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浙江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安排
高考季即將開始,高考生們都在6月7日這天踏入考場,開啟一生中最重要的考試,考試的結果將會在十幾天后揭曉,而填報志愿的時間也在成績公布后開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2022浙江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安排公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目錄
浙江高考志愿填報時間
普通類提前錄取和第一段、藝術類第一批和第二批第一段、體育類第一段同時填報志愿,填報時間為6月29日至6月30日。普通類第二段、藝術類第二批第二段和體育類第二段同時填報志愿,具體填報時間由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另行公布。
2022年浙江高考填報志愿流程
1.填報志愿時,應認真了解招生工作規定、平行志愿投檔錄取實施辦法及有關高等學校的辦學情況和招生章程;
2.認真參考往年各高校投檔最低排位、投檔線及平均分,特別是在平行志愿填報時,注意將自己具體排位與有關學校去年投檔的最低排位進行參照,估計今年志愿填報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而準確定位、科學選擇、合理填報志愿;
3.充分了解平行志愿的優勢和風險,各志愿組內院校志愿間和一、二志愿組之間,以及同一學校專業之間都要形成合理“梯度”,特別要慎重對待院校專業服從問題,以提高錄取機會;
4.考生須在規定的時間段內登錄省教育考試院網站的志愿填報系統填報志愿,并到報名點辦理簽名手續,逾期不報,考生須自負相關責任;
5.注意點擊“志愿確認”按鈕。當考生確定不再進行志愿填報時,必須點擊“志愿確認”按鈕,未點擊確認的志愿無效。
浙江高考志愿填報指導
每年一度的承載著近千萬個家庭希冀的高考,是我國最重要的國考。它決定著近千萬考生的命運和前途,反映著社會的公開、公正、公平,考驗著我國選拔培養優秀人才機制的正常運行,關系著國家的發展和未來。
而作為高考招生的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之一部分的志愿填報,有的人從重要性上將其稱之為第二次高考,也有的人從技巧性上將其稱之為第二次高考,還有不少過來人坦言“考得好不如報得好”,無論如何將其歸結為“七分成績定,三分志愿拼”是不為過的。
高考志愿填報成功了,將會錦上添花使考生及家長心想事成,從而上個理想的、心儀的大學;而高考志愿“報砸”了,就不僅是事與愿違“損分折業”這么簡單了,稍強一點的,上個不理想的大學或不如意的專業,就有可能使其心情郁悶、黯然神傷;遇到稍差的,就有可能是“由本到專”,甚至是“名落孫山”,足以使其改變人生、抱憾終身。由此可見,掌握高招報考的技巧,成功填報高考志愿是多么多么的重要。
浙江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1、家長避免大學或專業情結
高考志愿填報時,很多家長摻雜自己的意愿,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考生。家長需要尊重考生的意向,當然作為家長也需要了解孩子的特長、未來的人才需求,給考生提供建設性的建議,但是不能強加自己的意愿。
2、了解招生報考政策
招生報考政策每年都會有些變化,作為家長需提前了解,例如加分政策、降分政策等相關政策。通常為了鼓勵考生報考外地大學,部分院校會采取降分錄取政策。家長需做好充分的知識儲備。
3、保持志愿梯度
平行志愿填報時每批次的學校之間需拉開梯度,每個學校的專業也最好拉開梯度。可以按沖一沖、穩一穩、穩一穩、保一保、墊一墊,或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保一保、墊一墊等原則,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掌握安排。
4、志愿選擇兼顧地域
地域不同的大學,錄取分數線也不一樣,保持整個志愿體系有梯度,錄取時風險會大大降低。
5、服從調劑
“服從調劑”,如果對專業要求不是很明確,建議建議寫上“服從”,防考分達到學校提檔線,但是夠不著專業的錄取線,因為沒有選擇服從被退檔,導致的掉檔或者落榜,如果這樣的話,只能進入征集志愿或者下一批次志愿填報。
了解大學的基本情況
如大學的分類與特點、大學的層次及特點、大學的辦學實力、大學的專業設置等。
