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寧夏志愿填報技巧指南
當高考結束之后,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就是什么時候出成績了,那么為了方便大家,下面給大家分享2022寧夏志愿填報技巧指南(精選),歡迎閱讀!
2022寧夏志愿填報技巧指南
志愿設置及志愿填報
1.根據錄取批次進行設置,錄取分六個批次:
(1)提前批本科:除軍事、公安、飛行學員、公費師范生、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部分藝術體育專業、航海類等艱苦專業、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以及其他經教育部批準的特殊高校(專業)、有關高校綜合評價招生等教育部規定可安排在提前批次錄取的情況及其他須在提前批招生院校本科專業;特殊類型招生(含高水平運動隊、高水平藝術團);專項計劃(含教育部直屬高校和其他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實施農村學生單獨招生<簡稱高校專項計劃>、農村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簡稱國家專項計劃>)本科。
其中藝術類本科專業分為A、B、C三段進行,A段包括獨立設置的藝術院校、經教育部批準參照獨立設置藝術院校管理的普通高校和教育部直屬普通高校的藝術類本科專業;B段包括區內本科普通高校、使用我區藝術類專業統考成績并申請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區外本科普通高校的藝術類本科專業;C段包括除A段和B段普通高校外的其他本科院校藝術類本科專業。
(2)提前高職專科一批(高職專科公安類專業)。
(3)第一批本科(含寧夏大學、寧夏醫科大學招收農村學生專項計劃<簡稱地方專項計劃>)。
(4)第二批本科(含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本科)。
(5)提前高職專科二批(含定向培養士官、藝術、體育專業)。
(6)高職專科批次。
2.志愿設置
本科藝術類B段,體育類專業,國家專項計劃、高校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特殊類型招生,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提前高職專科二批(僅定向培養士官)、高職專科批次和各批次的少數民族預科班采取“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志愿按照“平行志愿”的要求進行設置;
體育類專業、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各批次中的少數民族預科班設置A、B、C 三個并列的院校志愿;第一批本科設置A、B、C、D四個并列的院校志愿,第二批本科設置A、B、C、D、E、F、G、H八個并列的院校志愿,提前高職專科二批(僅定向培養士官)、高職專科批設置A、B、C、D 四個并列的院校志愿。每個院校志愿均設置6個專業志愿及1個專業服從志愿;
本科藝術類B段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按專業大類投檔,每個專業大類分別設6個并列的院校志愿,每個院校志愿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1個專業調劑志愿;
“平行志愿”錄取結束后,對未完成的.招生計劃,設置“征集志愿”。“征集志愿”的填報同樣采用“平行志愿”模式。
提前批本科中除藝術類B段、體育類專業、國家專項計劃、高校專項計劃、特殊類型招生,其他本科專業采用“順序志愿”模式,設置2個院校志愿,每個院校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1個院校調劑志愿。
本科藝術類A段、本科藝術類C段和提前高職專科二批(僅藝術)均采用“順序志愿”模式,設置1個院校志愿,每個院校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1個專業調劑志愿。
3.調劑志愿
專業服從志愿是指所填報的某院校專業未被錄取時,愿否調劑到該院校的其他專業。
院校服從志愿是指某批次所填報院校未被錄取時,愿否調劑到同批次錄取的其他院校。院校調劑志愿投檔后,由院校安排專業,考生所填其他院校的專業志愿無效。
4.達到第一批本科錄取分數線以上的考生和第二批本科、高職專科填報志愿資格線以上的考生,方可填報相應批次的“平行志愿”。達到第一批本科院校同批次錄取分數線下20分以上的未錄取考生和第二批本科、高職專科院校填報志愿資格線以上的未錄取的考生,方可填報相應錄取批次的“征集志愿”。
