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移民人人喊打:什么是高考移民,高考移民是怎么利用漏洞的(4)
雖然對高考移民各地紛紛出招攔堵追查,在移入地家長中也是人人喊打,但對它是否違法或違規的界定多有模糊之處,而且在目前的輿論場中,對高考移民是破壞公平,還是在本就不公平的環境中維護自己利益的合理行為的爭論,并沒有一個存在共識的解決方案。
有的人說,全國一張卷,統一錄取分數線就好了,可它還是會帶來另一種不公平,基礎教育是由地方政府來承擔,地方政府的經濟實力決定了其在基礎教育上的投資,即,經濟發展水平不一致,造就了教育的區域性差距。經濟落后地區的考生與發達地區的考生并不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如果用整齊劃一的分數在各省招生,這又是用形式公平傷害了實質公平。
現實的復雜,讓高考移民是否正當這個問題,有了爭論空間。但我想,“反對高考移民”這個基本的價值判斷還是應該成為共識。
無論你是否承認高考是當下最公平的一種制度,至少它已經成為一套通行全國的,且較為成熟的制度。讓我們把這個制度看作一套游戲規則,讓所有人在游戲中相對公平地玩下去的辦法,不是一上來就否定規則,或是鉆規則的空子,而是得先承認并尊重游戲的大規則,如果連這個前提都要否認,都要作弊,那么整場游戲一定演變成赤裸裸依靠強勢上位的叢林法則,任何人的權益都得不到保證,以致最后淪為失序和混亂。
實現公平,絕對不是以將個人利益建立在盜取、擠占他人利益的基礎上來達到的,如果是,那么一定要受到規則的懲治。
當然,現實中,對高考移民打地鼠式的封堵做法,未必就能真的有效。因為高考移民出現的背后實際上是中國傳統戶籍制度與市場經濟沖突的體現,也是身份固化與公民為追逐教育收益要求自由遷徙發生沖突的結果,只要這個深層矛盾沒有解決,法律法規的懲戒與道德譴責就難以根治。
換句話說,只要依附于戶籍之上的各種權利和福利的不平等安排還沒有解決,封堵只是治標之舉。在我們能做的范圍內,彌合高校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等的鴻溝,提高教育貧困大省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水平,增強落后地區的教育競爭力,才是亟需去解決的。
作者 | 南風窗記者董可馨 何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