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錄取依據是什么
“強基計劃”的實施是為解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高水平人才緊缺問題,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確定招生的學科專業,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強基計劃錄取依據是什么?,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強基計劃錄取依據是什么?
高校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按在各省(區、市)強基計劃招生名額的一定倍數確定參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單。考生參加統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據考生填報志愿,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
強基計劃在保證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維度考核評價考生的招生模式。
一是高校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按在各省(區、市)強基計劃招生名額的一定倍數確定參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單。考生參加統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據考生填報志愿,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
二是對于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高校制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破格錄取的辦法、標準,并提前向社會公布。考生參加統一高考后,由高校組織相關學科領域專家對考生進行嚴格考核,達到錄取標準的,經高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報生源所在地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核準后予以破格錄取。破格錄取考生的高考成績原則上不得低于各省(區、市)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并錄取批次省份應單獨劃定相應分數線)。
新高考選課怎么選才合適?
第一、專業要求。新高考選課一定要提前做好規劃。家長老師幫助學生盡早的做好規劃,孩子將來要從事什么職業、要上哪個學校、要學哪個專業?新高考一般高一期末開始選課,學生有一年的時間做準備,確定自己的理想職業,根據職業找到對口的專業,確定自己的層次。根據專業在不同學校的選課要求,來確定自己的選課組合。這一點說著簡單,但其實是最難的,因為學生可能沒有明確的目標,需要家長和老師幫助測評和確立學生的職業傾向,及早做好規劃,有不懂的職業和專業的問題可以找一些軟件具體的查一下。職業類型和種類,以及對口專業,和專業的選課要求在志愿填報類的軟件上都可以查詢得到。
第二、賦分優勢。在選課的過程中賦分有時也很重要,一般專業只有一致兩個學科的要求,那么剩下的一科該怎么選?當然要選個不拉后腿,又輕松簡單無壓力的。賦分優勢下一般要選擇選課人數多的學科,地理、生物這種學科在賦分中占據絕對的優勢。學習難度適中,壓力較小,很適合做后備的學科來選。至于學生和家長有的可能并不知道那些學科選擇的人多,那些學科選擇的人少.這一點也不用擔心,每年在選課之前,教育部門都會公布上一年度選課的人數占比,第一年實行新高考的省份也可以去借鑒其他省份的數據。
第三、可報專業比例。這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選課在不影響理想專業的前提下當然要選一個可報專業比例較高的科目。這樣不僅理想專業可以就讀,還有更多的機會讀取其它熱門的高薪的專業。
第四、最后就是組合學科的聯系程度。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政治+地理+生物”三門學科相互獨立并沒有什么聯系。這樣在可報專業比例上就很欠缺。雖然含有生物學科,但是理科的專業可就讀的很少,即便有,因為沒有物理和化學的相佐,這個組合的學生在專業中學習壓力會很大,就業競爭力也極小。
最后選課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往往選擇一個可報專業多的,或者賦分占優勢的學科還不如一個自己喜歡的來的最實際,學生在喜歡的學科上才能發揮出他最大的價值,不要再以后多年,毅然放棄那個“機械”的選擇的專業,回頭再來追求自己的愛好,得不嘗失!
新高考改革的意義
1、突破傳統育人模式
新高考改革政策的全面落實,目的就是培養個性化能力水平強的人才,改革之路確實需要更漫長的調整,突破各種局限迎接各種挑戰,才會讓改革的政策更為合理,突破了傳統的育人模式,讓每個學生的學習欲 望得到全面激發,自然就會給社會增添更多的人才,讓高考發掘更多的綜合人才。
2、給學生更多自主權
通過新高考改革,讓考試變得更加公正公開,而且更有利于培養個性化人才,還能更深入挖掘綜合水平更強的學生,這個對學生來說就會有更多的自主權,在高考方面就能避免一考定終身的局限,讓每個學生面對高考都會有更多樣化的發展方向,在選擇高效的過程中也會有更多的條件,給社會挖掘更多的潛在人才。
新高考改革可以說是牽一發動全身的系統工程,不僅僅是教育部門的政策落實,也并不單純是家長和學校要關注的問題,而是要讓各界參與到高考這個流程中的不同個體,都要積極響應新高考的政策落實,這樣才能更深層次的深入到人們的思想和觀念中,讓高考的傳統形式發生改變。
強基計劃錄取依據是什么相關文章:
上一篇:強基計劃適合什么樣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