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寒露節氣冬季版圖反超秋季
在古代,人們會在寒露節氣前后的重陽節,結伴登高游山,又稱“辭青”。這是因為寒露時節,我國大部降水量銳減、濃云消退、能見度高,正是登高望遠的好時候。以下是小編準備的2022寒露節氣冬季版圖反超秋季一覽,歡迎參考。
寒露節氣我國北方大部晝夜溫差可達10℃以上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边M入寒露節氣,我國晝夜溫差進一步拉大。從中國天氣網推出的寒露節氣全國晝夜溫差地圖可以看出,此時我國東北、華北、西北、黃淮以及西南地區大部平均晝夜溫差都在10℃以上,早晚時段要備上一件外套了。其中,西藏、新疆、青海、甘肅、四川、山西、吉林等地部分地區晝夜溫差能達到15℃以上,一日如過兩季甚至四季隨機播放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要特別注意根據氣溫變化增減衣物。
據王偉躍介紹,寒露節氣期間,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我國各地夜晚時間變長,散失的熱量更多。再加上此時我國大部地區以晴天為主,云量較少,因此白天升溫快,夜間地面輻射冷卻更快,進而導致晝夜溫差進一步拉大。
寒露節氣期間,大霧開始頻繁地出現在我國的天氣舞臺上,尤其是西南、華北地區等地開始進入大霧多發期。寒露節氣期間省會級城市大霧日數排行榜上,西南地區的成都、重慶和貴陽均排進了前十,其中成都憑借平均2.5天排名第一。華北地區的石家莊、天津、北京、太原四個城市也都是榜上有名。
王偉躍表示,寒露節氣期間,西南地區仍多陰雨天氣,空氣濕度較大,再加上山地多、風力小等原因,就容易多霧。而華北地區此時多是秋高氣爽的天氣,晝夜溫差大,夜間地面輻射冷卻,使得近地面附近溫度下降,空氣中的水汽飽和析出就容易凝結成霧。
寒露節氣
10月8日,我國進入寒露節氣。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征的節氣。此時,冷空氣進一步活躍,降溫進入快車道,北方多地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南方則暑熱褪去、秋意漸濃。中國天氣網通過盤點氣象大數據發現,寒露節氣期間,我國冬季版圖將迅速擴大,并一舉超過秋季。同時,北方大部地區晝夜溫差都在10℃以上,華北、西南等地開始進入大霧多發期。
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大雁排成隊列大舉南遷;二候雀入大水為蛤,各種雀鳥都不見了,海邊出現了很多蛤蜊,古人看到它們外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以為是雀鳥變成的;三候菊有黃華,菊花普遍開放。這一切都意味著秋已深、冬將近。
寒露節氣的習俗
1.1、吃花糕
由于天氣漸冷,樹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們謂此為“辭青”。九九登高,還要吃花糕,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1.2、飲菊花酒
寒露與重陽節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釀制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1.3、登高
眾所周知,重陽節登高的習俗由來已久。由于重陽節在寒露節氣前后,寒露節氣宜人的氣候又十分適合登山,慢慢的重陽節登高的習俗也成了寒露節氣的習俗。登高寓意“步步高升”、“高壽”。古時登高源于“避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