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究生怎么選學校和專業
2024考研究生怎么選學校和專業(如何選擇)
大多數大學生選擇考研究生,目的是獲得更高的學歷,以便在職場中有更好的發展。選擇合適的學校和專業是很重要的。那么,考研究生怎么選學校和專業呢?
考研究生怎么選學校和專業
一、確定自己是否適合繼續學習本科時的專業,而后決定是否有跨專業報考的必要。
二、確認即將報考的專業是冷門專業、熱門專業還是新興專業。
三、確認跨專業的性質,是屬于理科轉工科、理工科轉文科還是剛好相反。
四、確定報考的學校,即報考本校還是報考外校。
五、確認自己選擇報考的學校屬于小型院校、大型綜合學校還是研究院所。
第一步 確認是否有必要跨專業
考本專業容易,跨專業往往比較難。
現在在讀研究生二年級的小強,本科時學習的是計算機專業,因為自己對計算機并不感興趣,加上學校老師水平也確實有限,所以三年過去,小強覺得自己在計算機學科上并沒有學到什么東西。
為了多一些選擇,小強考察了幾個外專業,包括企業管理、會計學、法律碩士,但最后小強還是決定報考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研究生。
因為他自己覺得,雖然沒從本科的計算機專業學到多少實際操作的技能,但畢竟已經受了三年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科基礎也不差,再加上研究生階段的學習與實踐,應該能使自己的專業能力有很大提高。
后來的事實證明,小強不僅在專業上選擇了正確的道路,也給自己當時考研復習省卻了不少的力氣。
現在他回頭看看那時本科班上報考了外專業的同學,無一例外的在考研上失敗了,就暗自慶幸自己當初選擇的明智。
跨專業報考的風險大,就在于專業課的復習。特別是在對所報考專業僅限于一知半解,甚至完全沒有基礎的情況下,跨專業報考是要冒較大風險的。
在教育部把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由 5 科變為 4 科,專業課由 2 門改為 1 門后,專業課的難度一般來說是加大了。
因為很多高校都把原來 2 門,甚至 3 門考試內容融合在 1 套卷子中,這使很多跨專業報考的研友甚至不知道某一道題是出自哪一門課程,想答對更是無從談起。
所以說,考本專業容易,考外專業難。即使對本專業知識掌握得不甚理想,難度也比對外專業的專業課沒有基礎要小得多。
第二步 確定報考冷門、熱門還是新興專業
考冷門專業一般非常輕松,熱門專業確實很難擠進去,新興專業的難度與熱度往往居于前兩者之間。
2004 年,全國報考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總人數為 35510 人,位居報考總人數第二,僅次于報考人數逐年下滑的工商管理學碩士專業。
2003 年,報考北京一所著名高校計算機應用專業總人數為 2000 余人,但除去保送名額,該專業只招收 40 人,錄取比例高達 50 比 1 。
這就是熱門專業,它們的特點是切合時代熱點,社會需求強勁,所以就業前景被人看好。例如建筑、會計學、貿易、新聞、計算機、生物工程都屬于這一類熱門專業。
但這類專業的特點就是報考人數非常多,因此競爭激烈,錄取比例遠高出研究生錄取平均比例,可以達到 10 比 1 以上。
選擇報考熱門專業的研友,一般是出于就業的考慮,而選擇報考冷門專業的研友,往往是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靜心的研究生活。
由于冷門專業的發展一般比較完備,知識積淀也較深厚,考試難度小,競爭不激烈,所以非常適合想做研究工作的研友報考。
另有一類專業是新興專業,這類專業興起不久,未來社會對其有較多的需求。比如前些年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就屬于新興專業,但短短幾年后卻已跨入熱門專業的行列。
新興專業最大的好處就在于剛興起不久,報考人數一般不多,競爭也遠小于熱門專業,所以已經成為了很多研友的選擇。
第三步 確認是理科轉工科、理工科轉文科還是相反
