以供大家參考!
高考平行志愿如何填報
填報平行志愿時,應該選擇幾個比自己成績稍高的沖一下,再選幾個跟自己成績相當的穩一穩,最后選幾個比自己成績稍低的作為保底,這幾類學校或專業按照1:2:1的比例合理分配,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報進一個滿意的學校或專業。
平行志愿填報要正確參考往年招生高校錄取平均分和位次。高校錄取統計數據中,有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等數據。這三種數據對考生來說,平均分最有參考價值。參考高校錄取平均分尤其是各專業平均分比參考最低、最高分更有效。
考查分差更具有可比性,對院校專業選擇更有把握,簡單易行,也是比較常用的方法。需要特別提醒考生的是,平行志愿填報在參考擬報高校往年的錄取平均分數線時,不能僅參考其前一年的錄取分數,而要綜合分析該校近三年的平均錄取分數線。
平行志愿報考的注意事項
考生在填報平行志愿時要注意,平行志愿是有錄取順序的,并不是成績達到各高校的錄取條件后,就可以被幾所院校同時錄取的。事實上,考生的檔案在投到某一所高校后,就不會再到其他的學校,所以對于考生來說,投檔錄取的機會仍然只有一次。
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因為錄取考生之間的分數差都不是很大,所以對于是否服從調劑要慎重。很多考生不想選擇服從調劑是因為怕被隨便調到和自己不相關的專業。但其實,高校在調劑時都會出于對考生的負責,選擇與專業接近的專業進行調劑。
在一所高校中,不同的專業錄取分數相差的是很大的,所以考生在填報平行志愿的時候,不要以為過了這個學校的投檔線,就可以報所有專業。如果你報的專業都是這個學校的熱門專業或是高分專業,那么在錄取時風險就會大很多。
平行志愿報考的原則
(1)把握“有效落差”原則。平行志愿一個主要的特點就是增加了考生選擇院校的空間,往往一次可以選擇四所院校,但考生在填報過程中一定要利用好這4個選擇,不能一味盲目追求知名院校、熱門院校。
(2)把握“選擇適中”原則。我們在志愿填報過程中,要有風險意識,在平行志愿中應該選擇幾所和自己考分相適應的院校進行填報,提高自己志愿的有效性。
(3)把握“保底錄取”原則。在最終的志愿填報過程中,一定要有一所確保能錄取到符合自己最低要求的學校。
(4)把握“專業梯度”原則。實行了平行志愿之后,所有錄取院校的分數級差都出現“扁平”現象,專業“撞車”現在成了考生是否錄取的一個很大風險,專業已滿,不符合專業調劑已成為院校退檔的一個最主要理由,所以我們在志愿填報過程中,在考慮到自己的興趣和意愿最低要求的情況下一定要掌握專業梯度,服從專業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