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怎么選課才合適呢
新高考改革可以說是牽一發動全身的系統工程,不僅僅是教育部門的政策落實,也并不單純是家長和學校要關注的問題,而是要讓各界參與到高考這個流程中的不同個體,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新高考怎么選課才合適呢,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更多高考相關內容推薦↓↓↓
新高考怎么選課
第一、專業要求。新高考選課一定要提前做好規劃。家長老師幫助學生盡早的做好規劃,孩子將來要從事什么職業、要上哪個學校、要學哪個專業?新高考一般高一期末開始選課,學生有一年的時間做準備,確定自己的理想職業,根據職業找到對口的專業,確定自己的層次。根據專業在不同學校的選課要求,來確定自己的選課組合。這一點說著簡單,但其實是最難的,因為學生可能沒有明確的目標,需要家長和老師幫助測評和確立學生的職業傾向,及早做好規劃,有不懂的職業和專業的問題可以找一些軟件具體的查一下。職業類型和種類,以及對口專業,和專業的選課要求在志愿填報類的軟件上都可以查詢得到。
第二、賦分優勢。在選課的過程中賦分有時也很重要,一般專業只有一致兩個學科的要求,那么剩下的一科該怎么選?當然要選個不拉后腿,又輕松簡單無壓力的。賦分優勢下一般要選擇選課人數多的學科,地理、生物這種學科在賦分中占據絕對的優勢。學習難度適中,壓力較小,很適合做后備的學科來選。至于學生和家長有的可能并不知道那些學科選擇的人多,那些學科選擇的人少.這一點也不用擔心,每年在選課之前,教育部門都會公布上一年度選課的人數占比,第一年實行新高考的省份也可以去借鑒其他省份的數據。
第三、可報專業比例。這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選課在不影響理想專業的前提下當然要選一個可報專業比例較高的科目。這樣不僅理想專業可以就讀,還有更多的機會讀取其它熱門的高薪的專業。
第四、最后就是組合學科的聯系程度。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政治+地理+生物”三門學科相互獨立并沒有什么聯系。這樣在可報專業比例上就很欠缺。雖然含有生物學科,但是理科的專業可就讀的很少,即便有,因為沒有物理和化學的相佐,這個組合的學生在專業中學習壓力會很大,就業競爭力也極小。
最后選課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往往選擇一個可報專業多的,或者賦分占優勢的學科還不如一個自己喜歡的來的最實際,學生在喜歡的學科上才能發揮出他最大的價值,不要再以后多年,毅然放棄那個“機械”的選擇的專業,回頭再來追求自己的愛好,得不嘗失!
新高考選科的時間
新高考選科其實是在高中剛開學的時候,如果你所在的地區真的實行新高考了,那么你在上高中之前,就要了解選科的過程,知道自己要選擇哪些科目,其實選科之前,我們要也要充分的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以后要干什么,想好自己以后要做哪方面的工作,根據自己想要做的工作,去選擇相同的類型的專業,根據專業去選擇科目。
其實新高考對我們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以前都是在高考結束之后,我們才安排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在報考的時候,要選擇什么專業,但是新高考實行之后,我們就要在上高中之前想好,這對我們的職業發展其實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因為可能在上高中之前,我們想要做的工作和在高中畢業之后想要做的工作,有可能會不一樣。
但是選科的時候還是要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和自己的興趣、以后的職業來選擇,然后去組合自己應該選擇哪些科目。
選科的難度怎樣的
高中其實最難的可能是數學和物理,但是在新高考中,語數外三大主科是必須考的,所以也不用我們去選擇,但是物理是需要我們選擇的,由于物理比較難的,所以選擇物理的人會比較少,一些已經實行新高考的地區,選擇物理的人數明顯是沒有其他科目多的,所以現在選擇物理的很少。
而新高考的組合中,物理化學和歷史是不建議選擇的,不僅是競爭比較激烈,也是因為三個科目其實都是很難的,如果你沒有把握的話,最好不要選擇這個組合,如果你的成績好還可以,但是如果你的成績不好,你的分數肯定會很低,你想要上的大學也上不去。
新高考政策主要內容
1、不再區分文理科
原高考生只能選擇文科或理科參與高考在2021年新高考政策下不再區分文理科,考生需要參加語文、數學、外語三門考試,另外在地理、歷史、政治、物理、化學、生物中任意選擇三科參加等級性考試。
2、高考總分計算方式改變
原高考是由語數外+綜合(文理)構成,在2021年高考新政策下依舊是由語數外+自選3科構成。
自選三科不再評分而是按A、B、C、D、E五個等級進行劃分,E等級為不合格。以參考人數和卷面得分為依據,原則上等級A的.比例為15%,等級B的比例為30%,等級C的比例為30%,等級D和等級E比例共為25%其中等級E比例不超過5%。
3、外語科目可以考兩次
原高考外語科目僅可以考一次,現新高考政策下外語提供2次考試機會選擇較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外語考試第一次考試安排在6月,另一次根據教育部統一要求時間安排;外語考試包括筆試和聽力測試。
4、合格性考試
原高考生需要參加會考,現新高考政策下改為合格性高考。合格性高考將不再評分,按合格與不合格呈現。
合格性考試包括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藝術(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等科目。
考試時間:高一至高三每年6月和12月可以隨學隨考隨清,可以多次參考。
5、綜合素質評價
原高考生錄取按分數、排名進行投檔錄取,現新高考政策下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招生錄取參考條件,并將具體使用權交給高校,是這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
在高職提前招生中,高校將中學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選拔錄取參考,納入到綜合評價內容;在統一高考招生中,高校可事先對考生高中階段綜合素質評價提出具體要求,作為錄取重要參考。
新高考怎么選課才合適呢相關文章:
★ 廣東新高考采用3+1+2有什么好處?3+1+2選科模式下怎么選科?
★ 教學計劃高三數學
上一篇:2021疫情防控十條措施
下一篇:高考選科的注意事項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