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分數線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是由光學、光電子、微電子等技術結合而成的多學科綜合技術,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往年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分數線,僅供參考。
往年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分數線
學校名稱 | 專業名稱 | 分數線 |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649 |
大連理工大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64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645 |
中國海洋大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642 |
中央民族大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639 |
深圳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637 |
華南師范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634 |
江南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632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629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623 |
太原理工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622 |
江蘇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615 |
汕頭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611 |
西安理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606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605 |
華僑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597 |
西安郵電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597 |
長春理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596 |
山西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595 |
中國計量大學(省市共建重點高校)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594 |
青島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593 |
長春理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592 |
天津理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591 |
江蘇師范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590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582 |
中北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580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579 |
上海電機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579 |
安徽理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579 |
南昌航空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578 |
安徽工業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574 |
湖南科技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574 |
山東理工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573 |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師范) | 565 |
東莞理工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565 |
河北工程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564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數學學什么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數學專業培養具有系統、扎實的數學物理基礎,英語應用能力強,系統掌握光電子學、光信息學,以及電子學與通信、計算機方面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工程實踐能力,能在相關領域從事研究、設計、開發和管理的高級人才。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數學專業的主要課程包括電路理論、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物理光學、應用光學、激光原理與技術、光纖光學、光電探測與信號處理、信號與線性系統。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就業前景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就業前景十分廣闊。
光電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各行各業。近年來,隨著光電信息技術產業的迅速發展,對從業人員和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多,因而對光電信息技術 基本知識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光電信息技術以其極快的響應速度、極寬的頻寬、極大的信息容量以及極高的信息效率和分辨率推動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從而使光電信息產業在市場的份額逐年增加。在技術發達國家,與光電信息技術相關產業的產值已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一半以上,從業人員逐年增多,競爭力也越來越強。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就業面向的不是科研院所就是高科技企業,起點一般都是研究生,本科生需求相對不多。那么市場需求如此,考研和出國深造的學生就多了。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就業方向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就業方向包括相關公司、科研院所、企業從事產品研發、質量管理工作的光電子和光信息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中等專業技校、學校、高等職業學校教師,各相關企事業單位技術及管理人員和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公務員及繼續攻讀碩士學位。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生主要擔任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光電儀器、制造,精密儀器的設計、光學零件的鍍膜、加工、刻劃,以及生產組織、經營等工作,也可在高校、部隊從事教學、科研單位、科研工作光學工程等工作。另外還有光學、光信息處理技術、光電子學、光通信技術、激光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等領域從事教學、產品研發、科學研究、生產技術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