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會出現極端寒潮嗎2022
我國冷事件的變化特征和全球變暖導致的北半球大氣環流和極地系統的重要改變有密切的關系。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這個冬天會出現極端寒潮嗎2022,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這個冬天會出現極端寒潮嗎2022
在國慶期間的“斷崖式”換季降溫后,新一輪冷空氣又在節后接踵而來,給我國中東部地區帶來大風、降溫和雨雪。根據中央氣象臺消息,10日,冷空氣影響已接近尾聲,不過,吉林東部、黑龍江東部等地仍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遼寧東北部、吉林東部山區、黑龍江東南部山區有雨夾雪或小到中雪,吉林東部山區局地有大到暴雪等。盡管早有心理準備,但10月初降溫的幅度,還是超出了預期,部分地區更是經歷了破紀錄的熱和一夜入冬的冷。
寒潮基本種類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的寒潮年鑒將冷空氣過程分為全國性寒潮、區域性寒潮、強冷空氣、一般冷空氣四級。
全國性寒潮:凡日平均氣溫的過程總降溫>10℃,負距平的絕對值>5℃的站點數,北方至少有32站(占北方站點數的三分之一),南方至少有13站(約占南方站點數的四分之一);或南北方達到上述影響強度的總站數超過40站,同時過程總降溫大于7℃,負距平的絕對值大于3℃的總站數超過90站(占南北方站點總數的60%),則作為“全國性寒潮”。
區域性寒潮:凡日平均氣溫的過程總降溫大于10℃,負距平的絕對值大于5℃的南北方站點數超過20站,同時過程總降溫大于7℃,負距平的絕對值大于3℃,南北方站點數超過40站的,則作為“區域性寒潮”。
強冷空氣:凡同樣影響強度的站點數達到區域性寒潮標準的一半以上時,則作為“強冷空氣”。
一般冷空氣:凡同樣影響強度的站點數達到強冷空氣標準的一半以上時,或日平均氣溫的過程總降溫大于7℃,負距平的絕對值大于3℃的總站數超過20站;或雖未達上述標準,但造成了一定災害的過程,一律作為“一般冷空氣”。
1.地面圖上冷高壓的強度;
2.高空圖上冷中心的數值;高空鋒區強度;冷區范圍和冷平流強度;
3.地面圖上冷鋒強度(溫度水平梯度大小)冷鋒后降溫程度;冷鋒后變壓中心強度;鋒面附近其它氣象要素和天氣現象也可間接說明寒潮強度。
寒潮主要特點
寒潮是中國境內常見的一種災害性天氣,發生的次數較多,活動范圍廣大。 寒潮爆發在不同的地域環境下具有不同的特點。在西北沙漠和黃土高原,表現為大風少雪,極易引發沙塵暴天氣。在內蒙古草原則為大風、吹雪和低溫天氣。在華北、黃淮地區,寒潮襲來常常風雪交加。在東北表現為更猛烈的大風、大雪,降雪量為全國之冠。在江南常伴隨著寒風苦雨。
9月到次年5月均可發生,集中于3、4月,中國大部分地區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