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祭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
國家公祭日是每年的12月13日,具體幾點并未規定。2018年12月13日上午7時整,政府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家公祭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家公祭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
國家公祭日是12月13日。
國家公祭日,是一個國家為紀念曾經發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紀念活動,由國家權力機關決定。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主要參戰國政府紛紛推出國家級哀悼日,以國家公祭的形式來祭奠在慘案中死難的國民,增強現代人對國家遭受戰爭災難歷史的記憶。
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大屠殺紀念館、美國的珍珠港事件紀念館、俄羅斯的衛國戰爭紀念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原爆紀念館等等,每年都舉行國家公祭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全票通過的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國家公祭日是群眾路線的生動體現,體現的是對群眾的尊重,是對生命的敬畏。而以國家公祭日的形式奠祭,也表明抽象的國家已經擬人化,國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與普通人情相融,因此,國家公祭日的設立,也表明國家政治的世俗化、平民化,體現了政治文明的進步。
國家公祭日是國家層面的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中國南京開始對我同胞實施長達四十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從1994年開始,江蘇和南京都會在每年的12月13號舉行哀悼儀式,包括撞和平鐘、敬獻花圈等等,但是這些都是停留在地方層面。
2014年2月27日,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的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國家舉行公祭活動。決議的通過,使得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紀念上升為國家層面。
國外也有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今年的10月27日,北京時間凌晨3點(加拿大當地時間10月26日下午3點),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對華裔議員黃素梅關于設立“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的66號動議進行閱讀和辯論。最終,該動議獲投票通過。這意味著,加拿大成為西方第一個設立“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的國家。今后,加拿大安大略省將每年12月13日定為“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