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學開設智能采礦工程專業
2024年太原理工大學在全國31個省區市均有招生計劃,總體招生規模較去年略有增加。今年學校新增智能采礦工程、量子信息科學專業。
太原理工大學開設智能采礦工程專業
8月3日從太原理工大學獲悉,學校今年首次開設智能采礦工程專業,培養掌握智能采礦技術的高級礦業人才,服務國家煤礦智能化建設和煤炭高質量發展。
太原理工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學校今年有83個招生專業,其中智能采礦工程、量子信息科學為新增專業。“山西是煤炭大省、礦產大省。太原理工大學立足地域優勢,開設特色專業和優勢學科。采礦工程專業辦學時間長,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等一批專家名師。”太原理工大學礦業工程學院院長董憲姝介紹,智能采礦工程從采礦工程延伸而來,是交叉學科專業,也是新工科專業。專業涵蓋采礦工程、智能裝備、自動控制、信息智能處理、智能管控與決策等課程內容,為礦山智能化建設和管理培養高端復合型人才。
太原理工大學所在地山西,是全國重要的綜合能源基地,也是首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省份。山西把煤礦智能化建設作為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重大舉措,因地制宜抓好智能化建設。截至今年6月,山西累計建成智能化煤礦128座、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491處。
“智能采礦工程專業旨在培養復合型智能采礦工程技術人才,使他們能夠從事智能采礦設計、礦井智能生產運行與管理、智能采礦科學研究與開發等工作,解決復雜采礦工程及其智能化問題。”董憲姝說,智能采礦工程專業要求學生掌握數學、自然科學、控制科學、信息科學、人工智能科學、工程基礎知識和系統、采礦工程及其智能化專業知識等。
據悉,太原理工大學智能采礦工程今年面向全國招生32人,學制四年。符合畢業條件的學生,將被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智能采礦工程專業主要課程
地質學、礦山測量學、工程力學、巖體力學、機械學、電工學、礦山供電、采礦學、現代采礦系統工程學、計算機應用、礦山開采設計CAD、礦井通風學、礦山安全學、現代礦山經濟管理等。
2024全國智能采礦工程專業院校排行榜
中國礦業大學在智能采礦工程專業全國院校排行榜中排名1,智能采礦工程專業的軟科等級為A+,重慶大學在智能采礦工程專業全國院校排行榜中排名2,智能采礦工程專業的軟科等級為A+。
專業排名 | 院校名稱 | 專業名稱 | 專業軟科等級 |
1 | 中國礦業大學 | 智能采礦工程 | A+ |
2 | 重慶大學 | 智能采礦工程 | A+ |
3 | 東北大學 | 智能采礦工程 | B+ |
4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智能采礦工程 | B+ |
5 | 安徽理工大學 | 智能采礦工程 | B |
6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智能采礦工程 | B |
7 | 河南理工大學 | 智能采礦工程 | B |
8 | 黑龍江科技大學 | 智能采礦工程 | B |
智能采礦工程專業好就業嗎
智能采礦工程現在是冷門專業,是2021年一個全新的專業,第一批獲準設立此專業的是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不過未來前景很好,未來可能成為熱門專業。
智能采礦工程人才應該具備兩大基本能力:一是,掌握智能采礦基本原理及其應用能力;二是,具備國際視野與跨文化溝通能力。鑒于智能采礦仍然是一個正處在快速發展中的學科,智能采礦工程人才應該掌握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和智能采礦技術,具備在智能采礦領域研發新技術的理論基礎與專業技能。
同時,基于‘一帶一路’的背景條件,智能采礦人才應該是國際化的,智能采礦工程畢業生應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能力。此外,人工智能課程的學習和今后的研發工作也應該是國際化的。
針對智能采礦方面,目前隨著市場需要,研究院、設計院在礦山智能化方面也急需人才引進。
智能采礦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在院所就業方面,建議:一是考察院所的特長。如煤科總院是綜合性的,上海煤科可能在掘進、刮板運輸等方面有優勢,常州煤科可能在精準定位、工業控制、通信方面有優勢等等。二是考察院所的衍生資源。一方面是其科研生態,另一方面是其市場化程度,如南京院下屬業恒達智能等。
智能采礦工程專業就業前景
智能采礦工程專業培養能適應國家建設需要,符合社會經濟和能源工業發展需求,符合社會經濟和能源工業發展需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具備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和職業道德。
智能采礦工程專業就業方向:在中央企業、國有企業(煤炭、能源、礦業集團,設計院、科研院所等、高等學校、政府職能部門等單位從事技術與生產管理、設計、科研、工程質量評估、安全評估和教學工作,本專業畢業生一直供不應求,國內外均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