由于學科性質,理科轉工科、理工科轉文科往往難度較小。反之難度則大。
危旺在本科時學的是應用數學,這種專業如果在名校就應該出國深造了,但危旺就讀的只是一般高校,而且學這種專業的找工作比較困難,他就只好選擇考研。
" 幸好學的是應用數學專業,這種專業想轉絕大多數工科或文科專業都并不費力氣,像經濟或計算機這種專業的導師更是喜歡數學出身的學生。 " 危旺說。
權衡之后,他選擇了報考中央財經大學經濟系的計量經濟學專業,并且由于自己的應用數學專業背景,在復試時很受導師青睞。
理科轉為工科,或理工科轉為文科是很普遍的一種現象,因為前者的學科往往是后者的理論基礎,有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在研究生學習階段才能夠有比較大的突破。
但相反的,如果沒有極高的天賦,基本不會有人選擇從文科轉為理工科,或是從工科轉為理科。因為其不僅脫離就業,難度也相當大。
第四步 確定報考本校還是報考外校
報本校信息往往比較暢通,也容易考取,而外校則相反,信息閉塞,考取難度大。
如果決定報考外校,那么一定要做好調查,報考的學校一定要比本校在各方面高出至少一個檔次。因為只要是外校,就意味著并不好考。
即使是清華大學畢業,報考一所二流學校的本專業也未必考取,原因就在于任何一所學校都有其潛在的出題、錄取規則。再好的學科基礎都可能在所報考學校的專業課題目上折戟沉沙,再好的面試技巧都可能在復試中被拒以千里。
所以同樣是不好考,就必須確認目標學校比本校高出的檔次足以讓自己去冒這個風險。
但如果選擇本校就輕松得多,畢竟在這個學校上了4年的學,有比較大的交往圈子,即使報考本校的其它專業也可以輕松地找到老鄉幫忙獲取相關信息。
第五步 確定目標學校的性質,小型院校、綜合性高校還是科研院所
一般來講,小型院校往往有一個主干專業全國領先,但也缺乏多元的學科和校園文化;科研院所主要是研究性質,一般沒有本科培養;而綜合性學校學科豐富,又有文化底蘊。
這三類高校一般沒有難考或容易考的區別,她們各自都有自己的出題與錄取規則,抓住這種規則,名校就不一定比小型院校難考。
關鍵在于自己喜歡什么樣的校園文化,如果原來見多識廣,現在想找個安靜的學習、科研環境,那么就可以選擇報考科研院所。如果剛從小型院校出來,想接觸形形色色的同學、參加多樣的校園活動,那么報考大型綜合學校就是理所當然的選擇。
2024考研應屆畢業生報名材料
應屆生考研報名所需要的材料并不復雜,主要是學生證和身份證就可以。值得注意的是,應屆生和往屆生較大的區別在于,應屆生有一個預報名,也就是會在正式報名之前必須現在研究生招生網年上預報名。
考研預報名填寫之后的信息是可以修改的,大家填寫之后,對于自己的志愿還可以進行調整。但是,并不是說可以調整,就不用事先預報名。預報名是必須的,而且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預報名。
考研的科目有哪些?
考研科目根據不同專業和學校有所區別,以下為考研一般需要考察的科目12:
兩門公共課:政治、英語;一門基礎課:數學或專業基礎;一門專業課(分為13大類):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等。
除此之外,還有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經濟類綜合能力等科目,具體考試科目還需根據報考專業和學校確定。
考研一般考上的幾率是多大
一般來說三分之一的人能考上研究生。考研究竟能不能考上和很多因素有關系,比如你的努力程度,你報考的院校綜合實力,你報考的專業以及和你報考相同院校相同專業的人數以及錄取比例等等,這其中每一環節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當然最重要還是你自己根據自己目前的實力和水平,選擇一個你認為最有把握的院校以及你感興趣的專業,這才是關鍵,此外,想要考上你心目中院校研究生,那你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相信只要你確實努力了,考上的幾率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