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個高考報名:志愿填報專用詞匯,新高考職業生涯規劃
15個高考報名:志愿填報專用詞匯,新高考職業生涯規劃
高考報考,填一個好志愿,是考生及家長都期待的事情,但往往很多人最后是事與愿違的。其實很多是在填志愿時犯了一個錯誤:沒有對考生本人的未來進行一個較好的定位。今天要和大家說的是:高考報考,職業規劃很重要!做好規劃,少走彎路!
新高考職業生涯規劃
高考填志愿不只是學校和分數匹配
很多考生覺得高考分數還不錯,盲目的認為自己應該就讀一所好大學,結果最后雖然進了好大學,卻學了一個自己根本不喜歡的專業。因此在填報志愿時,一定要理性,思考如何根據現有的分數作一個最優的選擇。
通常我們會把前三到五年的高考分數作為參數,但由于歷年高考試題的難易程度不同,歷屆高考成績之間的絕對分值也不同,所以去年的600分和今年的600分也不是一個概念,那么,在報考時我們就不能看絕對分數,而要看相對分數,還要綜合考慮本省當年的招生計劃總數、考生總數、考生成績、考生位次等因素。
高考填志愿更是要專業和個人匹配
在高考報考時,還應該考慮專業與考生是否匹配。
這里講的“匹配”,包括分數匹配、興趣匹配、優勢匹配、能力匹配、職業規劃匹配等重要方面。
大學選專業,首先分數是重要的一關,考生能否順利就讀這個志愿專業,取決于是否滿足這個專業的分數;
而興趣、優勢是考量的另一面,志愿專業最好是與考生興趣相匹配的,那樣將來學起來會投入點;
最后是職業規劃,如果志愿專業與考生將來的職業毫不相干,那么對于考生來講,專業與職業不能緊密聯系,學這個專業從很大程度上來講是一種資源浪費,考生在畢業后面對龐大的就業壓力也會很后悔當初的選擇。
當年易中天老師的女兒填報高考志愿時
易中天給了女兒四個原則
1、興趣原則,選感興趣的專業;
2、優勢原則,選最能體現自己優勢的專業;
3、創造原則,這個專業畢業以后從事的工作應該是具有創造性的,而不是做簡單重復的勞動;
4、利益原則,這個專業最好還是能掙錢的。“因興趣而有動力,因優勢而有能力,因創造而有潛力,因利益創造收益”。
這四個簡單明了的原則值得高三考生和家長們細細體會和好好借鑒。
其實,大學畢業后,學生無非就是向讀研、留學以及就業這幾個方向分流。孩子畢業后的規劃,與報什么樣的學校、學什么專業密切相關,因為不同類型的大學培養人才的目標是不同的。
總之,高三家長一定要清楚地認識到:報考專業前首先要確定未來的職業,通過職業規劃去報考志愿,不要讓孩子輸在職業的起跑線上,一定要讓孩子的未來借力而行!
