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中國殘疾人發展
不好讓你的舌頭超越你的思想,提供保障與服務,情系農村貧困殘疾人,讓關愛的陽光,照亮每一個殘疾人的心靈,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促進中國殘疾人發展,供大家參考。
需求導向、重點推進、精準康復
兒童干預助力夢想起飛。全面規范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貫徹落實《埇橋區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辦法》,建立集中式、隨訪式、守點式、傳言式的“四式”殘疾報告制度,確定了兒童殘疾篩查診斷三級定點機構,形成了兒童殘疾“篩查—轉介—診斷—康復”鏈條式服務體系,基本實現殘疾兒童應救盡救。
轄區內現有殘疾兒童康復定點機構7家,五年來共計免費救助兒童康復3000人次,評估適配假肢矯形器208例,發放輔具248人次,人工耳蝸植入手術31例,累計救助資金4700萬元,400多名兒童經過康復回歸到了普通學校和正常生活,為折翼的天使們開啟了命運的新篇章。
改善民生、多向發力、增進福祉
教育就業扶持不斷深入。舉辦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50班次,培訓7889人次,組織招聘會15場,簽訂用工協議或達成意向3000多人。殘疾人“萬人就業”項目扶持772人創業,發放扶持資金219萬元;“陽光大棚”設施農業項目扶持209人創業,發放扶持資金98.8萬元。發展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15個,殘疾人就業孵化基地1個,輔助性就業機構2個,帶動2000多名殘疾人增收。
殘疾人“陽光家園”智能化托養累計服務3208人次,為家庭減輕了負擔。救助家庭經濟困難殘疾人大學生和家庭經濟困難殘疾人子女大學生871人。1496名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入學率97.5%。
殘疾預防實現全國領跑
成立全省首個縣區級殘疾預防中心,埇橋區殘疾人康復中心建設落成。產前篩查與診斷成效顯著,產期篩查率由創建初期的23%提高到目前的81.28%,全區范圍內接受初篩并建立健康檔案兒童158637人,基本實現了0至6歲兒童殘疾篩查全覆蓋,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效果明顯,疾病致殘、傷害致殘得到有效控制,多次受到全國殘疾人康復工作辦公室的通報表揚。
20_年,埇橋區代表安徽省出席中國殘聯在北京召開的殘疾預防工作新聞發布會,為全國殘疾預防試驗區創建工作提供了安徽經驗。成功承辦安徽省殘疾預防進試驗區暨宿州市埇橋區第三次全國“殘疾預防日”宣教活動。20_年12月在中國殘聯召開的全國殘疾預防試驗區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經驗交流發言。
基層殘聯改革穩步推進
圍繞群團組織“強三性”“去四化”要求,推進“純潔殘聯”“溫馨殘聯”“活力殘聯”“智慧殘聯”“責任殘聯”建設。全面深化殘聯改革,通過改革機構設置、優化管理模式、創新運行機制、加強隊伍建設,在全區25個鎮、11個街道選優配齊鎮、街道殘疾人專委及村(社區)助理員428名,建成380個村(社區)殘疾人協會,完善“兩級管理、三級服務”的組織架構,形成了以區殘聯為主導、鎮(街道)殘聯為骨干、村(社區)殘協為基礎的三級殘疾人服務網絡,實現基層殘疾人組織全覆蓋。
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建設“政治過硬、忠誠擔當、本領高強、服務奉獻”的殘聯組織,為推動殘疾人事業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