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全球倡議”有何含義_兩個全球倡議有什么重大意義
“兩個全球倡議”有何含義_兩個全球倡議有什么重大意義
你知道嗎?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急劇提速,強烈沖擊了“和平與發展”這一時代主題。“兩個全球倡議”,是對當今世界時代主題的鄭重回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兩個全球倡議”有何含義_兩個全球倡議有什么重大意義,供大家參考,快來一起看看吧!
“兩個全球倡議”有何含義
“兩個全球倡議”分別是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
全球發展倡議
堅持發展優先。將發展置于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加強主要經濟體政策協調,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構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發展伙伴關系,推動多邊發展合作進程協同增效,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護和促進人權,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增強民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堅持普惠包容。關注發展中國家特殊需求,通過緩債、發展援助等方式支持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困難特別大的脆弱國家,著力解決國家間和各國內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堅持創新驅動。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科技發展環境,挖掘疫后經濟增長新動能,攜手實現跨越發展。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完善全球環境治理,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綠色復蘇發展。
堅持行動導向。加大發展資源投入,重點推進減貧、糧食安全、抗疫和疫苗、發展籌資、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工業化、數字經濟、互聯互通等領域合作,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
含義: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永恒主題,是確保各國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推動人類進步的根本保障。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構建全球發展伙伴關系和全球發展共同體,圍繞發展問題明確了中國方案。
全球安全倡議
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
堅持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
堅持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
堅持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
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
堅持統籌維護傳統領域和非傳統領域安全。
含義:這一重大倡議明確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樣的安全理念、各國怎樣實現共同安全”的時代課題,為應對國際安全挑戰提供了中國方案。
兩個全球倡議有什么重大意義
為全球發展與安全事業注入新的思想動力
時代需要新的賦能,推動全球發展和安全事業需要新的思想動力。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也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體,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均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追求。全球發展倡議呼吁國際社會加快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為各國發展和國際發展合作擘畫了藍圖,為推進全球發展事業和國際發展合作指明了方向。全球安全倡議回應了國際社會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沖突戰爭的迫切需要,順應了世界各國堅持多邊主義、維護國際團結的共同追求,響應了各國人民共克時艱、攜手開創疫后美好世界的普遍愿望,在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安全架構,為消弭國際沖突根源、實現世界長治久安提供了新的指引。兩大倡議為推動全球發展和安全事業注入了新的思想動力,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闡明了更有力、更具針對性和可行性的現實路徑。
全球發展和安全領域的重要國際公共產品
面對層出不窮的挑戰和困難,世界期待新的方案,全球發展和安全領域需要新的國際公共產品。當前,全球發展和安全形勢錯綜復雜,不確定性日益突出,和平與發展再度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為促進全球發展和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積極貢獻,樹立了典范。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相互呼應、相輔相成,順應了世界各國對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期待,統籌兼顧和平與發展兩大時代課題,努力在國際社會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為各國促民生、謀發展提供了新支撐。兩大倡議具有普惠性、開放性和非排他性,與美西方搞的某些“小院高墻”“平行體系”的發展倡議和安全理念有根本性區別。在疫情起伏跌宕、烏克蘭危機復雜難解的背景下,兩大倡議是中國為變亂交織的世界貢獻的兩大國際公共產品,再次雄辯地證明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公共產品的提供者。
為完善全球發展和安全治理體系提供了新思路
人類歷史一再證明,沒有和平,發展就是無源之水;沒有安全,繁榮就是無本之木。發展是解決安全問題的“總鑰匙”,安全是保障發展進步的“大前提”。當今世界發展和安全問題不斷涌現的重要原因,就是全球發展和安全治理體系存在不充分、不公正、不合理現象,進而引發日益嚴重的發展赤字和和平赤字。在疫情疊加傳統安全矛盾激化的大背景下,全球發展進程正在遭受嚴重沖擊,人類發展指數30年來首次下降,歐洲戰火再起,地緣矛盾加劇,地區爭端、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網絡安全和生物安全等非傳統安全領域全球性問題多發。
