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發病7天內身體會發生什么變化
當前,國內新發疫情不斷出現,部分地區社會面感染人數增加。在此情況下,做好個人防護尤為重要。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新冠發病7天內身體會發生什么變化,希望大家喜歡!
新冠發病7天內身體會發生什么變化
據北京新聞廣播,奧密克戎BF.7變異株是北京本輪疫情的主要毒株。它在臨床上一大特點是連續性。發病初期,患者可能會出現咽干咽痛、咳嗽、發熱等癥狀。感染奧密克戎BF.7后在青壯年人身上發熱一般不超過3天。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小湯山方艙醫院醫療專家李侗曾總結了一份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從發病第1天到第7天核酸轉陰的“癥狀分析”。
·發病第一天:癥狀較輕。可能感到輕微咽干咽痛、身體乏力。
·發病第二天:開始出現發熱癥狀,部分年輕人高燒至39攝氏度左右。同時咽部不適感加重。
·發病第三天:癥狀最重的一天。高熱39攝氏度以上,渾身酸疼乏力,咽痛加劇。
·發病第四天:體溫的高峰開始下降。很多人從這一天體溫降為正常,不再發熱。但仍然咽痛咽癢。一部分人開始流涕、咳嗽。
·發病第五天:體溫基本降到正常。但是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身體乏力仍然存在。
·發病第六天:不再發熱。咳嗽、流涕等癥狀加重。前期病毒導致的呼吸道黏膜破壞,人體通過流涕、咳嗽排出壞死的細胞。可能出現核酸轉陰。
·發病第七天:所有的癥狀開始明顯好轉。核酸很大可能轉陰。
李侗曾表示,普通中青年的發病過程適用于以上情況,接種過新冠疫苗并完成加強免疫的人群病程更短、病情更輕。而部分老年人,尤其70歲以上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熱程更為復雜。老年人感染病毒5天前后,如有明顯憋氣癥狀,需用肺部CT影像來診斷是否有肺部感染。
在新冠病毒的治療方面,李侗曾表示,除了一些高齡老人,有基礎疾病、腫瘤疾病的高風險因素患者會用到“新冠抗病毒藥物”,大部分感染者只需對癥治療即可。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不論是新冠病毒還是流感病毒都非常活躍。李侗曾建議市民可以簡單備一些非處方藥,應對冬季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對新冠、流感癥狀緩解都有效。
新冠吃藥清單、預防藥方是否靠譜
近日,網絡上流傳“新冠預防藥方”、“吃藥順序”、“吃藥清單”等攻略。大部分專家認為,沒必要“囤”藥,建議僅備一點常用藥,或者出現癥狀了再去醫院。
江門市五邑中醫院治未病科主任任小紅說,從中醫發病的情況來看,新冠疫情到了中后期其實很多癥狀都在慢慢消退,不主張吃那么多清熱解毒的藥物。“當然,當發燒、肺部咳嗽這些癥狀加重時,適當地在醫生指導下吃一點清熱解毒的藥,那是有必要的,但是拿它來治療新冠,我覺得沒有這種說法。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他所感受到外面的這種病邪也是不同的,所以我們在用藥的時候也要根據不同的身體狀況來選擇藥物。”
此外,近段時間還有各式各樣的“新冠囤藥清單”在社交平臺上傳播。記者從市區幾家大型藥房了解到,目前未出現感冒發燒類藥物短缺的情況。
任小紅表示,從現在國內的情況來看,只要檢查出是新冠陽性的,那肯定要治療,因為它有著傳染性,而不是說隨便在家里吃點藥就能解決,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如果檢查出陽性,又沒有特別癥狀的,我建議多休息、多喝水,以及適當的飲食清淡是最關鍵的。”
解封后家庭該常備哪些藥物
12月4日,重慶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第158場新聞發布會舉行。針對“復工復產后個人防護注意事項以及家庭常備藥品清單”等問題,重醫附一院重癥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周發春通過連線進行了回應。
周發春表示,解封不等于解防,“面對新冠奧密克戎流行季,我們在恢復正常工作生活的同時,一定不要忘了做好健康監測,科學管理好自己和家人的日常健康”,如果身體有不適,特別是發高燒,一定要馬上去發熱門診看病,不要道聽途說自行診療,以免耽誤病情。
針對市民關注的常備藥問題,周發春表示,“有網傳新冠吃藥順序圖、囤藥清單等,我覺得其實是沒必要的”,“建議您在家里可以考慮備點布洛芬、泰諾、藿香正氣液等相應藥物就行了,大可不必去囤藥”。此外,市民還需注意防護和適度鍛煉,做好環境和個人衛生,保持身心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