符合《自治區招生工作委員會關于進一步規范我區普通高校招生專項計劃實施區域和考生報考條件的通知》(寧招委〔2016〕19號,以下簡稱《專項計劃報考資格》),中國家專項計劃實施區域和報考資格規定,并達到國家專項計劃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可填報國家專項計劃志愿;符合《專項計劃報考資格》中高校專項計劃實施區域和報考資格規定,并符合有關高校相關錄取要求的考生,可填報高校專項計劃志愿;符合《專項計劃報考資格》中地方專項計劃實施區域和報考資格規定,并達到地方專項計劃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可以填報地方專項計劃志愿。不符合《專項計劃報考資格》中規定實施區域和報考資格的考生,填報的各類專項計劃志愿無效。
民族班和少數民族預科班只招收少數民族考生,少數民族考生應積極填報民族院校志愿。達到本科相應批次錄取分數線(二批本科為填報志愿資格線)下80分以上的少數民族考生,方可填報相應錄取批次少數民族預科班志愿。
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班,只限總政審查備案的考生報考。達到本科相應批次錄取分數線(二批本科為填報志愿資格線)下80分以上,經中央軍委有關部門審查備案的考生方可報考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班志愿。
取得寧夏2021年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專業統一考試美術與設計學類、音樂學類、舞蹈學類專業合格證的考生,方可填報美術與設計學類、音樂學類、舞蹈學類專業志愿;參加寧夏2021年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專業統一考試報名并取得高校單獨組織的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考試合格的考生,方可填報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志愿。
5.志愿填報實行公布分數后,通過網上分時填報。
6月23日至27日:填報本科(含本科預科、高水平運動隊、高水平藝術團、國家專項計劃、高校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志愿、藝術類本科專業志愿、體育類本科專業志愿,提前高職專科一批志愿。
7月2日至3日:填報提前錄取高職專科二批志愿(含定向培養士官、藝術、體育專業)。
8月1日至4日:填報高職專科志愿。
各批次中的“征集志愿”填報時間在各批次錄取期間另行向社會公布。
6.考生填報志愿須根據寧夏教育考試院公布的招生院校及專業計劃,認真閱讀有關高校《招生章程》,按照網上志愿填報辦法由考生本人選擇填報學校和專業志愿,并對所填報志愿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承擔責任。因考生本人填報疏漏或失誤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責任。
對自愿放棄志愿的考生,凡在年度集中填報志愿、征集志愿結束后,錄取過程中和結束后申請自愿放棄志愿錄取的考生,視為放棄本次集中填報志愿和征集志愿錄取機會,即凡二批本科及二批本科以上批次(含提前高職專科一批次)申請自愿放棄志愿錄取的考生,視為放棄本年度二批本科及以上批次所有志愿(包含征集志愿)的錄取,但允許其參加提前高職專科二批(僅定向培養士官)的志愿填報和投檔錄取;凡高職專科批次(含提前批次)自愿放棄志愿錄取的考生,視為放棄本年度所有志愿(包含征集志愿)的錄取。
填報公費師范教育專業志愿的考生須簽訂《師范生公費教育協議書》。填報定向志愿的考生須在填報志愿前與定向單位簽訂《定向就業協議書》。填報國家中西部農村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項目專業志愿的考生須在填報志愿后錄取前與招生院校簽訂《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教育協議書》。填報高校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業招生計劃的志愿時,除按要求填報外,還需書面申請并由考生家長或監護人簽署意見(考生本人、考生家長或監護人須親筆簽名),于6月30日前交縣(市、區)教育考試中心。
7.填報軍事院校(含定向培養士官)志愿的考生,只限于普通高中應屆、往屆畢業生,未婚,年齡不低于17周歲、不超過20周歲(截至2021年8月31日);填報公安類非現役院校或專業志愿的考生,年齡不超過22周歲(1999年9月1日后出生);填報公安類現役院校或專業志愿的考生,只限于應屆、往屆高中畢業生,未婚,年齡不超過20周歲(2001年9月1日后出生)。
8.報考類別對填報志愿的限定:
(1)文史類考生不得兼報理工類專業;理工類考生不得兼報文史類專業。
