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選擇學校的方法
2024高考結束,近期,不少考生和家長提前開始準備高考志愿填報。在填報志愿時,應該優先選學校,還是優先選城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于高考志愿選擇學校的方法,希望你喜歡。
高考志愿選擇學校的方法
1.按分數全院校。首先對照自己的成績,羅列出這個分數可以選擇的所有院校。
2.不得不在意的名校效應。在上面圈出的院校內,優先選擇比較有名的院校。畢竟當你畢業參加工作應聘時,用人單位看你的簡歷時,很在意上面的畢業院校。
3.按專業興趣定范圍。在上面圈出的院校內選擇有開設自己喜歡的專業的院校,最好是這個院校的這個專業同比度比較排前。
4.最好選擇一線城市或各大省會城市。這些城市相對來說各種資源比較豐富,人才濟濟,發展、鍛煉的機會更多,更有利于增長見識,積累人脈,提升能力。
5.認真查閱、了解、對比,最后定奪。對于選定范圍的院校,要仔細查看該院校的各種資料,進行對比、篩選,綜合考慮后,再基本定下來。
6.參考往年分數線慎重填報第一志愿。第一志愿填報的院校,要綜合考慮到分數、專業、往年招生情況等,特別是填報最后一個學校,更要有把握。
7.按環境適應情況定地區。這點也非常重要,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大學生活至少四年,如果不適應所選院校地的氣候、飲食等區域環境,會影響身體健康,影響學習精力等,所以,身體對環境適應能力不強的人要考慮一下環境因素。
高考志愿填報一般需要綜合考慮哪些因素
(1)成績的高低。這是考生填報志愿的基礎因素,直接決定了可選擇的院校的層次和專業去向。包括總分、位次、單科成績等。
(2)院校綜合情況。院校是考生選擇志愿的重要因素,將決定與哪些人在一起學習、到哪里去學習、學些什么。考生在選擇時,既要看院校的歷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綜合辦學實力。
(3)專業和就業。專業是考生志愿選擇的核心因素,關系到大學學習的興趣和職業趨向。重點大學有優勢專業,普通院校也有特色專業,是院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不能簡單一概而論,考生應該根據自身愛好、個性特長及院校選考科目范圍進行專業選擇。專業選擇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有關,有的專業報考時很熱門,但到就業時卻成了冷門,需要考生理性判斷。
(4)身體等條件。專業與身體狀況有關聯,有的專業受視力、色覺、器質性健康狀況的限制;部分院校按專業學習要求,會對單科成績和外語口語等方面提出規定;獨立學院、民辦院校和中外合作專業收費較高,其志愿選報還應考慮家庭經濟狀況。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有哪些
1、高考考生志愿填報時選測科目等級高的考生,選擇填報按“等級級差”錄取政策加分的高校。
2、有照顧加分的考生選擇志愿填報按“特征分(實考分+照顧分)”錄取專業的高校(避免按實考分錄取專業可能退檔的風險)。
3、A、B、C、D、E、F各志愿間拉開梯度后,前三個志愿選擇填報按“志愿清”規則錄取專業的高校,后三個志愿填報選擇按“分數清”規則錄取專業的高校。
4、低分高就:一是爭取填報提前志愿,二是填報“冷門”高校、“冷門”專業,三是志愿填報降分錄取的高校。
5、利用“大小年”:按考生分差高于高校近三年“大年”的分差志愿填報,成功率最高。