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四大決策因素有哪些
關于高考志愿四大決策因素有哪些
隨著普通高校招生錄取體制改革,考生的志愿得到了進一步的尊重,其所報志愿已成為普通高校錄取的重要依據之一。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考志愿四大決策因素,供大家閱讀參考。
因素一:盡早了解院校和專業信息
有家長表示,現在高考志愿是出了分數才開始報考,而孩子的高考成績不好預估,因此過早跟孩子談志愿、了解資訊沒有太大意義。其實不然,在考生抓緊時間學習無暇兼顧的時候,家長就應該盡早著手了解學校和專業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數,只有這樣,才能在高考后短短的時間內做出最適合考生的志愿選擇。
在查詢院校和專業信息的時候,家長首先需要選對信息獲取渠道。許多家長只是在網絡上搜索關鍵詞,得到的信息魚龍混雜,真假難辨,給志愿填報的選擇造成了很大的誤導。其次,家長應該先根據地域性、學校類型等客觀因素,篩選出一部分心儀高校,再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去收集這些院校和專業的信息,而不對每一個高校和專業都泛泛了解。
因素二:理性預測分數,合理對應排名
預測高考分數,除了結合考生高三模擬考的成績預測考分,更重要的是預測自己在招生所在地的排名,因為排名才是升學之路的決定因素。
楊洋表示,每個分數段都會有相同的分數,但是相同的分數對應的排名是不一樣的。在投檔錄取的時候,分數相同的學生會根據語數外或者單科成績或者其他因素(各省市考試院都會有詳細排隊辦法)被再次進行排名。比如有兩個考生高考分數同樣是600分,甲考生的語文、數學和英語三科成績均比乙考生高,因此他的投檔排名為3012名,而乙考生的投檔排名僅為3057名。
因素三:結合性格特點和興趣,選擇最適合專業
除分數之外,家長在幫考生選擇專業的時候,需要考慮考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有家長在講座上分享:“我侄女現在上大二,志愿填報時選擇了不喜歡的心理學,現在十分痛苦,對畢業后就業方向也十分茫然。甚至想退學重讀,重新選擇。”因為有了這個案例,這位家長對于現在正讀高三孩子的志愿選擇十分看重,不想重蹈覆轍。
具體來說,想要做出個性化而又科學的選擇,家長需先跟考生了解興趣愛好,比如語文成績優秀,喜歡寫文章的考生可以優先選擇文學院或者新聞學類專業,而對計算機或是通訊比較感興趣的考生可以優先選擇計算機通信技術專業等。除此之外,家長和考生還需根據自己是否想讀研、畢業后是否想出國深造等人生規劃,結合院校和專業的出國率、考研率、地域性甚至男女比例來進行選擇。
因素四:重視就業前景,選擇對口專業
有數據表明從事前端開發、數據挖掘或APP開發的二本院校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會比清華、北大的人力資源或歷史系的畢業生有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所以,家長和考生在選擇專業時除了性格特點和興趣,還必須考慮就業前景。
學校和專業的就業前景由多重因素組成的??忌图议L可以事先了解到目標院校和專業的師兄師姐們在畢業后都去到了什么城市就業、去到了什么行業、做了什么崗位,甚至可以看到師兄師姐們都去到了哪些公司。以過來人的真實數據和經歷為基礎,考生和家長能夠更好地了解就業前景,篩選出最符合人生規劃和職業預期的專業。
1、打開志愿填報網站,一般與高考報名時的網站一致。如“招生考試院”等官網。找到并點擊志愿填報欄目。
2、登入
首次登錄:考生憑報名號和初始密碼(即登錄高考報名系統密碼)進入系統,并根據提示補充個人信息、修改初始密碼、設置密保問題及答案。
非首次登錄:在志愿填報系統首頁填寫報名號和修改后的登錄密碼進入系統。
初始密碼忘記,手機號碼又更換的,請聯系學校讓學校立馬聯系上一級招辦修改志愿密碼。
3、填寫志愿
想報讀學校屬于哪個批次,按時間節點進行相應批次志愿的填寫。
選擇對應批次、填寫院校志愿和專業志愿、選擇是否服從院校調劑。服從調劑增大被錄取的概率,不服從則降低被錄取的概率,缺點是萬一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整個大學可能會讓你痛苦不堪。
4、保存
拉到志愿填寫頁面最底端,保存填寫的志愿。保存志愿才會生效,才有記錄。
特別提醒,千萬不要點擊“鎖定志愿”,不然會讓你無法修改。
5、瀏覽核對
考生保存志愿信息后,可點擊“瀏覽考生志愿”仔細核對志愿信息。在進行鎖定考生志愿操作前,考生可在填報時間內反復修改志愿。
點擊“瀏覽考生志愿”,志愿填寫記錄與所填相符,說明保存成功,志愿填寫成功。
特別提醒,除非已經很有把握不仔修改,不然千萬不要點擊“鎖定志愿”,不然會讓你無法修改。
6、鎖定志愿
之所以要鎖定志愿,是因為防止志愿被篡改。建議在截止時間那天確認后鎖定。
一旦鎖定,任何人和組織都不能修改,包括考生自己。
也可以不鎖定,志愿信息以網上志愿填報工作截止時的信息為準。
7、退出系統
點擊 “退出當前系統”并關閉所有填報志愿期間打開的窗口,以免他人進行不利于考生本人的修改和信息收集。
第一步:分析所填報大學連續三年的錄取數據。
要填報某一所大學院校,至少得分析這所大學連續三年的錄取數據。因為,由于種種因素,同一所大學院校,每一年的錄取分,是有波動的,有時低,有時高,這些,都得在大數據的范圍內精確分析,然后,再與自己的分數進行對比、參照。通過這些分析,你可以準確地得出這所大學院校的錄取規律,有了規律,自然就好辦事了!
第二步:進行位次計算,得到差值。
在這里,有兩個概念要清楚,一個是絕對分數,一個是相對分數。絕對分數,是指沒有與相應批次省控線進行比較的分數。而相對分數,則是用想填報大學和專業往年的錄取分數線減去相應年份、相應批次省控線得到的錄取分差。如果同學你的高考分差,高于這個錄取分差,那么,被錄取的可能性就十分大,反之就要注意了。
第三步:確定學校和專業。
最后,要注意平行志愿的填寫,多關注一下位次和分數,然后以自己預測的錄取率高低,依次進行排序,再行填報,這一點,也可以多向相關專業人士或老師,進行咨詢哦!
高考志愿的填報,簡單來說,就分為以上三個步驟,只要同學你在家長的幫助下,正確進行分析、研究,一定能夠填報準確無誤,最終順利步入大學校門!
高考志愿四大決策因素有哪些相關文章:
★ 高考志愿填報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