全球發展倡議以“六個堅持”為主要內容,即堅持發展優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普惠包容,堅持創新驅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行動導向,是對自我中心主義的超越和揚棄,是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國選擇。全球安全倡議倡議以“六個堅持”為核心要義,即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堅持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堅持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堅持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堅持統籌維護傳統領域和非傳統領域安全等。兩大倡議體系完整,內涵豐富,是國家領導人外交思想在國際發展和安全領域的重要應用成果,更是對西方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以及地緣政治安全理論的揚棄超越,呼應了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促進發展進步和實現共同安全的美好愿望,必將為完善全球發展和安全治理體系發揮積極的建設性作用。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的重大時代課題。把握重大時代課題、解決重大時代課題,才能找到引領時代進步的路標,才能創造一個新的偉大時代。當前,時代之變深刻而宏闊,國際時局洶涌而復雜。促進全球發展,維護世界和平,彌合發展鴻溝,減少安全赤字,才能確保人類和平發展進步的潮流不被阻擋。國家領導人主席提出的兩大倡議如光如炬,必將照亮人類追求繁榮進步和持久和平的時代征程。
中國是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的提出者,更是落實兩大倡議的行動派。我們愿同國際社會一道,讓兩大倡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讓世界變得更加和平、更加安全、更加繁榮。
兩大倡議如何引領全球治理
全球發展倡議為世界帶來怎樣的機遇?
2021年9月,國家領導人在第七十六屆聯大會議上發表題為《堅定信心 共克時艱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重要講話,鄭重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倡議堅持發展優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普惠包容、堅持創新驅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行動導向,以全球發展面臨的緊迫問題為切入點,推動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落實。
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表示,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富有遠見,為世界展望未來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主要著眼于鐵路、港口、發電廠等基礎設施建設,而全球發展倡議覆蓋面更廣,涵蓋中小微企業發展、教育、醫療等方面,既聚焦當下全球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也關注人類未來發展面臨的共同挑戰。全球發展倡議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又一生動實踐,為解決全球發展難題貢獻了中國智慧。
近年來,中國在全球抗疫、糧食、氣候、基建等多個領域積極主動履行大國責任,為動蕩變革的世界注入了穩定性和正能量。自全球發展倡議提出后,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多個國際組織表示支持,60多個國家加入中方在聯合國平臺成立的“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成為團結協作、共謀發展的重要力量。
瑞典“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史蒂夫·布魯爾認為,不管是“一帶一路”倡議,還是全球發展倡議,都得到了全球多個國家的加入和支持,它讓世界上一些被剝奪了發展機會的國家和地區得以搭上發展的“快車”,而且中國的投資不附加任何條件,真正是對全球發展事業的“再提振”,讓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國人民。
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共同獲得者、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前副主席莫汗·穆納辛格進一步指出,中國在減貧、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的努力和成效舉世矚目,中國正在向世界展示一條更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全球安全倡議解決怎樣的安全困境?
和發展一樣,安全也是全球治理層面的重要驅動之輪,二者是一體兩翼、需要統籌協調的。緊跟全球發展倡議,今年4月,國家領導人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提出全球安全倡議,進一步生動詮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全球安全倡議緊密結合當前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倡導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共贏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是對西方現實主義地緣政治安全理論和“安全困境”選擇分析范式的超越。
在羅伯特·庫恩看來,全球安全倡議是中國主動應對全球治理的積極方式,這在當下時局中顯得更為必要。中國是第一人口大國、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第一大國際儲備國,中國全方位參與國際事務,對世界來說重要而積極。全球安全倡議向世界清晰宣示了中國和平的理念、維護世界和平的努力和行動,展示了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也提供了不同意見國家進行交流對話的平臺。
史蒂夫·布魯爾則表示,更好踐行全球安全倡議,要以發展促安全。人類發展的歷史與事實一再證明,冷戰思維只會破壞全球和平框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只會危害世界和平,集團對抗只會加劇人類文明的沖突與安全挑戰。史蒂夫·布魯爾認為,避免冷戰甚至熱戰的基礎是經濟合作,各國要著眼同舟共濟,完善全球治理,為全球合作和消除全人類貧困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