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我是接班人《驚蟄》大課播出時間及平臺
驚蟄節氣的標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動、萬物生機盎然。從我國各地自然物候、氣候進程看,“驚蟄始雷”僅與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的自然節律相吻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我是接班人《驚蟄》大課播出時間及平臺,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2022我是接班人《驚蟄》大課播出時間
“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在驚蟄節氣,傾情推出傳統文化系列大課——《驚蟄》!將于2022年3月5日20:00-20:40播出。
2022我是接班人《驚蟄》大課播出平臺
湖南教育大平臺,湖南教育政務網,湖南教育電視臺官網,湖南文明網,芒果TV網站。
驚蟄的由來
驚蟄的由來是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太陽到達黃經345°時?!对铝钇呤蚣狻罚骸岸鹿潱f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痹谶@個時節會響起春雷,在土里冬眠的昆蟲會被驚醒,開始活動,所以被稱為“啟蟄”,后來為了避諱漢朝第六代皇帝漢景帝劉啟的名字,被改為了“驚蟄”。
驚蟄,又名“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斗指丁,太陽到達黃經345°,于公歷3月5-6日交節。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很重視驚蟄這個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節令。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自然節令的反映。
驚蟄的習俗
1、吃梨
民間有農民流傳俗語“驚蟄吃了梨,一年都精神”,梨與離諧音,民間相傳,驚蟄吃梨可以和莊稼蟲害遠離,寓意祈愿風調雨順豐收有余。
2、炒豆
在一些地方,有驚蟄日農民吃炒豆的習俗,人們將黃豆浸泡在鹽水里一段時間,然后在鍋里炒出噼啪之聲,意思是蟲子在鍋中受熱煎熬所發蹦跳聲音。
3、蒙鼓皮
在一些農村驚蟄這天要蒙鼓皮。相傳驚蟄時節雷神敲響鼓,喚醒萬物,春神到人間,民間也要順應天時蒙鼓皮,以助神威。
4、祭白虎
農村老人講,驚蟄這天祭白虎能夠祛百邪,除百害。如果覺得年頭不順犯小人,要在驚蟄之日祭白虎,祈求一年平安順利,驅除小人和病害。
5、吃龍須面
在部分農村,驚蟄日吃龍須面,烙的餅子上要有龍鱗的圖案,包的餃子上要有龍牙,用龍在人間的寓意期盼吉祥平安。
2022我是接班人《驚蟄》大課播出時間及平臺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