15個高考報名、志愿填報專用詞匯
批次線
批次線即各省招生委員會按照國家有關文件規定,根據當年招生計劃、全省考生統考成績統計表和往年考生復讀等因素,按略大于招生計劃數確定各批各類錄取控制分數線。劃定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原則是既要考慮普通高校能夠完成招生計劃,又要減少自然落選的人數。
院校投檔線
在錄取時,各省招辦按照院校的調檔要求,根據考生志愿報考情況,向招生院校批量投檔。批量投檔的分數最低的考生成績即為該院校的投檔線(亦稱提檔線、調檔線、進檔線)。
在同批錄取的院校中,由于報考人數和考生成績不均衡,形成的各院校投檔分數線也不一樣。它們的共同點一般是在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而其不同點是部分院校由于生源充足,其投檔線高于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有的院校由于生源不足,投檔分數線就只好定到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
因此,有的考生統考成績雖然高于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但由于未達到所報院校的投檔分數線,電子檔案不能投放,因而參加不了該志愿的錄取。
模擬投檔線
按照教育部規定,院校模擬投檔線是按高校在相關省份已公布的本批次招生計劃數和提交的最終投檔比例進行模擬投檔形成的分數線。
僅適用于自主招生、高水平藝術團和定向就業招生等錄取投檔。院校模擬投檔線不是院校正式投檔線,可能與實際投檔線不一致。
錄取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
院校已錄取考生中第一名高考成績就是該校錄取最高分,錄取的最后一名考生的高考成績就是最低分,錄取最低分有時會高于院校的調檔線,有的會等于院校調檔線。院校已實錄的全部考生高考成績的算術平均值就是該校錄取考生的平均分。
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同一志愿下可以填報多所院校。
投檔時,按考生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檢索考生填報的多個平行志愿院校,一旦有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進行投檔。
錄取批次
我國普通高校招生不同類型的院校分期分批進行,由此形成錄取批次。錄取批次分為:提前批、本科批、專科批次。
考生如被上一批次高校錄取,不能再參加下一批次高校的錄取;如未被上一批次高校錄取,其參加下一批次高校錄取的機會不受影響。
近年來有些省市本科批次合并,錄取批次還要參照各省市具體情況確定。
線差
線差分為考生考分線差與高校錄取分線差。考生考分線差是指考生的考分或預估分與考生所在省市的批次控制分數線的差值,即考生分數比批次控制分數線高多少分。
高校錄取分線差是指高校在某個省市某批次的錄取分數線與該省市的批次控制分數線的差值,即高校錄取分比批次控制分數線高多少分。線差的作用主要用于對招生院校的錄取分數進行分析和比較,尤其是對不同年度的錄取分數進行分析和比較,因為很多院校在不同年度的錄取分經常會發生很大變化,但其錄取線差一般波動不會太大。
一分一段/檔
考生高考成績統計表(一分一段/檔表)就是分科類從高分到低分將每一個分數段的人數及累計人數排名列表。通過該表,考生可以直觀地了解自己的分數在當年高考同科類考生中處于什么位置,再通過參考往年的錄取情況,從而大致劃定自己報考的高校范圍。
調檔比例
是指某一院校調閱考生電子檔案數與計劃招生數的比例,在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中,一般在105%-110%之間,并在各院校的《招生章程》中予以公布。
梯度
在志愿填報中的梯度只表示兩個或幾個院校之間錄取線差值的大小。考生在選報志愿時要注意使院校與專業之間形成合理的梯度,以免造成滑檔、退檔的風險。
專業優先
所謂專業優先就是在報考該院校的考生中,首先考慮的是考生的專業志愿,也就是說先考慮第一專業志愿,再考慮第二專業志愿,依次類推。
分數優先
所謂分數優先就是投檔到該校的所有學生,從高分的學生開始依次按專業進行投檔,也就是說,分數高的學生優先按專業順序進行投檔。
專業級差
所謂專業級差就是在考生的前后兩個專業之間設定一個分數差,比如級差是2分,那么某一專業第二專業志愿的考生需要減掉這2分進入院校排名,依次類推。
按大類招生
就是將考生先按某一學科類招進來,如工商管理類(包括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先不分具體專業,統一學習專業基礎課,大三時根據本人前期的考試成績和意愿,再進行院系或專業的選擇,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有利于人才的培養和發展。(具體流程以學校招生章程公布為準)
國家、高校與地方的專項計劃
國家專項計劃是面向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的簡稱,由中央部門高校和省屬重點高校承擔。
高校專項計劃由教育部直屬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試點高校承擔,招生計劃不少于學校本科招生規模的2%。高校專項計劃主要招收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含縣級市)以下高中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農村學生。
地方專項計劃由各省(區、市)本地所屬重點高校承擔,地方專項計劃實施區域、報考條件和錄取辦法由各省(區、市)因地制宜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