(2)藝術類專業考試合格并填報藝術類本科專業志愿的考生,不得填報提前批本科錄取院校的非藝術類專業志愿。
(3)體育術科測試合格并且填報提前批錄取院校體育類本科專業志愿的考生,不得填報提前批錄取本科院校的非體育類專業志愿。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與指南
高考志愿填報方法目前高考填報志愿采用平行志愿,即每個填報的志愿被錄取的機會相等。填報志愿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了解批次錄取分數線,多數省份都在省線和高考分數出來后再統一填報志愿。
在填報志愿時,如果自己分數夠高,應該以挑選院校為主,重點大學的名氣會讓你更有優勢;如果分數夠不到重點大學,那么就以挑選專業為主,最好選一般院校里的王牌專業。
填報志愿時,要進行估分預算,自己選擇一些具體的學校和專業后,上官網查歷年錄取分數線,看看與省控線的分差,最好取近三年的平均值,然后看自己的成績能否報上。
最后就是在填報志愿時,順序應按分差從大到小填報,最好服從調劑,這樣被退檔的風險就降低很多,如果被調劑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在大一時爭取轉專業。
如何一鍵填報高考志愿高考結束對考生和家長來說,最重要還是高考志愿填報。對比幾年前,那時候填報志愿,就只有查一本厚厚的志愿參考書,當時網上關于怎樣報考學校的信息真不多。那時候最多就是咨詢考生的班主任。
在前幾年報考志愿有個很大的參考標準,就是這個專業火不火。有幾年計算機專業特別火,所以很多家長一窩蜂地都讓孩子報計算機專業,誰知道出來之后才發現這專業很尷尬,找不到關聯性很強的工作。特別是現在新高考情況下很多考生和家長在志愿填報中就更尷尬了。
為了不讓廣大的考生和家長在志愿填報的時候不尷尬,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的志愿報考軟件,他們都有各自的功能。比如我所了解的蝶變志愿(填報模擬志愿)這個產品,他們的數據來源是將每個省份的志愿填報指導大本進行數據整合轉成電子數據,然后再人工校對,形成數據基礎,再通過數據分析處理和算法計算,針對不同省份不同成績給出能上的大學列表,并針對每個大學給出錄取概率。
1、志愿填報首選城市,不是學校、更不是專業:為了四年甚至更久的生活,為了謀得更好的發展空間,請記住,志愿要一定首選城市。城市的選擇必須和家庭情況相互配合,考生應接納但不盲從家長建議。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高分者城市選擇中必選“北上廣深”,低分者則應當選擇省內經濟發達的城市,再次是臨近省份經濟發達城市。
2、重院校、輕專業,是錯的,重院校、輕專業,是貽害無窮的餿主意。分高者,應該“重院校、輕專業”。報考院校,應該“重專業、輕院校”,按照專業技術配比志愿與高校,找到就業前景最優的志愿填報方式。
3、填報真正的好專業,必須看懂新聞聯播:文科大類專業就業質量高、厚積薄發,但就業形勢嚴峻,分高就報財經類;理工科就業迅速,但就業質量低,后勁不足,分低才報理工科。如果新聞聯播連續一年總在報道某個行業正面新聞不斷,那么不要猶豫,這個專業一定是好專業,絕對有前途!
4、進入1—5流大學的人是少數,絕大部分考生的分數已經限定了他們必須在6—9類院校就讀。分數不高,只能考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將以有為也!從高考志愿填報的時候開始就選準最終目標院校,分數低,大學城市就報京滬周邊;分數高,大學專業就報熱門專業的基礎專業。
5、高考報志愿填報,一定要了解真實的就業渠道,大學畢業生找工作,不能靠家長,只能靠學生自己:“找人”真的有用干脆連大學都不用上。不要迷信公務員、央企,市場之下,賺錢多、賺錢快,就是好工作,要找這樣的工作,未必需要一流高校。從填報志愿起就要意識到大學生涯不是休假,而是一場命運的豪賭,四年的時光就是賭場的籌碼,輸贏壓上去的將是大家一生的命運跌宕。
6、何謂“沖保結合”:不要拘泥于保一本、保二本,在所有的志愿中,只能有一個或者兩個是“保”。如果有兩個“保”的院校,那后面的志愿豈不是作廢了?
高考平行志愿填報技巧
平行志愿填報按照“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原則。具體如下:
沖一沖:把有希望夠得著的理想學校作為A志愿;
穩一穩:把與自己成績“門當戶對”的學校作為B志愿;
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績稍低點的學校作為C志愿。
不過要注意的是,“沖一沖”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亂沖,當然其中一個亂沖也無妨。同時各志愿間要拉開梯度,如果考生定位不準確,一味追求最理想的高校,志愿填報過高,就可能導致所填報的幾個院校志愿全部落空。
2022寧夏志愿填報技巧指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