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職專科擬招生專業點新增6068個
教育部近日公布2024年度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設置備案結果,2024年擬招生專業點共66870個。與2023年度相比,新增專業點6068個,撤銷專業點5052個。
2024年全國高職專科擬招生專業點新增6068個
專業調整“加減法”有何深意
教育部近期公布2024年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設置備案和審批結果,調整和優化幅度是2021年新版《職業教育專業目錄》發布以來最大的一年——擬招生專業點共66870個,其中新增專業點6068個,撤銷專業點5052個。面向產業轉型升級、對接新舊動能轉換,我省如何做好職教專業設置的“加減法”?
向“新”而變,專業調整有增有減
記者檢索“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備案結果”發現,今年江蘇擬招生專科專業備案總數比去年增加79個,大多數專業瞄準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為迎接數字革命浪潮蓄勢賦能。
本輪專業調整,江蘇高校新增備案專業中不少以“智能”“大數據”為特色。南京科技職業學院等7所高校增加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專業,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等3所高校增加集成電路技術專業,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等2所高校增加財稅大數據應用專業。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增設智能機電技術、工業互聯網技術專業,正德職業技術學院增設定翼機駕駛技術專業。南京城市職業學院增加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專業,該校數字財商學院院長劉紅表示,當下數據化運營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相應的應用人才缺口大、就業前景良好。
與此同時,一批供給過剩、就業率低的專業遭淘汰。例如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撤銷空中乘務專業,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院校撤銷旅游管理專業,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撤銷市場營銷等專業,南京城市職業學院也停招空中乘務、社區管理與服務等專業。
今年,一些師范專科學校增加了非師范類專業招生。比如,鹽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學校增設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徐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則新增包裝藝術設計、運動訓練等3個專業,“我們減少了學前教育專業招生,增加非師范類專業招生,尤其加大對老年服務類專業扶持力度,目前康管學院已成為學校第二大院。”該校教務處處長馬中英介紹。
高職院校圍繞專業做“加減法”,大多考慮到相關產業未來發展需求。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曹國紅表示,今年學校招生總人數達3800人,擬增加新專業軌道交通通信信號設備制造與維護的招生,以緊扣軌道交通智能化發展趨勢和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學校將立足數字化升級背景下企業對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新需求,逐步增設服務軌道交通裝備企業的專業,促進人才鏈、專業鏈與產業鏈融合。”
適銷對路,貼近產業突出高校特色
根據國家戰略需要、區域產業需求、學生就業情況等,目前高職院校普遍建有專業動態調整和優化機制。近年來,專業調整力度越來越大,更新周期越來越短。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朱旭東告訴記者,今年新開設集成電路技術專業,學校此前已進行為期一年的專業前景調研和可行性分析。“一方面,無錫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目前位列全國第二,產業鏈較完整,有很強的產業綜合配套能力,但目前無錫開設集成電路專業的高職院校僅有4所,人才需求缺口較大。另一方面,學校擁有20多年應用電子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專業建設基礎,近幾年集中引進多名集成電路專業的博士,主動對接地方產業發展。”
傳統產業同樣面臨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需求。今年7月,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即將招收第一批智慧旅游技術與應用專業的學生。該校文旅學院副院長葉設玲表示,當下移動電子商務、旅游大數據系統分析、人工智能技術等在旅游業應用廣泛,人才培養模式亟需變革,“我們需要培養能從事旅游市場調研、旅游大數據分析、智慧旅游產品設計與應用等工作的‘旅游+信息與通信技術(ICT)’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學生入學后,將學習智慧景區數字化運營管理、智慧旅游產品設計等課程,并參與無人機景區航拍技術等實訓。
聚焦江蘇“1650”產業體系建設,不少高校主動把專業建設在產業鏈上。比如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用人工智能賦能交通、商業等專業發展,并把人工智能通識課程開到每個學院、每個專業,持續做大做強信息類專業群,有效對接我省先進制造業集群布局。
產教融合,聯動培養強化專業核心
相比普通本科高校,高職院校有著更加靈活的設置專業自主權,但也不宜一哄而上開設熱門專業。
在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教務處處長王紅軍看來,新專業之“新”,在于要對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學校確定專業時應結合辦學定位及特色,找準自身在重要產業鏈中的位置,防止盲目扎堆。“比如說,集成電路從設計、制造、封裝測試,有一條很長的產業鏈,目前我們重點在封裝測試領域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適當拓展其他領域,形成錯位發展。”
專業調整,還要平衡“快”與“慢”的關系。“專業建設成效,最終要體現在所培養的人才被社會接受認可程度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成效上。在專業調整中,功利化、短視要不得。”王紅軍表示,專業內涵建設始終是核心。眼下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持續推進,辦學中必須加強實驗實訓條件建設,深入開展產學研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此外,要將行業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新規范及典型項目融入教材引入課程,“今年我們在課程、教材等軟性項目上專項投入1200萬元,夯實職業本科專業基礎。”
在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杜慶波看來,高職院校專業調整,亟需打破以招生熱度和培養成本為導向的模式,人才培養上要契合產業發展需求。他們學校在創建長三角數字技術創新行業共同體、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信息安全行業共同體時,發現行業對復合型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未來尤其要注重交叉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比如數字商務學院要將大數據相關專業知識與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結合。”
曹國紅表示,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群將聯合企業開發綜合聯動實訓項目,聚焦非正常應急場景下多專業協同能力提升。同時,應用數字孿生等信息化技術、數字化教學資源有效支撐“沉浸性”“交互性”教學,各專業均更新補充數字化內容,“不能因循守舊,也不能盲目‘追新’,要保質保量地辦出富有行業特點、區域特色的好專業。”
高職專科是什么文憑?
高職專科就是專科學歷。我們在填報志愿的時候,都會有一些大學是需要我們了解的,有些同學看到高職專科,就不知道是什么學歷,其實它就是一個專科的教育。
學歷是有本科學歷、專科學歷在往上還可以考研究生,正常是學歷越高工作就越好找,其實學歷只是我們在工作中一個優勢,但是優勢也不可能是永遠,也都是有時間的限制的,在工作中,只有表現的好,學歷也不是什么太大的問題。
高職專科學校主要是為社會培養一些技術型的人,可以在一些技術崗位工作,一些高職專科畢業的學生,你在學校學習的技術還算可以的話,就可以找本專業的工作,工作條件還是非常好的,找工作也不難。
專科和高職有什么區別?
“高職”和“專科“的畢業證書均屬國家承認的專科畢業證書,兩者只是側重不同,無本質差別。如果一定要有所區分,專科更注重理論培養,高職更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
一、表達內容不同:
1、大專是從學歷層次上來說的。
2、而高職是從教育形式上說的。
從學歷層次來說,我國的高等教育分為專科本科、研究生三個層次。而從教育類型上劃分,專科層次的學歷教育又可以分為高職和高專。也就是說高職與普通專科學的內容偏重不同,但都是國家承認的大專學歷。
二、教育類型不同:
1、大專側重理論教育,是大學本科的壓縮版,相對于高職院校,將來升成本科院校的概率較大。
2、而高職側重技術重視實踐的培養,將來升成本科院校的概率很低。
三、名稱不同:
1、高職和高專都是專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高職學校名稱是“xx職業學院”和“職業大學”。
2、高專學校名稱是“×x高等專科學校”或者”專科學校。
四、側重點不同:
1、大專偏向于理論,走的是本科教育的路線,但層次低于本科。
2、而高職偏向于實踐,培養的是有較強動手能力的畢業生兩者的學歷都是專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