1大學的分類及特點
大學分為好幾類:醫學類、財經類、師范類、語言類、理工類、農林類、政法類、綜合類等等,不同大學的學科建設與分布的特點不一樣,人才培養的方向與特色也是有所側重,因此,掌握這個基本知識,就等于找到了志愿填報的第一個突破口。
2大學的層次及特點
包括大學的歷史沿革、師資力量、所處的城市和地理環境;大學的學科建設及師資力量、辦學特色等。由于種種原因,大學客觀上已形成了不同的錄取層次。過去常把大學分為重點大學與普通大學,而現在則有雙一流大學、原985工程大學、原211工程大學、部屬大學、國家各部委主辦的大學、省屬普通大學、學院、高職高專等的區別。
3大學的辦學實力
可以從這所大學雙一流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特色專業、博士后流動站、博士點和碩士點、研究生院、教授與副教授數量、綜合實力在高校中的排名、教育部的學科(專業)評估、畢業生就業率、每年高考招生的錄取分數等方面進行評估。
4大學的專業設置專業的概念、劃分設置
什么是專業呢?一般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人們所從事的特定業務方向;另一種是學科的最小單位(即三級學科)。在工作或者崗位、職業中“專業”指的是前一種解釋;在大學教育中“專業”指的是后一種解釋。
目前,我國教育部對大學教育中的學科和本科、研究生專業設置是按照教育的特點進行分類劃分的。根據教育部頒布的本科專業目錄,中國的大學的本科學科分為門(也稱門類)、類(也稱二級類)、專業三級。
學科門下設學科類(二級類),學科類下設專業,專業是最小單位。 學科門共有12個,其中理科(也稱自然科學)4個:理學、工學、農學、醫學。文科(也稱社會科學)8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今年 12個學科下設771個本科專業。
學科類由學科中的專業構成,同一學科類中各個專業是有一定邏輯順序的,一般要按照先研究學科理論的專業,后實踐應用的專業;先通用性專業、后專用性專業;先學科原理、后學科專論的順序排列專業。比如說工商管理類,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管理原理的,排在第一位;市場營銷是工商管理原理應用于市場營銷的專門理論和業務技能,排在第二位;會計學是工商管理原理應用于會計領域的專門理論和業務技能,排在第三位,其他的如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等依次排列,認識到學科的排列特點就能掌握住學科專業的內在規律和特點。
專業對口的名稱和專業內容
1專業的名稱
每一個專業都有一個特定的專業名稱,一般地說專業名稱表達了這個專業的特質、屬性。從專業名稱上可以簡單地判定專業的從屬和專業的特性。
2專業的內容
專業的內容決定今后從業的方向,也是考生能否成才的關鍵。應從以下方面對專業內容進行考察,以免望文生義,誤選專業。
①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專業的課程
人才培養目標是考察本科專業內容的主要依據。例如“會計學”專業,它培養目標是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的高級專門人才。從培養目標可以看出,這個專業將搭建學生的會計學的理論和知識、培養的是與會計學相關專業能力,為實現培養目標,將開設以下專業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學院、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等。上述專業課程構成了“會計學”知識主體。通過對專業課程的考察、考生和家長會了解該專業培養學生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專業知識及專業拓展性等。這對考生分析選擇專業及生涯規劃是十分有意義的。
②專業的研究方向和學習方式
專業的研究方向決定著專業的發展潛力和實踐中的適用程度,專業的學習方式決定著學生的能力培養。不同的專業有著不同的研究方向,因而有不同的學習方式,即使同一名稱專業,在不同學校有不同的研究方向、有不同的學習方式。如同會計學專業的研究方向,廈門大學側重于管理,上海財經大學側重于實務。而同是廈門大學會計專業,研究方向又分有會計學方向、注冊會計師專門化方向和國際會計方向。
2022浙江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安排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